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让问题发生发散思维让问题解决
2015-06-29孔纯辉
孔纯辉
【摘要】高效课堂的特征是: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性是学习的状态;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生成性是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个性的学习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的智慧、高潮、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以课为媒,立足课堂,从问题入手,以方法解决。
【关键词】高效课堂 生成性问题 头脑风暴 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60-01
一、如何产生有效的生成性问题
1.把握好时机:有效的生成性问题的提出,一定是在学生有感而发的时候。比如:在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中,多数教师可能会播放一个与二氧化硫用途有关的视频,也会做一些有关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还会设计知识应用环节。这些环节的设置,在学生的头脑中都会形成新旧知识的碰撞,课堂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碰撞,已掌握的解题方法和新的解题思路的碰撞。这时,如果老师轻轻的问一句:大家想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学生便会提出许多生成性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来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好形式:为了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头脑风暴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学生不受限制,自由发言、相互影响,形成思维的热潮。教师不得批评任何的发言,甚至不许有任何怀疑的动作和神色。比如:在进行二氧化硫教学时,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时,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学生能提出许多生成性问题:如①二氧化硫为何有毒性?②亚硫酸有没有吸水性?③氯气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有何区别?④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为何不生成硫酸?⑤亚硫酸为何不稳定?⑥溴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⑦高锰酸钾与二氧化硫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⑧将氯气和二氧化硫放在一起漂白性会增强吗?⑨二氧化硫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这些生成性问题,都与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关,也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都是有效的生成性问题,学生兴趣浓厚,教学达到高潮。
二、教师如何应对生成性问题
当大量的生成性问题出现时,问题如果逐个解决,可能面临时间不够、用现有知识和方法无法解决、或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无关。教师应如何应对生成性问题?我认为教师应把握两三个原则,在解决问题时才能有条不紊。
1.不回避:教师应当多鼓励,将各种设想全部记录下来,即使自己认为是幼稚的、错误的,甚至是荒诞离奇的设想,亦不得予以驳斥。只有这样,才能在心理上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同学们才可能在充分放松的心境下,集中全部精力开拓自己的思路,为后面解决问题创造民主环境。
2.活筛选:课堂教学中方便解决的当堂解决;与本堂课重点难点相关的集中解决,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的优先解决;若与本堂课内容关系不大,难度过大,课堂无法解决的可下节课再解决;师生利用课堂资源无法解决的可利用网络学习解决。如问题③④⑤⑥⑦⑧这些问题与本堂课重点难点相关可课堂解决;问题①②⑨可以提示学生利用网络课后解决。只有将问题列举、归类,明确问题解决的方向,这样解决问题可以有的放矢。
3.会利用: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仅靠教师,教师绝对不能当知识的“二传手”。教师应当很好地利用教材、利用已有知识、利用实验、利用网络、利用视频、利用学生的智慧让问题理性解决。
三、如何解决生成性问题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学家维特罗克对生成性学习模式进行了最早的研究,他认为[1],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是主动的构建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解决生成性问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建构,通过发散思维,将问题不断解决。
1.横向思维:如问题④和⑤,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可逆过程,从化合价、可逆反应、溶于水的实验现象、存在的粒子等进行横向类比研究,运用好横向类比思维,可让路走得越来越宽,使问题轻松解决。
2.多路思维:解决问题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而是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这是发散思维最一般的形式。如问题③,教师可通过类比二氧化硫与氯气、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漂白效果、漂白的可逆性等进行知识点拨,还可通过演示实验强化对比、再通过生活中两者的应用视频等多角度、多方面获得知识,融会贯通。
3.组合思维:从某一事物出发,以此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与另一(或一些)事物联结成具有新价值问题。如问题⑥⑦⑧,这些问题都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有关,教师可以以溴水和二氧化硫反应为例,从标化合价入手,从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的角度对方程式进行书写。再举一反三,逐类旁通。进一步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思路。
生成性问题的发生和解决都是建立在学生所拥有的主体作用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基础上,重视新知与已有长时记忆内容与信息相互联系作用,教师的适时引导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研究.豆瓣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