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2015-06-29桂晓艾
桂晓艾
摘要:随着国家对于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入,体育改革已经成为广大师生们关注的焦点。体育精神不仅是一种心理资源,更是一种意识,是进行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对于大学生来说,独立的人格不仅是一种精神财富,更是人的尊严。对于大学体育来说,良好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是促进体育教学高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大学体育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的概念和特征展开分析,就其运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体育精神;人格教育;体育教学;概念分析
中图分类号:4G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079-02
一、前言
大学体育作为大学专业教学之外的基础学科,尽管是基础性的学科,但仍旧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够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更能形成独立的人格,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体育精神作为体育教学中不可获取的因素,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的关键动力,而合理的人格教育则是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而要开展高效的体育教学,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文就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的含义进行分析,就两者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关系和作用展开探讨。
二、大学体育中的体育精神概述
1、体育精神的含义
体育精神直接体现出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特点、状态以及感染力和号召力,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体育理念、信念或者情操和道德的表现,体育精神体现出的更多的是对体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前面说到,体育精神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也可以说,体育精神是学生心理资源的重要表象,更包括体育的面秒、状态、心态等多方面的表现。中华民族的体育精神不但体现了我国人民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更是反映我国公民整体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同时,体育精神还是向外界展示我国公平、向上,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树立良好的体育精神对于大学体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精神
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通过举办多样化的体育竞赛,将体育规则渗透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比赛规则。不仅如此,通过这样的体育竞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公平、公正的比赛心态,更能培养起不怕艰难困苦的责任感,最终实现挖掘其体育精神的目的。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还应深入挖掘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分析大纲中对于道德教育思想的内涵,并充分在体育课堂中展现出来,将道德教育内容与实际体育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和提炼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乐观向上的心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人格教育概述
1、人格教育的含义
众所周知,人格是一种财富,是人的良好意愿以及尊严的财富。对于大学生来说,进行人格教育就是一种人格投资,虽然不能直接以物质方面的富有来表现,但总的来说,大学生可以通过人格教育赢得尊敬与荣誉最终获得回报。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从小生活在宠爱、溺爱的优越环境中,人生道路上也基本没有任何坎坷和挫折,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和看待事物的能力还较弱。再加上,大学生们缺乏积极的精神和健康的心态,其社会竞争力、适应性都难以得到提升。适当的人格教育不仅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
2、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因素
事实上,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而这些不同的因素都处于不同的时期,就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引起与社会接触较多,对于人格塑造就显得异常重要。总的来说,影响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因素有家庭、高校以及学生自己等主要因素。其中,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场所,家庭对于学生的教养方式不同,最终学生的文化程度、人格特征、道德素质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不仅如此,学生从小到大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其最终的性格也不同。这也足以证明,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良好的人格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如何培养大学生独立人格
人格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心理、行为等进行协调,促进其知、情、意、行的健全与完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良好的人格教育不仅对学生的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引导,更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关键,尤其对于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而言。大学体育教学中,在培养学体育精神的同时,更要注重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例如,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分层或者选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最终最大限度的刺激学生的潜能,以发挥学生独特的能量,促进独立人格的形成。
四、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关系
1、体育精神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前提
评判健康人格的标准有很多,首先,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刻什么地点都能客观实际的看待和认知事情,并且拥有坚定、积极的价值观与端正的道德心。其次,拥有健康人格的人对待自己也非常客观和实际,能够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具有真实的安全感。同时,拥有健康人格的人對待参与的活动能够表现得更为集中,且能够很好的完成自己的责任和工作。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能够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饼子这种公平竞争、团结习作、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完成体育活动,最终实现学生人机交往能力、责任感以及集体荣誉感的提升,为实现完整人格打下基础。
2、体育精神是促进学生独立人格形成的途径
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其主观独立意识较强,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的大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奋斗来获得对自我的提升,更能汲取好的方面,借鉴别人优秀的地方来完善自我,拥有非常高的自制力与约束力。因此,高校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运用体育精神,实施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利用这种能力解决多种问题。显然这些说明,体育精神是促进学生独立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径。
3、体育精神是形成学生完整人格的客观要求
我们都知道,心理健康是人格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使得人格完整的关键。人格构成的各个要素要保证完整性、和谐型以及统一性才标志着人格的完整,也就是说,人要保持积极进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实现自身愿望、行为以及目标的统一。与此同时,就我国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来说,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明确比赛的规则并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方面,受到体育精神的影响,要从公平、公正、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体育精神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客观要求,学生通过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这也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五、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体育精神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新时期的国家的力量,当前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知识和能力,更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精神。前面说到,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精神影响着每一个公民。作为大学生来说,培养起体育精神不仅有利于他们德智体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更是改变其精神面貌,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体育精神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求真务实的良好平的,在参加体育比赛时,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比赛的规则,讲求诚信求真务实。另一方面,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进行体育竞技活动时,集中团队的力量才能打败对手、实现目标。
2、人格教育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作用
首先,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而独立人格是一种具有较强理性能力和自控力的人格,拥有这种独立人格的人,能够懂得自我尊重,更懂得尊重他人,明白怎样用自己的方式,来获取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可以说,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对于现实生活非常适应,而对大学体育教学来讲,独立的人格不仅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参与方式,更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自我意识的形成,最终实现高效体育教学的目标。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多样的体育活动与体育比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或者体育比赛中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制定合理的目标,引导学生保持正视竞赛的观念,保证心态,进一步发揮人格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
结束语:总的来说,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两者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实际的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杜海奇.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的渗透[J].青春岁月,2012,10:128.
[2]王蕾.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的探讨[J].大家,2012,18:67.
[3]朱德有.浅谈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J].神州,2013,01:254.
[4]李军,欧阳轶,李秀峰.试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2:41-42.
[5]刘雯雯,李凡.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03:61-63.
[6]魏元媛.浅谈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研),2010,12:122-123.
[7]刘鑫.管窥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商,2013,05:268.
[8]罗敏.探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3:40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