APP下载

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

2015-06-29朱煜

科技资讯 2015年11期
关键词:网格化中小学管理

朱煜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格化管理也在各行各业普及开来,逐渐推广并应用。同时在中小学运行过程中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都在不断更新,所以在学校管理中也就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小学进行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就势在必行。该文将通过对网格化管理模式的介绍和实施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研究,为以后的应用提供更多依据。

关键词:网格化 中小学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178-01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进行,中小学也在不断寻求新的理念和管理模式,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了网格化的管理模式,而网格化的普及应用也成为了学校在管理工作中的变革。这种新鲜事物的出现需要注重更多的细节,才可能使网格化的应用具有前景。所以,作为一种极有前景的管理模式还需要在管理工作中进行更多的探索,该文就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1 网格化管理的内涵

网格化管理,自然就是把需要管理的对象按照一些标准进行划分,分成若干个单元,再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将各个单元利用协调机制连接起来。这样,各个网格间就可以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同时还可以共享整个组织的资源,从而达到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思想。这种新型思想对推动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工作的效率化、管理组织的系统化以及管理技术的信息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中小学来说,进行学生安全网格化管理就是利用这种网格化管理对学生的安全起到作用,也就是说,在建立数字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完善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和管理流程等。网格化管理模式想要顺利进行就必须要保持学校原有的管理体系,但要在管理的结构、方法和机制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设计中要将安全管理范围设置成网络最小管理单位的模式,将管理的标准和流程系统化、科学化,再配上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可以迅速形成网格化管理模式。

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包括对学校和对学生两个方面,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最主要的就是注意水电的安全使用以及火灾的防范、校园及周边环境和设施的安全、食品的卫生安全和交通行驶的安全等。对学生而言,则包括财务、人身和心理等方面的安全。

2 网格化管理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网格化管理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目标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学生们上学已经不成问题,各个中小学也因存在竞争关系而不断扩招,这些层次不同的学生就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管理者们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学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管理人员的数量却没有增加,此时单靠传统的管理模式肯定不能对学生有很深入的了解,而这样也就不能跟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再加上学校中并不存在保障学生沟通的机制,所以想要交流就必须要靠学生们自己的力量。

网格化管理模式能够高效的对学校的资源进行整合,也方便各模块的学生进行相互的沟通,更加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真正做到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和教育,实现学生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和系统化,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的服务和教育引导。

2.2 网格化管理实践的基础是其他领域应用的成果

虽然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中小学中应用还不算广泛,但在城市建设、社区管理和劳动保障等部门已经实践了一段时间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对中小学进行网格化管理的理念已经不断被研究人员完善并推广,和对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中小学中进行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2.3 网格化管理实现的平台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当今社会里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更是易如反掌,所以在学生教学和党建等多方面信息平台都在不断地完善,同时对网络信息资源应用的技术也逐渐成熟,这便对网格化管理模式上的推广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2.4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模式是网格化管理推行的保障

纵观各个学校的管理系统不难发现,网格化管理的影子一直存在于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学生由班级统一管理,各个班级又受到各个学年的制约,而各个学年则听从学校的同意调配,这正是简单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这里面班级就是最小的单元格,虽然极为相似,但始终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就是此时受到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网络系统的功能。其次就是各层级间大多进行单向管理,互相之间无往来沟通,而且最小单位的规模很大不能真正达到网格化管理模式的目的,无法实现管理全覆盖等众多问题。最后还有学校本身的问题,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而非常重视政治思想的培养,脱离了对学生的教务管理,无法完全实现网格化管理所提倡的组团式服务,不利于管理的整体性与精细化,无法提供较好的个性化服务。

3 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中小学安全管理中的实践

对学生进行的网格化安全管理按照一网三级、一级多格、一格多点的模式,每个层次逐层推进,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盲区。

首先要构建起学生安全管理平台。尽量发挥班主任协调组织的优势,使每个人都变成一个安全平面的同时也成为这个平面中的重要结点。借助第一课堂辅助作用,发挥第二课堂辐射带动作用,加强第三课堂主阵地的管理和教育作用,利用三个课堂堂堂相通的优势,将安全会议中的相关精神及时传达给学生们,同时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普及并定期展开培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其次还要壮大一线班级安全管理的队伍,突出学生群体的作用。班主任要带头发挥作用,并组织学生中干部等骨干力量组建出班级的安全管理队伍,从而发挥指导和带头作用。在这个队伍中,班主任要发挥中枢和调节的作用,指导班级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并将其切实执行。再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按小组划分成小网格,每个网格的负责人就要担负起宣传的作用,每个小组的领导者要作为小网格末节点,起到安全员的作用,在第一时间发现危险并及时应对处理产生的突发情况,从而确保学生的安全。

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引进中小学安全管理中并完善制度,各节点的负责人都积极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和排除各类安全事故,尽力将安全损失降到最低,稳步推进学生安全管理网格化建设,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

4 结语

通过对中小学学生管理和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可以知道,在中小学学生管理活动中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可以将学校中有限的财力、物理、人力及教学资源等集中起来统一利用,并将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使学校成为在服务中管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行地。在服务中进行管理也就是在管理中展现教育和服务,这样可以实现系统化、精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管理目标,使学生从小就塑造个性,引领祖国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广东,宗金北,尹磊.试论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J].才智,2008(2):58-59.

[2] 张瑛.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管理[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48,50.

[3] 陈建波.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7(1):83-84.

猜你喜欢

网格化中小学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VPN方案选择与实现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