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巧解小学数学中时间的计算
2015-06-29贵州省凯里市丹寨县南皋小学王玉祥
贵州省凯里市丹寨县南皋小学 王玉祥
顾名思义,“数形结合”就是数据和图形相结合。利用“数形结合”解题的方法,在学生各学段都应用广泛,因为使用数形结合解题,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明了。在这里,笔者就以本人所执教的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为例来浅谈“数形结合”的应用。
笔者所执教的三年级是从一年级开始带班的,所以对本班学情还是有所了解。由于笔者本人执教资历尚浅,没意识到数形结合对解题的重要性,所以在之前的教学中,若是单元不做要求的,笔者都很少结合图形去解题,只是要求学生多读题后解决问题。所以学生对数形结合解题的认知能力也较差。
当上完《时间的计算》时,学生头痛了,不会做题;笔者本人也很是头痛,到底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学生呢?不管如何,学生不懂的太多,复习课是必须上的了。复习课所用的例题如下。
例、偿卡走到南皋小学需要15分钟。(南皋小学是偿卡村生源就读的小学)
(1)潘冬梅同学早上最迟多少时间出发,上学才不迟到? (潘冬梅系笔者班级偿卡籍学生)
(2)如果潘冬梅因为打扫卫生,下午放学回到家后已经5:10,潘冬梅打扫卫生用了多长时间?
按照解题惯例,是要先读出钟面的时间。学生也确实能读出钟面的时间:
上午早读时间:7:30
下午放学时间:4:25
通常解决问题的方式是:
解:(1)分析,找出知道的信息:
①7:30早读;
②由偿卡走到南皋小学需要15分钟。
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迟多少时间出发上学才不迟到?——不迟到就是在7:30之前到学校才不迟到。
多少时间出发?不知道,但是经过15分钟后就是7:30,列式:
+15分钟=7:30 即:
7:30-15分钟=7:15
答:最迟7:15出发上学才不迟到。
(2)分析,找出知道的信息:
①4:25放学;
②南皋小学到偿卡需要15分钟;
③5:10到家。
需要解决的问题:
打扫卫生用的时间是多长?
(打扫卫生用的时长)+(从学校走到家需要的时长)=(回到家的时间)-(学校放学的时间)
即:
5:10-4:25=45分钟
打扫卫生用的时长=(4 5分钟)-(从学校走到家的时长)
即:
45分钟-15分钟=30分钟
答:打扫卫生用的时间是30分钟。
对于第(1)题,笔者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对于第(2)题,笔者的绝大部分学生就只能等待答案了。笔者苦思一晚,只有借助线段图来解决问题了。
那么,在解决时间计算时如何巧用“数形结合”呢?
还是引用这个例题:
学生已经读出钟面的时间:
上午早读时间:7:30
下午放学时间:4:25
(1)由已经知道的信息作图:
运用一年级学过的知识,学生很快求出,列式:
7:30-15分钟=7:15
答:最迟7:15出发上学才不迟到。
(2)由已经知道的信息作图:
当然,线段图还可以简化为:
同样,运用一年级线段图的知识,学生就可以列式:
5:10-4:25=45分钟
45分钟-15分钟=30分钟
答:打扫卫生用的时间是30分钟。
通过运用“数形结合”解题,感觉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许多,学生对时间的计算能力也有所增强。毕竟,有研究表明,人对视频的理解能力较强,其次到图,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则再次之。
总之,教师注重对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的培养,不仅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会学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