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研究
2015-06-29林咸来
林咸来
【摘要】体验式教学与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本文分析了体验式教学在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并对体验式教学在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从而总结出体验式教学在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步骤与实践途径。
【关键词】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体验式教学 中职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6-01
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政治素养的课程,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做到不仅让学生理解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内容,更让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做到知行统一?需要我们在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与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并体验,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有着较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作为支撑。
一、中职思政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体验式教学的有效运演与成功实现离不开情境的创设与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问题解决源于现实的问题情境,当新的信息与个体已有的认知系统出现不协调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实践,促使个体的认知结构由不协调发展到协调。个体积极主动地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沟通、对话与协作,积极主动地将新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反复地联系与深刻地反思,这一对话、互动与反思的过程就是个体自身与外部世界不断融合的过程,也是个体重新认识世界、生成意义的过程。
二、中职思政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依据
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不同,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比其他的课程包含更多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理论与一些抽象的概念。在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适时地创设经过优化的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和教学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并体验。通过参与与体验,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达到了相互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出了一种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经过优化的教学情境之中接收到教学的内容,并在反思与交流中获得情感的升华、认知的提高,促使学生对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产生情感的认同与认知的统一,并将课程内容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自身的行动,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体验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在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中实施,还需要在课堂外实施,通过课堂、校园、社会三种渠道,不断拓展体验式教学实践路径。
中职思想政治课包含着大量的理论与概念方面的内容,单纯地进行理论的讲述,学生们会感觉到学习的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如何提高学生们对中职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积极性,并引起他们对该课程的重视,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课堂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就是将理论知识从单纯地灌输转变为情知交融的互动教学过程,让学生民主的参与到互动课堂之中,在体验互动的课堂中,亲身体验、情感升华、交流提高。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言传身教。“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教师不仅要用语言教育学生,还需要用自身的行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们从心理上体验到中职思想政治课程的要求,即公民应文明礼貌、诚恳待人、互相帮助、与人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教学要求。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加强情感的交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在讲到“理想信念”有关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理想信念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并将自身的感受与经历与他们一起分享,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与心理距离。最后,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互动。如在讲到“理想的性质”内容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总结出:理想具备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理想的实现需要人们付诸于行动。
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一门德育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环节,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实践与体验,还可以在校园生活中进行。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与进度,适时地安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验意识。如教师在讲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看一场红色电影、组织一场红歌比赛、组织一次爱国主义的演讲活动等。在这些校园活动中,即使没有教师的参与,也能让学生在无形之中体验到思想政治的教育。校园活动能够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深刻地融入到教学的内容之中。校园生活看似平常,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体验平台,具有很好的体验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银星严.高校心理课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14) :18
[2]王学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