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视域下的初中地理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15-06-29李巧云
李巧云
【摘要】在我国教育改革与现代科技的推动之下,多媒体教学也被广泛应用教学之中,并对传统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微课程”作为一种灵活、多变的一种学习形式对学生的学习也发挥出了更好的辅助作用;同时,“微课程”也恰恰可以进一步满足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组织结构、知识巩固的需求。本文立足数字化学习角度对”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深入探寻如何利用”微课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微课程 初中地理 多媒体 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4-02
一、微课程的教学优势
(1)教学内容精练,适于学生自主学习。由于“微课程”所包含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多为5~10分钟左右的教学时间,其内容多为教学主题 小、教学内容精练;学生可以在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间内“微课程”的学习任务;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精练、短小,也更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
(2)学习目标明确。受“微课程”的“微”、“小”、“精”所限,其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也更为明确;也能够更加有效地将教学资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等进行有机的融合,进一步突出教学主题,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更加明确,也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对提升教学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3)交互性强、适用范围广。由于“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视频多较短小,可以很便捷地网络上进行传播、交流;这也更便于学习者在线观看学习;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交互功能进行实时的学习交流。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线查看、解答、评价等手段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也进一步推动“微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范围,如学习者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进行学习或交流。
二、微课程的分类
(1)讲授型。既以传统教学为基础,进行知识重点、难点、疑点的讲授;这也是最觉的“微课程”形式。
(2)答疑型。既以教学实践中的典型例题、试题等以“微课程”形式进行讲解分析为主,但其重点侧重于解题思路以及分析过程上。
(3)答疑型。该类型的“微课程”则是针对学习者所产生的各种疑问,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或知识点进行相应的解答。
(4)实验型。该类型的“微课程”主要是针对一些理科课程中的一些典型实验进行的相关设计,其重点则多放于实验的步骤、操作、演示上。
(5)活动型。该类型的“微课程”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学习活动所进行了探究、讨论。
三、初中地理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本”原则。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微课程”的设计前期,必须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微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方面,也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微课程”来进一步调动初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2)趣味性原则。“微课程”教学也无法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教师可以实时进行管理与监督,这就容易出现学生不爱学、懒得学等问题发生。因此,地理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微课程”的设计中,必须充分把握趣味性原则,并在“微课程”教学设计中加以体现,使得“微课程”教学更具趣味性,以进一步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适度分解原则。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须合理掌握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并将其适度分解。分解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微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点以及教学目标等。
四、初中地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1)选题设计。“微课程”在选题时,一定要针对某一知识点,不宜有较多内容,仅以将某一个知识讲清、讲透即可。
(2)时间设计。受“微课程”的“微”、“小”、“精”所限,其教学时长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使相关教学内容能够在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间内完成。
(3)教学结构设计。首先,知识点切入要迅速。知识点的教学导入要十分迅速,使学生可以迅速进入到地理学习状态。如地理教师可采用悬念、生活经验导入等。
其次,授课主线要清晰。初中地理的知识点相对较多,而在“微课程”中,过多的知识点很难让学生们一下子全部掌握。因此,在“微课程”中应以一、二条主线为宜,并将数个知识点围绕着这些主线进行。
第三,结尾要简洁。“微课程”中的教学小结是必不可少的。但地理教师一定要将小结做的“干净利落”,只需用一句或几句话来帮助学生对主线进行梳理、总结即可。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71-76.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