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室对美术专业大学生就业促进作用探析
2015-06-29易惠
易惠
摘要:美术专业大学生多数因就业能力不足导致就业困难,学生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因其组织开放性、职业指向性等特点,实现学生在校实践学习与行业岗位需求的“零接轨”,通过项目实践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提升美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就业能力,有效促进就业。
关键词:学生工作室;美术专业;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237-02
随着我国各类新型文化产业和时尚产业快速兴起,社会对美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美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普遍暴露出就业能力欠缺、职业适应性差的问题,如: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不善于与人沟通,长于个人才能的发挥却弱于团队合作等,这导致该专业就业难度系数增加,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年下降。因此,根据美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找到促进他们就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开展适合他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十分必要。
学生工作室以职场需求、专业能力要求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承接社会项目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就业教育渗透到工作室的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依托工作室培养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量,不仅符合美术专业的教育特点,而且与市场的人才需求接轨,实现学生在校实践学习与行业岗位需求的“零接轨”,成为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孵化器,[1]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学生工作室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水平
(一)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
传统课堂教学分专业分方向授课,课程内容仅局限于本专业,与其它相关专业的联系较少,且理论知识陈旧过时,与市场需求脱节,使得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专业理论水平有限。学生工作室对组织成员没有专业、年级的限制,只要学生有兴趣就可以加入,以工作室项目为平台,开展小组学习和研究,成员间可以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生在工作室里通过开展学习交流、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进行多方面专业领域或方向的接触,开阔了专业视野,看到自身的差距在哪里,更加清楚自己需要学什么,从而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主动去获取课程内外的知识与技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或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增加了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
(二)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美术设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直接为现代社会和生活服务,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美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课堂理论教学,不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造成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行业岗位需求,在就业中处处碰壁。工作室所完成的项目或任务都是从企业和社会中引进的,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的社会需求特点,学生要保证项目成果与市场接轨,达到企业的要求和行业的标准。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环境和空间,让学生了解社会、市场与企业对其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通过项目的实战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深化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有了工作室的工作经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强化,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胜任工作内容,满足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二、学生工作室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合作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时必须具备的能力,许多公司在招聘时都十分看重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而美术专业学生过于强调个性发展,不愿意受约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普遍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2]
(二)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工作室的运作要求学生主动去企业自荐自己的作品,通过竞争获得校企合作项目,将作品通过互联网进行出售等等方式来获取团队业绩,整个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调查、分析、管理、策略、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工作室若想发展好,需要每位成员积极主动,勇于承担责任,在团队学习中完成磨合、学会协作、形成共同的价值观。[3]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了综合职业素质,有助于毕业后成功应聘为管理型设计人员或者从事跨界职业,拓宽了就业面,增加了就业机会。
三、學生工作室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
目前,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授课内容多是对就业政策的一般性介绍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缺乏紧密结合学生个体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及美术类学生目标行业特点的职业选择指导,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不感兴趣,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对就业方向很茫然[4]。工作室提供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学生了解社会、市场与企业对其真正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令他们树立专业信心,积极主动地建构以自己的实践为基础的工作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寻找自己的职业目标。
四、学生工作室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对美术设计类学生来说,创新能力即在设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原创性”是艺术设计的源泉,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工作室以其实践性、贯通性、应用性成为培养设计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学生通过工作室的项目实践,能够及时了解行业的新发展和新动向,接触最新的设计理念,同时,工作室中探讨式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每个人充分施展个人才华,最大限度的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院鼓励学生将工作室中的项目与专业竞赛、科技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比赛相结合,在参赛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对参加各种比赛的学生给予奖励和公开表扬,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随着社会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热,大到城市规划、建筑发展空间,小到衣食住行,如广告、包装、室内外装修、服饰等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都需要美术设计,这为美术类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崇尚自由的美术类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自主创业之路,但是社会资源和创业知识的匮乏,对创业失败风险的顾虑,使得很多学生的创业想法最终没有付诸行动。以“工作室”为创业体验教育的基础平台,学生依托专业知识和创意、创新理念这种无形资本开展创业实践,成本低、投入少、运作灵活,有利于将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转化为创业实践;创业与学业相得益彰,有利于弥补学生因社会资源匮乏所造成的创业劣势,规避风险达到创业成功几率的最大化,是大学生最有把握驾驭、预期风险最低、最容易成功的创业实践形式[5]。工作室的学生团队通过共建创业团队、选择创业项目、创业体验和进入创业过程,实现了项目孵化由萌芽到成活,工作室起到了新创企业培育的微型孵化器功能。例如,我院动漫设计工作室制作完成的“校园流年”系列手绘明信片,以其特殊的纪念创意、清新的漫画风格和精美的制作工艺,一经推出即在省内各大高校受到广大同学的追捧,热销五千多套,为工作室成员赢得人生“第一桶金”,组长胡茂恳同学以此为契机,注册成立了“猫啃”动漫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并顺利入驻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开发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实现成功创业,并且成为学院的创业典型,带动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
五、结语
学生工作室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思维活跃程度被极大激发,不仅有利于弥补学校课程理论教育的不足,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创新思维能力和就业核心能力,满足了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质量的需求。因此,充分发掘学生工作室在美术专业大学生就业中的促进作用,深化和拓展工作室项目的内涵和形式,强化项目运作在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创业实践等方面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升美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和就業率,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满意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燕群.工作室模式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融会与实践[J].前沿,2011年4月.
[2]王艳.“师生工作室”在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J].教育评论,2014年第11期.
[3]郑莉珍.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微工作室”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职教论坛,2013年第20期.
[4]叶扶荣.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4).
[5]檀祝平.“专业社团建设+创业实体运作”创业教育模式探幽[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