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流体力学》课程针对三本学生授课的教学思考
2015-06-29曹艳芝
曹艳芝
摘要:本文针对我校三本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了适合三本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力求能够更好的完成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方法;三本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100-01
工程流体力学是工科教学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以及理论力学等课程为基础,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本科的教学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针对此种现象,笔者根据我校三本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教学总结以及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本的学生在学习工程流体力学时,普遍反映该课程不好学,难度大,数学公式多,推导过程复杂,听不懂,解题过程抽象复杂,课后习题不知如何下手,解题没有思路,完成作业也只是套用例题,抄作业现象严重。笔者在从事教学的工作过程中发现,学生由于基础薄弱一些,故而在学习本课程时存在学不会、学不懂进而放弃学习的现象。
1.课程特点
该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两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经典力学和高等数学的知识。另外,该课程以流体作为研究对象,而流体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形状,故而研究理论比较抽象,并且经验公式繁多,推导过程复杂。即课程本身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学习方面的现状
中国高考中本科层次按录取批次划分为三个批次,一本为第一批次、二本为第二批次、三本为第三批次,故而三本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一本、二本的学生弱一些。针对三本学生授课《工程流体力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上知识水平欠缺,故而对于工程流体力学的学习存在吃力的特点;(2)学生自制力差,不能吃苦,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一部分同学在上课时容易开小差、睡觉、甚至于采取逃课的方式完全放弃学习;(3)学生在上课前不提前预习,课后不进行复习。抄作业现象较严重。
二、教学思考及应对措施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以上教学问题,笔者进行思考,认为该课程在学生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能对学生的学习采取听之任之的教学态度,应该通过一些手段改变此种学习局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1.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绪论部分讲成一部生动的流体力学发展史,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思考的心态,带有一种探索事物发展原因的心理去学习本门课程。这样学生从一开始就对本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教学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针对学生特点选教材,把握好授课内容深度。
要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学生的层次,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选取的教材在内容组织上重点不是放在一些公式的推导上,而是侧重于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基本公式的运用,力图做到“概念准确、通俗易懂、内容均衡、学以致用”[1]。《工程流体力学》中理论讲解的内容较多,公式的推导工作量大,针对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应该将淡化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还能够避免学生知难而退现象的发生,让学生不会因为数学的问题而产生对本门课程造成的敬畏心理,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对孔口自由出流,孔口淹没出流和管嘴出流这部分内容,它们的流量计算公式形式上是相同的,推导过程均是基于前面所学的能量方程,所以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应将重点集中在流速系数和流量系数的物理意义,各流量公式的应用注意事项和一般解题思路上。[2]
3.教学方式
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教学方式的改变,现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广泛的应用。但是单纯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虽然课堂信息量大,但讲课速度偏快,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難。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只能凭口述和板书进行讲解,对于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根据不同教学方式的特点,进行合理运用,寻找最佳的结合方式,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3]
针对三本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特点,在讲授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时,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以前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只做到教师把该讲的讲完了行了,应该注意学生的反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多和学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加强重点和难点的讲授,多次强调,反复提问,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另外,加强教材中例题的讲授,通过详细分析解答,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强化理论知识,掌握解题技巧。通过习题课来完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三、结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认真钻研,积极思考,真正的去实践教学改革,才能掌握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保国,蒋洪德,马晖扬.工程流体力学: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朱俊锋梅群李一帆浅谈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10(23):224-225
[3]李小川,黄庠永.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9):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