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2015-06-28梁晓霏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5年5期
关键词:热熔胶农膜进口

梁晓霏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0540)

国内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梁晓霏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0540)

阐述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的生产工艺、用途及国内生产现状,详细分析了国内EVA的供需现状、不同地区的EVA消费特点和结构、进口情况及市场价格状况,并对国内EVA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现状 市场分析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是由乙烯和乙酸乙烯在一定的温度和高压下进行本体聚合而成。EVA树脂中乙酸乙烯(VA)的质量分数一般在5%~4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30 000。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相比,EVA树脂由于在分子链中引入了VA单体,提高了聚合物的支化度,从而降低了结晶度,提高了柔韧性、抗冲击性、填料相容性和热密封性。产品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冲击强度、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和良好的光学性能,耐低温及无毒的特性。EVA可注塑、挤塑、吹塑、热成型、发泡、涂覆、热封、焊接等成型加工,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目前,工业上主要用釜式或管式反应器高压连续本体共聚工艺生产EVA,其生产工艺类似于LDPE 生产。釜式法典型的工艺有杜邦、USI工艺,通常釜式反应器的单程转化率为10%~20%。管式法典型的工艺有埃克森美孚、巴斯夫、住友化学工艺等,管式反应器中的单程转化率为25%~35%。利安德巴塞尔公司2008年宣布开发出制造特种LDPE和EVA的新技术,该技术采用高压釜工艺,称之为Lupotech A工艺。

目前,国内EVA生产技术主要依赖国外引进,愿意提供EVA生产技术的公司主要有:杜邦、埃克森美孚、利安德巴塞尔、三井等公司。

1 我国EVA的生产现状及扩能趋势

据IHS化学公司统计,2014年全球EVA产能在4 035 kt/a左右(部分为LDPE/EVA联合装置),亚洲、北美和西欧为最主要的生产地区。2014年,亚洲EVA产能为2 552 kt/a,占全球EVA产能的63.25%,以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为最主要的生产地区。预计2019年全球EVA产能将达5 475 kt/a,2014—2019年EVA产能年均增长率为6.29%,产能增长主要来自亚洲的中国、韩国以及东南亚和中东地区[1]。2015年4月,韩华化学与沙特国际石化公司合资在沙特建设的200 kt/a装置已经投产,这套装置以低端发泡料为主,部分产品瞄准中国市场。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在马来西亚将建一套200 kt/a 的EVA/LDPE联合装置,计划于2016年投产。另外,伊朗Hamedan公司计划在伊朗建一套45 kt/a的EVA装置,计划2016年投产。

目前,我国EVA设计产能约为500 kt/a,共有4家生产厂家(见表1)。北京东方石化有机化工厂(简称北京有机化工)、北京华美聚合物公司(简称华美聚合)的装置专产EVA。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扬巴石化)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燕山分公司(简称燕山石化)两家装置可随市场变化灵活生产LDPE或EVA,故EVA产能常常处于不饱和生产状态。2014年国内EVA产量为366.7 kt,是历年来产量最高的一年。

表1 中国EVA生产厂家情况

从企业性质来看,目前国内EVA生产格局较为单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及合资企业各占半壁江山,从生产工艺来看,管式工艺约占国内80%的份额,从产品类型来看,目前国内EVA产品主要仍集中在发泡、电缆料方面,VA质量分数为14%,18%,26%的EVA料为国内企业竞争较为激烈的产品,膜料和高VA含量、高熔液流动指数(MI)产品稀少,部分高端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多数高VA含量产品仍依赖于进口,仅有华美聚合占据国内少量市场。

北京有机化工的EVA装置投产以来,生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质量分数5%~18%的产品牌号,应用于薄膜、发泡、挤出注塑材料。近几年,由于市场和生产的原因,装置主要生产14-2和18-3两个牌号。牌号14-2产品的质量在断点延伸率、晶点等方面明显好于扬巴石化的同类产品,也略好于国外同类产品,市场认可度很高。牌号14-2主要是以管材行业为主,防水膜和改性剂为辅,牌号18-3用于发泡制品。

扬巴石化的装置可以生产VA质量分数4%~28%的EVA树脂,主要产品牌号为V5110J、V4110J、V4110F、V5110K、V6110M,还开发了EVA 5110S涂覆料。

华美聚合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杜邦(中国)公司合资成立。该公司生产的EVA牌号主要是VAX750、VAX660、VAX420和VAX460等,由杜邦公司负责市场销售。

燕山石化原化工六厂二高压装置改造后,于2011年3月底生产出第一批次合格的牌号EVA 9F1,其后产品不断升级,已开发出VA质量分数由低到高为12%,14%,18%,19%,24% 的EVA,目前主要产品牌号为18J3、18C4、24J6、24J6X、9F1、14F1。

未来几年,我国将新建多套EVA树脂生产装置,预计“十三五”期间新增产能将达1 572 kt/a,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未来几年国内EVA新增产能情况

预计到2015年底,我国新增EVA产能将达672 kt/a,包括深圳富德控股有限公司在吉林松原新建200 kt/a装置,山东昊达化学有限公司在滕州新建100 kt/a装置,台塑集团在宁波新建72 kt/a装置,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江苏连云港新建300 kt/a LDPE/EVA联合装置。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分公司的EVA装置及湛江中科和神化集团的LDPE/EVA联合装置目前都还未动工。而上海焦化有限公司计划在安徽芜湖新建200 kt/a的LDPE/EVA联合装置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新增产能生产工艺上来看,其中釜式工艺产能高于管式工艺产能,新增产能多数意向生产高VA含量产品。随着后续新增产能相继投产,将大大增强我国光伏、涂覆、热熔胶等下游行业所需高VA含量EVA的自供能力。

2 国内EVA的供需现状

2.1 国内EVA消费现状

近20多年来,我国EVA需求量快速上升。1993年表观消费量仅为32 kt,2002年达336.9 kt, 2010年增加至686.8 kt,2014年进一步增加到1 021.6 kt。1993—2000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34.7%,2000—2005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3.7%。2005—2010年EVA消费增速因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影响而有所放缓,年均增长率为6.9%。2011年以来,EVA消费继续快速增长;2012年EVA消费量加速攀升,比2011年大幅增加26.1%;2013年,受EVA市场低迷影响,EVA全年产量为281.8 kt,比2012年下降10%左右,同时进口量也明显下降,EVA净进口量为474.6 kt,比2012年下降14.3%,从而导致EVA表观消费量比2012年下降6.8%左右。但2014年国内EVA产量和进口量都创历史新高,产量达到366.7 kt,同比增加30%,进口量同比增加33%,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近27%。2015年上半年EVA产量又有所下降,产量为151.8kt,而进口量继续攀升,达414.24kt。2002—2015年上半年我国EVA生产与消费平衡情况见表3。

国内EVA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东经济发达地区,这两个区域的EVA消费量合计占全国消费总量的90%以上。但近几年EVA消费区域正在发生悄然变化,2011—2013年,华南地区的EVA消费占比在下降,华东、华北及华中的EVA消费占比在增加。

表3 2002—2015年中国大陆EVA产销平衡情况

华南地区,发泡类用途最为广泛。福建、广东两个省份约占国内发泡料总需求的60%以上,主要用途包括鞋材的发泡和发泡后生成EVA片材等。此外,在南方也有厂家用EVA生产油墨及热熔胶的企业。整体来看,南方地区对EVA的需求多集中于传统工业。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鞋材行业正向其他运营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另外加上传统工业正面临着结构性调整,小企业更加步履维艰。EVA需求提升不多,发泡等需求量甚至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使得华南地区EVA需求占比出现明显削减。

华东地区,电线电缆、太阳能光伏产业、涂覆行业多集中于此,其中热熔胶用量占全国热熔胶用量的25%。2013年以来,华东地区光伏需求大幅度提升,同时预涂膜作为新兴产品,对EVA需求量逐年增加。新兴行业的需求带动,增加了华东地区EVA的整体消费占比。

华北地区,作为全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EVA农业薄膜是一大消费领域。华北地区EVA农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此外,山东阳谷及河北地区是电线电缆的生产集散地,电线电缆EVA屏蔽料用量较多。山东地区包装膜厂家较多,对EVA也存在一定的需求。随着EVA薄膜及电缆生产高新技术的发展,华北地区对EVA需求总量出现明显提升。

华中地区,EVA用途主要在电缆、热缩管、鞋材发泡和塑料改性方面。由于内地经济落后,客户比较散乱,市场需求较小,随着国家对中部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市场有一定发展空间。

2.2 EVA的消费结构

EVA的性能主要取决于MI指数和VA的含量。当MI值一定时,VA的含量增高,EVA的弹性、柔软性、黏结性、相溶性和透明性提高;VA的含量降低,EVA则接近于聚乙烯的性能。当VA含量一定时, MI值降低则软化点下降,而加工性及表面光泽改善,但强度降低;MI值增大,可提高耐冲击性和应力开裂性。高VA含量的EVA通常用于热熔胶、涂覆、和光伏封装材料等。低VA含量的EVA拉伸模量和表面硬度大,通常是薄膜、型材挤出和注射模塑的理想材料。表4列出了全球范围不同VA含量的EVA的典型应用领域。

表4 不同VA含量的EVA的典型应用领域

21世纪以来,光伏产业受清洁能源扶植政策的大力推动,在全球发展迅速。太阳能电池的投资热潮,带动高VA含量EVA树脂需求的快速增加。太阳能电池封装用膜是以VA质量分数28%~33% (MI值为10~400)的EVA树脂为基料,辅以数种改性剂,经成膜设备热轧成薄膜型产品。该产品在太阳能电池封装过程中受热,产生交联反应,属热固性的热熔胶膜。

2008年以前,中国的EVA第一大应用领域是发泡制品,长期以来消费占比达68%。不过,近几年发泡市场需求接近饱和,消费占比有所萎缩,而新领域如太阳能封装材料、电线电缆、热熔胶等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消费占比迅速上升。伴随着EVA消费领域热点的变化,我国EVA树脂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几年中国EVA消费结构见表5。

表5 近几年国内EVA消费结构

注:2008年及以前没有单独统计涂覆、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消费的EVA量;2010年、2014年的薄膜数据仅为农膜。

2010年发泡制品消费占比下降至51%左右,2014年进一步下降至45%。热熔胶、电线电缆、涂覆和太阳能封装材料消费占比大幅提高。近年我国农膜产业发展旺盛,对EVA的消费量也大幅增加,其中2014年的消费占比相比2010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各应用领域情况如下:

发泡鞋材:鞋材是我国EVA发泡树脂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在鞋材使用的EVA树脂中,VA质量分数一般在15%~22%。常用牌号主要是扬巴石化V5110J、台塑7350M、泰国TPI8038、韩国湖南石化430、燕山石化18J3、新加坡TPC2181、台聚UE629。18-3(VA-MI,下同)指标的EVA成为市场通用级别料,主要用于生产拖鞋和运动鞋中底。

农膜:农膜主要用于生产日光膜,近几年需求增速较快。农膜用EVA原料要求VA质量分数在14%以下,较发泡、电缆、热熔胶等产品相比VA含量低。由于农膜对VA及MI技术指标要求相对较高,成本也高,而且消费季节性强,客户零散,国内EVA膜料企业一般不愿意生产,使得农膜用EVA树脂多年来约80%需要进口,其中韩国EVA膜料占据了国内70%以上的农膜市场。国内企业农膜料有北京有机化工14-0.7和14-2,燕山石化的9F1及扬子巴斯夫的V4110F。

电线电缆:近几年,市场对高等级电缆的需求迅速增加,电缆屏蔽料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屏蔽料以VA质量分数为26%、28%的EVA作为树脂基料。电缆料常用牌号有加拿大的2810、扬巴石化V6110M、台塑7470M、韩国韩华1326和1828、新加坡TPC KA-31、泰国TPI MV1055、韩国湖南石化VA600、三井-杜邦的260。

热熔胶:热熔胶主要用于服装、鞋帽、板式家具、书籍等物件粘连。因EVA无臭无害,粘连性强,属环保产品,近年来广泛取代传统的苯基胶水,市场需求成长迅速。其主流的牌号性能指标VA质量分数18%~28%不等(占热熔胶用量的90%),根据产品应用的领域不同MI值为6~400。目前热熔胶的主要市场分布在长三角及珠三角产业发达地区。需求基本靠进口解决。国内北京有机化工及华美聚合有少量专用料已进入市场。

涂覆:涂覆料主要应用于PET膜及BOPP膜的涂覆层,借助于EVA的透明性、黏接性,用于诸如照片的速封、服装袋的封口等用途。近几年,预涂膜成为各厂家积极拓展的新兴行业,大大提升了涂覆料在EVA下游需求中的总占比。目前国内EVA涂覆料市场由外资品牌占领。常用牌号有泰国TPI1040、韩国三星182、日本优尼卡3269、燕山石化19F16、韩华1157。

光伏:伴随着中国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EVA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增长。由于国内无法生产该等级产品,国内市场基本被新加坡TPC、台塑、韩华、韩国湖南石化等企业占领。常见进口牌号有新加坡TPC MH-20、MA-10,韩国湖南石化VE810,韩华1533,台聚UE654-04,泰国TPITV2060,三井150等。同时国内部分企业直接进口杜邦、三井、台塑、韩华等企业生产的胶膜成品。

其他方面:EVA树脂可用作石油产品的添加剂、原油防蜡剂和流动改良剂、柴油低温流动改性剂及导电材料的基材树脂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备EVA树脂/蒙脱土、EVA树脂/层状硅酸钠等复合材料。这些方面的EVA消费需求约占2%。

2.3 EVA进口情况分析

2005年以前,国内EVA消费量90%左右要靠进口解决。2005年以来,扬巴石化200 kt/a的LDPE装置、华美聚合EVA装置的相继投产及燕山石化LDPE装置的技术改造完成,使EVA进口依存度一定程度下降,2014年进口依存度最低,为64.11%。不过,2015年上半年进口依存度反弹至71.97%(见表3)。

EVA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周边的中国台湾省、韩国、日本、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家与地区,还有部分进口来自美国和加拿大,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数量很少。近几年我国进口EVA树脂情况见表6。从中国台湾省、韩国、日本、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家与地区进口的EVA占进口总量的89.91%,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的EVA占比为7.11%,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的EVA占比为2.98%。

表6 2011—2014年我国进口EVA树脂情况 kt

2014年前,中国台湾省一直是中国EVA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区。在2014年,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韩国成为中国最大的EVA进口来源地,进口量达到275.9 kt,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9.39%。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韩国2013—2014年EVA产能的大幅增加了420 kt/a,分别是韩华化学在韩国蔚山的40 kt/a扩能,LG化学新建的一套140 kt/a装置及韩国三星道达尔新建一套240 kt/a EVA /LDPE联合装置。这些EVA新增产能目的地主要就是中国。

2014年11月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首脑会晤期间,中韩两国就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初步协议,其中包括减免或降低部分产品贸易关税。随着中韩自贸区的积极推进,EVA享受此关税政策后,韩国EVA料在国内进口市场中将更具优势。韩华与沙特国际石化公司(Sipchem)合资在沙特建设的200 kt/a工厂也已于2015年4月投产,其产品目标市场也是瞄准中国,预计将在发泡、电缆等领域将有不凡的表现。

中国的EVA的进口地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但2011年以来EVA的主要进口海关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广东是我国EVA进口的主要通道,整个广东省海关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的38.17%;上海为第二大进口海关,占进口总量29.40%,第三进口海关是福建海关,占进口总量的18.98%;浙江省为第五大进口海关,进口量仅占4.06%。而到2014年,从广东海关进口的EVA占比大幅下降,仅占进口总量的26.04%,下降了12.13个百分点,排在第二位;而从浙江海关进口的EVA大幅增加,占比16.86%,比2010年增加了12.8个百分点,排在第四位。上海跃升为第一大进口海关,占比为28.34%,比2010年小幅下降1.06个百分点;福建海关进口量继续排在第三位,占19.73%,比2010年增加0.75个百分点。从天津海关进口的EVA在2010年和2014年变化不大。广东海关进口量占比的大幅下降和浙江进口量占比的大幅增长,反映了EVA消费重点区域的变迁。

EVA进口主要是一般贸易。2014年一般贸易占进口总量的74.65%,其次是进口加工贸易,占15.40%。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占4.70%,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占4.17%,其他贸易占1.08%。

3 EVA市场价格状况

(1)2011—2015年,国内LDPE与EVA价格走势整体一致。2009年1月起,两者价格总体呈现持续上涨态势,至2011年一季度价格创历史峰值; 2011年二季度起,两者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

(2)EVA与LDPE价差波动较大,2011年以来,总体呈现EVA与LDPE价差缩小发展趋势。以扬巴石化发泡料V5110J为例,其与LDPE价格差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一季度最高时达6 000 元/t以上,而在2013年7月—12月,LDPE价格一度反超发泡料V5110J。当前V5110J高出LDPE 1 550 元/t左右。

(3)不同VA含量的EVA价差较大,一般VA含量越高,EVA产品价格越高。

2011以来EVA价格出现如此走势,除与上游原料密切相关以外,更多地体现了供需端发生的变化。

受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带动,2010年是EVA的黄金年,光伏级EVA需求暴增, EVA价格在9月出现飞速上涨。以发泡料为例,年初市场价在14 000元/t左右,年底价格在22 000 元/t左右,价格涨幅近60%。2011年,欧债危机蔓延,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各太阳能光伏消费国大幅下调政策补贴力度,中国光伏产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受这些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光伏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光伏产业的严冬,使境外企业转而向中国出口发泡料、膜料,加上2010年投产的华美聚合和燕山石化两家公司的EVA产品相继进入市场,EVA价格在经历一季度的停滞和盘整后,二季度陷入下滑。2010年8月底至9月初,EVA价格仅短暂反弹,又陷入下跌。到2011年底,发泡料价格跌至14 500 元/t左右、热熔胶料跌至16 800 元/t左右。

2012年,不利影响因素继续深化,EVA价格延续下跌走势,上扬乏力,下探无底。至2012年底,EVA发泡料、膜料价格在12 000 元/t左右,热熔胶价格在15 000 元/t左右,接近2008年的低位水平。三季度以后,厂家利润基本倒挂,毛利最差时达负1 000 元/t。

2013年,随着光伏产品向欧盟出口的最低限价确定及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光伏企业陆续开工,7月下旬EVA价格触底反弹,不同VA含量的EVA价格均探底回升。这波反弹一直持续到2014年7月,但反弹高度与2011年初的高价位不可同日而语,EVA发泡料最高月均价仅为15 000 元/t。

2014年7月以后,随着原油和乙烯价格下跌,EVA价格也进入下跌通道,在2015年2—3月,发泡料跌至最低11 600 元/t。2015年二季度回升至14 000 元/t左右,又陷入下行通道。8月发泡料价格降至12 000 元/t左右。

从2011年以来EVA价格走势来看,EVA与LDPE价差逐渐趋于理性的稳定区间,就发泡料来说,价差在1 500~2 000元/t。中国经济新常态下,6 000 元/t以上的价差暴利将一去不复返了。

4 我国EVA产品应用前景分析

预计到“十三五”期末,我国EVA需求量将达1 600 kt/a以上。如果之前企业宣布的新增产能都能如期投产,到2020年,国内EVA产能将接近2 100 kt/a,届时基本能满足市场需要。从国家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来看,光伏、高等级电缆料、涂覆、热熔胶对EVA的需求的市场值得看好。业内人士预测光伏行业发展对EVA需求量将以30%~40%的速度增长,电缆料、涂覆料及热熔胶在未来5年对EVA的需求年均增长率可达10%。传统应用领域,农膜行业对于EVA需求的增长也相当可观,但能否吸引国内企业扩大生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初步估计未来5年EVA农膜需求年均增长率为5%。发泡料仍将是EVA的主要消费领域,由于成本原因,其在南方的市场会进一步萎缩,但在中西部地区的消费会增长,未来5年预计年均增速也在5%左右。

(1)光伏产业

2011年以来,EVA市场受全球经济衰退、光伏产业严冬等因素的影响而处于低谷阶段。但201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行业回暖趋势明显,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73 GW,同比增长30%。电池组件产量19.6 GW,同比增长26.4%。“十三五”规划方案制定在即,预计光伏规划目标将会上调。此前,《关于提高“十三五”光伏发电目标的建议》中就已提到将“十三五”规划光伏装机目标由之前100 GW调整为200 GW。“十三五”期间光伏装机规模有望提升至150 GW,较原本100 GW 装机规模提高50%。由于“十三五”规划上调光伏装机规模,将使光伏组件等设备企业迎来新一轮投资和利润增长期,从而继续推动VA质量分数30%~33%的EVA树脂大发展。

(2)电缆料

屏蔽料的用量与增长速率与中、高压电力电缆的产量和增速同步,为8%~10%,依托于全球化时代的环保浪潮,EVA被电缆行业认为是最佳的环保阻燃料的基料,使用量正以每年15%的速率在增长,前景十分可观。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对电缆料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并且限制并将最终取消聚氯乙烯在电线电缆工业中的应用。近年来,我国也相继颁布了很多行业标准。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已明确规定:重要建筑禁止使用聚氯乙烯电线电缆,以避免火灾发生时大量浓烟、氯气造成更多人员伤亡,采用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线电缆已成为这些地区的地方法规,这些相关政策的规定和客观环境的发展都将促进环保型低烟无卤电缆料的推广和应用。

我国低烟无卤电缆料市场主要以华东、中南和华北为主,其中华东地区占全国低烟无卤电缆料总需求量的60%。

(3)涂覆料

目前我国预涂膜占覆膜市场的比例不足30%,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在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背景下,产品的包装材料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我国的环保要求、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覆膜产品的覆后续加工越来越复杂,一些简单腹膜工艺将会被淘汰,同时对预涂膜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覆膜市场的占有率将会越来越高。

(4)热熔胶

EVA热熔胶作为传统的热熔基本原料,由于相对其他基础聚合物其综合性能较好、价格较低、资源丰富、配方设计及应用技术成熟等优点,又是环保产品,尽管面临环氧丙烷(PO)、聚氨酯(PUR)、热塑性聚氨酯(TPU)、聚酰胺(PA)等热熔胶的竞争,未来市场潜力还是巨大的。预计今后几年EVA热熔胶的年增长率还将保持在10%左右[3]。

(5)农膜

农用塑料制品工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朝阳产业,近年我国农膜产业呈现旺盛发展趋势。2014年全国农膜总产量达到2 600 kt,无论产量还是覆盖面积均居世界首位,预计2015年农膜总产量将突破2 800 kt。2015—2020年将建成8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这些都给高档农膜发展提供了新契机[4]。

“十二五”末,农膜高档、中档和低档产品比例将达到 5∶45∶50,比“十一五”有了大幅改善,但与国外发达国家农膜产品高档(20%)、中档(50%)与低档产品(30% )的比例还有较大差距。根据农膜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十三五”末,高、中、低端产品产量比例达到10∶50∶40,产品的发展方向是功能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无疑会推动EVA功能膜的大发展。EVA是高档农膜中的日光膜和长寿膜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分数一般为50%~70%。保守估计,“十三五”末对EVA的需求将达到150 kt/a以上。考虑到农膜用EVA树脂80%靠进口的现状,只要EVA生产企业能解决牌号切换的技术难题,降低生产成本,在农膜领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5 结束语

未来几年,随着多套EVA装置的投产, 目前国内EVA产品 60%以上依赖进口的局面将大为改观,到2020年,基本能满足EVA市场供需平衡,实现自给自足。对进入该领域的生产企业来说,需要密切关注EVA消费领域的变化趋势,注重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EVA产品牌号,避免同质化竞争。尤其是要重视产品质量和等级的提升,否则,就会像国内其他大多数石化产品的发展路径一样,EVA新产能投产之日即为EVA产品结构性过剩之时。

[1] IHS Chemical Economics Handbook, LOW-DENSITY POLYEHYLENE[R]. January 2015

[2] 滕晓芳. EVA下游消费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EB/OL].卓创资讯.[2014-03-06].http://www.chem99.com/news/14194563.html.

[3] 王永乐.EVA热熔胶市场潜力巨大 前景乐观[EB/OL]. 金银岛财经.[2014-09-23].http://news.315.com.cn/20140923/100111153.html.

[4] 杜晓枫.农膜:由大变强之路怎么走[N/OL].中国化工报[2015-07-03].http://www.ccin.com.cn/ccin/news/2015/07/02/319470.shtml.

工业水系统管理平台

针对分散在炼油、烯烃、芳烃、聚酯、热电、动力等部门的30余套循环水、化学水、锅炉水、新鲜水、中水、冷冻水等工业水装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简称天津分公司)石化开发了专业报表型数据采集及信息导入技术,建立了生产预警、自定义监控、自动报表等多种功能模块,形成了工业水系统专业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分散的工业水系统高效管理,保证节水减排系统的优化运行。

项目实施期间实现累计节水12 210 kt,减排13 940 kt,主要节水指标大幅提升,炼油加工t油取水指标从1.03 t/t下降至0.30 t/t,t油排废水从0.80 t降至0.13 t,工业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至98.11%,高温凝液回收利用率提高至78%,化学水制水单耗整体降至1.05 t/t(最好水平1.035 t/t),循环水浓缩倍数提高到5.0(最高7.0)。在2015年9月16日于西安召开的第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节能技术交流及投融资大会上,天津分公司介绍了他们在节水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目前,天津分公司还有3个尚需解决的节水减排及水质难题,一是高温凝液回收处理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循环水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及循环水排污水对污水处理场的运行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三是复杂水源情况下循环水系统和锅炉水水质的稳定控制技术有待开发。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供稿)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arket Prospect of 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in China

Liang Xiaofei

(SINOPECShanghaiPetrochemicalCo.,Ltd. 200540)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applications and domestic production status of 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EVA) were introduced. The domestic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EVA, the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EVA in different regions, imports and market conditions of EVA were analyzed in detail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VA was prospected as well.

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current status, market analysis

2015-08-31。

梁晓霏,女,1975年出生,2002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艺专业,工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石油化工行业情报信息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外能源》、《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1674-1099 (2015)05-0006-08

TQ-9

A

猜你喜欢

热熔胶农膜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爱吃豆豆的小黄鸭
聚丙烯蜡对EVA 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全国农膜回收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
影响EVA热熔胶性能的因素探析
选购农膜时的注意事项
材料及工艺对EVA热熔胶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新型农膜种类多 功能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