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2015-06-27罗雅丽张常新刘卫东吴泽斌
罗雅丽,张常新,刘卫东,吴泽斌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27;2.淮阴工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3.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310029;4.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罗雅丽1,2,张常新2,3,刘卫东3,吴泽斌4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27;2.淮阴工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3.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310029;4.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当前,中国镇村空间结构正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型与重构。系统总结、梳理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城乡建设理论研究,科学指导镇村空间结构优化活动。采取文献综述法和归纳分析法,着重述评了镇村空间结构基本内涵、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的基础理论、镇村空间结构演变规律、镇村空间结构形态和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的影响因素及其驱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从研究内容、研究尺度、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4个方面分析了今后应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理论研究;述评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共同推动下,镇村空间结构正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型[1]。镇村空间结构是县域社会、经济和生态活动的“容器”,也是县域资源配置、有效运行的战略基础。科学合理地重构镇村空间结构,对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些年,在全国镇村空间结构调整中,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撤乡并镇”“迁村并点”热潮,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和质疑[2-3]。系统梳理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正确认识镇村空间结构、推进城乡建设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新农村建设实践大有裨益。
1 镇村空间结构内涵的基本认知
镇村空间结构属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范畴。区域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是一个具有多种尺度、多重内涵的复杂系统,其所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多年来,人们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社会经济空间结构[4-6]、城市空间结构[7]、城镇空间结构[8]、城市群空间结构[9]、城市体系职能组合结构[10]等方面,但对镇村空间结构直接论述的并不多。镇村空间结构是以特定区域镇村实体为研究对象,揭示城乡互动关系相互作用下镇村实体之间内在的具有相对稳定而又包含变化的空间组织形式、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镇村空间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系统,具有系统性、区域性、层次性与发展性等典型特征。镇村空间结构的系统性是指构成该结构的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联系,它实质上是由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在空间上耦合而成;镇村空间结构的区域性是指不同类型的地区(如平原、丘陵等)镇村空间结构的形成肌理及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镇村空间结构的层次性是指根据不同的研究尺度,镇村空间结构一般由县域镇村空间结构、镇(乡)域镇村空间结构和镇村个体内部空间结构3个层次有机组成;镇村空间结构的发展性是指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都会随时间发生一定的变化。
2 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的基础理论
空间结构是区域发展的“函数”,可以通过空间结构的调控调整区域发展状态[11]。镇村空间结构重构就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有意识地对该区域镇村空间结构进行人为干预和引导的过程。
镇村空间结构重构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厚实的基础理论来支撑。(1)区位论。探讨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法则及一般规律,寻找工业、农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最佳地点,区位论对镇村的选址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2]。镇村空间结构演变理论是以区位论为基础,将一定范围内的各有关事物作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体,并从时间变化上加以考察[13];E.Von Böventer也力图将韦伯、杜能、寥什的区位论综合起来,从最佳土地利用和合理集聚的角度,从理论上论证城镇空间结构[14]。(2)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任何一个区域内的镇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镇村之间、镇村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这种相互作用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镇村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3)区域增长极理论。该理论是在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增长极理论与地理空间概念的有机融合,能很好地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和机制。区域中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4)核心-边缘理论。任何空间经济系统均可分解为不同属性的核心区和边缘区,核心区和边缘区在空间系统中存在一种不平等的权威依附关系机制,核心区通过供给系统、市场系统和行政系统组织支配自己的外围边缘区。(5)圈层结构理论。杜能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6)尺度理论。空间结构尺度理论的理论源泉是自然科学中的自然等级理论和生态学的尺度效应理论。自然等级理论认为任何空间体系都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而且地理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性质[15]。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中,不同尺度的空间构成不同的空间等级系统,高等级空间的特征对低等级空间具有控制性,低等级的空间属性包含于高等级之中,尺度理论有助于在区域空间结构重构研究中准确地把握不同尺度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
3 镇村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研究
国外学者一直十分关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研究[16-19]。弗里德曼依据核心-边缘理论,以工业化的发展为主线,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4个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工业化前时代)→区域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工业化初期)→扩散均衡发展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高级均衡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就乡村聚落而言,普朗特针对农村地域,以交易集市的形成与发展为研究视角,把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未中心化阶段、没有乡村市集的中心化阶段、乡村市集中心化阶段[20]。普朗特的这一模式代表着传统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乡村聚落演化的一般过程。此外,E.Byland在研究瑞典Lappland中部地区1867年以前的殖民历史时,提出农村聚落扩散的4个简单的发展模型[21]。罗吉斯通过考察世界各国农村聚落发展,将典型的农村到典型的城市排列成一个连续谱,划分出了一条完整的城乡空间结构演变轨迹[22]。
国内学者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起步较晚。1984年,陆大道院士在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点-轴系统”理论,把区域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区域低层次均衡阶段、区域交通线的形成阶段、镇村向交通轴线聚集阶段及区域多个节点和轴线的形成阶段[23],而且“点-轴”系统的形成主要发生在工业化中后期。顾朝林等[24]从空间经济分析入手,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要经过孤立体系阶段、区域体系阶段、区际体系阶段和大区体系阶段4个发展阶段,而且镇村作为空间经济发展的载体,也经历了从绝对封闭走向完全开放的过程。杨贵庆[25]借鉴生物学中的细胞分裂理论,解析了农村空间结构的演化机理,认为镇村的演化类似于细胞分裂原理,小城镇发展到一定规模,便会走向分裂,经济能量会选择整个区域中的邻近点进行扩散,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最终实现整个区域共同繁荣。范少言[26]提出了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化的动态模式,认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化可划分为形态的萌生、生长和成熟化3个基本阶段,乡村从低到高,各阶段逐次发展,循序渐进,呈现出复合型的螺旋上升过程。台湾学者唐富藏认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一般要经过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集中后分散阶段和分散后地方中心成长阶段3个过程[27]。与此同时,一些学者还结合特定的区域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28-30],比如,姜爱萍[29]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了古代、近代和现代南通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演化规律;马远军等[30]对江苏省县域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经济地理学关于县域城乡空间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建国后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密集化、均衡化、等级化的阶段演进特征。
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较清楚地看出,在无自然条件差异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镇村空间结构将依次经历散点式、极核式、点轴式和网络式4个典型阶段(表1)。镇村空间结构演变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只有在对镇村发展阶段做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正确的空间结构调整目标,有效地干预使其向有利于区域发展的方向演进。
4 镇村空间结构形态研究
镇村空间结构形态是镇村实体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空间物质形态,包括镇村单体空间结构形态和镇村群体空间结构形态。
表1 镇村空间结构演变基本规律与特征Tab.1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asic law of town-village spatial structure
4.1 镇村单体空间结构形态研究
镇村单体空间结构形态的类型划分,一般倾向于利用聚散程度与几何形状双重属性来综合判定。金其铭[31]认为,中国农村聚落形态可分为集村和散村两大类,其中,集村分为团状、环状和带状3类,散村可分为规则型和不规则型2类。曾菊新[32]提出,镇村的基本形态主要有集聚型、离散型和条状型3种类型(图1),集聚型的特征是居民将住宅集中营建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呈团聚状,住宅彼此联系紧密,周围则是大片的农业用地;离散型的特征是多数居民的住宅分散在便利生活和生产的临水近路的农田附近,周围是纯农业地区,聚落中心往往位于一定规模的服务设施所在地;而条状型的特征是村民住宅沿路、江、河、湖岸分布,排成一线,农田呈细长条向两侧延伸。郭珍洁等[33]运用Google Earth软件,通过对全国范围农村居民点布局形式的考察,认为单个居民点内部空间布局形态可归纳为格网式和新型功能分区式2种类型,其中格网式占多数,而且格网式可细分为严格规则格网式、高密度格网式、低密度格网式、格网内部零散式和外围有序扩张式等多种形式。
镇村空间结构形态的区域差异也十分显著。陈志文等[34]提出中国江南农村居住空间有宗族组团式结构形态,松散式自然组团结构形态、紧密式组团结构形态。陈晓键等[35]研究了关中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划出平原地区集聚型街区聚落、山地地区集聚型非街区聚落和高原地区散漫型聚落等三大类型。李雅丽等[36]研究了陕北村落的内部组织形态,提出村落外部平面形状可分为块形、散列形、带形(弧形)、三角形、“L”形、“T”形等。
图1 村镇单体空间结构形态Fig.1 Towns monomer spatial structure
4.2 镇村群体空间结构形态研究
镇村群体空间结构形态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内,所有相互关联的镇村聚落在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联系形式和分布状态。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模式被认为是研究镇村群体空间结构形态最有影响的理论[37],他独辟蹊径把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经济学的价值观点结合起来,探索镇村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的规律性,构建了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按市场原则(K=3)、交通原则(K=4)、行政原则(K=7)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提出镇村“六边形”分布形态,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普遍验证[38-42]。霍华德提出了城市和农村融合的理论,明确规定了城镇的发展规模和功能结构,城镇与乡村在双磁力的作用下,空间形态如同心圆层层相环,构成了基本的“田园城市”模式[43],这种模式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得到实践,一度成为世界性的运动[44]。陆大道院士在中心地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吸取了据点开发和轴线开发理论的有益思想,提出“点-轴”空间结构形态[45]。“点-轴”结构形态反映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和所形成的空间结构的客观规律,是一种最有效的区域开发模式,很具有普遍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拿大学者T.G.McGee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乡之间出现的“灰色区域”或者“被扩展的都市区”,提出了Desakota空间结构形态,为城乡一体化阶段镇村空间结构形态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46]。陆玉麒[47]在对中国皖赣沿江地区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双核空间结构形态。双核结构不仅广泛存在于中国沿江地区以及沿海地区,也广泛存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具有明显的空间同构现象。陈小卉等[48]提出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空间统筹布局的一元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淡化农村,按照城区—卫星城—独立社区的结构安排市域居住空间。
此外,金兆森等[49]提出自由式、集中式和卫星式3种镇村体系空间布局形态。自由式是丘陵山区镇村体系布局的常见形式,集中式适用于平原地区的综合型镇村布局,而卫星式是分级布局的一种形式,是由分散向集中布局的一种过渡形式。王焕等[50]按照不同区域村镇空间分布的密度,将江苏省农村居民点分为苏南平原高密度点状、苏中丘陵地区低密度点状、苏北平原地区低密度块状和河网密集地区高密度条带状4种主要形态类型(图2)。
5 镇村空间结构重构驱动机制研究
5.1 驱动因素
图2 江苏农村居民点分布形态Fig.2 Jiangsu rural 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form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自然条件是影响镇村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区域的自然条件,如地质、地形、气候和水文,以及区域自然灾害(地震、台风和滑坡等)的分布和发生频率等对镇村的分布和规模都有明显的影响[51-56]。中国传统镇村空间结构亲山亲水特性和山水田园格局就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57-58]。B.K.Roberts[59]对影响村庄区位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划分(图3),从点和位置两方面进行了概括,同时指出影响村庄区位选择的条件是动态的、变化的,以使村庄有着更高的生产效率和适应性。
图3 农村居民点区位选择的内外因素Fig.3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of rural residential location choice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经济因素逐渐成为影响镇村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59],尤其是交通因素[60-63]、产业发展[64-65]、信息化[66-67]和全球化[68-70]。交通道路建设会激活沿线地区城镇间的交流活动,加速产业要素流动与转移,增强城镇吸引辐射能力,推动沿线地区产业结构重构与空间结构优化重组,从而使沿线地区经济社会与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状态[71-72]。在产业发展方面,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转移、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都是村镇发展的重大机遇,必然带来镇村空间结构的调整[73-75]。由于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时空距离对各种功能活动的空间位置的约束作用极大程度地缩小,便捷的通信网络取代可达性因素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使得区域间的时空距离以及区域间的界限淡化与模糊[76-77]。在全球化作用下,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受到2种力量的作用:一是来自国外跨国公司、外商直接投资所进行的生产活动重新区位的力量;二是来自本国已有的经济基础和地方环境所形成的区位锁定的力量。但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区域发展带来机会的同时,也会使乡村的发展环境更趋严重[78-79]。
5.2 驱动机制
镇村空间结构优化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需要内外驱动机制的共同作用。周国华等[80]提出了农村聚居演变的“三轮”驱动机制,将影响农村聚居演变的因素划分为基础因子、新型因子与突变因子三类,认为基础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集中在传统农村聚居特征的延续,新型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是促进农村聚居的转型,而突变因子的驱动作用则可能带来农村聚居的突变。曾菊新等[81]从体制机制的视角分析镇村空间结构的驱动机制,认为中国镇村空间结构变化的基础动力是市场机制,核心动力是政府调控,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耦合作用是镇村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机理。邢谷锐等[82]研究了城市化对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的驱动作用,认为这种驱动力主要体现在直接侵并、迁并与整合和间接影响3个方面。陈修颖[83]认为区域空间重组的动力可以分为内生动力、外部推力和区域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区域耦合力三类。P.B.Nelson[84]研究了美国西部乡村重构,提出当代美国西部乡村社会变迁的“三维动力模型”,即:移民、科技发展导致的经济部门转换和人地关系的变化共同作用导致整个美国西部乡村社区的巨大变化。
随着人们对镇村空间结构演变动力机制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利用空间行为分析方法对各类镇村主体的空间行为进行了研究,系统解析镇村主体空间行为的表现特征、决策过程,以此来研究其对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的驱动作用[85]。
6 结论与展望
从研究内容上看,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的理论体系尚不健全。镇村空间结构虽然属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范畴,但它自身有着特殊的结构特征、演变规律和重构机制。在镇村空间结构演变探究方面,应重视从区域空间系统、城乡关系演变、镇村空间功能关系等视角探讨镇村空间结构演变机理尤其是微观肌理,科学把握镇村空间结构发展的内在规律;在镇村空间结构形态研究方面,除了重视传统的物质形态研究以外,特别要关注社会、文化等非物质形态研究以及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的空间关系及其耦合研究,关注镇村空间结构形态合理性评价研究等;在镇村空间结构重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一方面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土地政策、乡村地域文化等社会经济因素对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的影响研究还很不够,另一方面需要从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角度来分析对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的影响;在驱动机制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的市场环境,探讨有利于镇村空间结构要素自由流动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耦合的协同驱动机制。
从研究尺度上看,国内外学者一直热衷于宏观尺度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研究,而对不同发展背景下的县域、镇域、村域等小尺度的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显得明显不足。镇村空间结构是县域空间结构研究的核心内容,从目前研究来看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是一个农村地域面广、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区域差异显著的国家,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尺度镇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对推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价值取向上看,长期以来人们对镇村空间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明显的城市导向和经济偏向,这种导向下的镇村空间结构优化实践活动已引起了乡村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社会文化危机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实现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镇村空间结构重构从本质上讲是对区域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需要在新背景和新变局的引导下对原有空间结构进行优化。人类已经步入了低碳生态的发展时代,镇村空间结构重构需要处理好“低碳、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城乡区域可持续健康发展。
从研究方法上看,国内研究大多采用“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范式,对于发展机理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对实际经验的总结和以定性为主的分析上,在理论研究方法上缺乏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也缺少多区域、多尺度的比较研究。从技术方法上,应着眼于镇村空间结构的系统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充分利用“3S”技术对镇村空间发展特征进行跟踪分析,向镇村空间结构形态的动态演变和景观的可视化方向深入。
[1]舒静.我国将经历最剧烈的城乡变迁[EB/OL].(2012-01-31)[2014-04-2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1/31/c_122634440.htm?prolongation=1.
[2]王仁贵.“撤村并居”是与非[J].瞭望,2010(47):23-25.
[3]仇保兴.我国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误区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1):1-6.
[4]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7-222.
[5]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3-179.
[6]陈小素,乔旭宁.基于GIS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 (3):119-124.
[7]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7(6):1-11.
[8]王凯.50年来我国城镇空间结构的四次转变[J].城市规划,2006,30(12):6-25.
[9]刘立平,穆桂松.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空间关联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6):164-168.
[10]田文祝,周一星.中国城市体系的工业职能结构[J].地理研究,1991,10(1):12-23.
[11]王合生,李昌峰.长江沿江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调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3):269-276.
[12]邱慧芳.从区位论看跨国公司的投资地点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1999(10):6-10.
[13]俞勇军.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14]Von Böventer E.Standortentscheidung und Raumstruktur[M].Hannover:Schroedel,1979:50-135.
[15]骆剑承,周成虎,梁怡,等.多尺度空间单元区域划分方法[J].地理学报,2002,57(2):167-173.
[16]Fujita M,Krugman P,Mori T.On the Evolution of Hierarchical Urban System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2):209-251.
[17]Fujita M,Mori T.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Urban System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7,27(4/5):399-442.
[18]Dahms F.Settlement Evolution in the Arena Society in the Urban Field[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998,14 (2):299-320.
[19]Puliafito J L.A Transport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Urban Systems[J].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2007,31(11):2391-2411.
[20]张小林.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以苏南为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6-80.
[21]Byland E.Theoretical Conditions Regar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Settlement in Inner North Sweden[J].Geografiska Annaler,1960,42(4):225-231.
[22]罗吉斯,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王地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25-127.
[23]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26-35.
[24]顾朝林,赵晓斌.中国区域开发模式选择[J].地理研究,1995,14(4):8-21.
[25]杨贵庆.中国当今集镇建设规划与乡村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1993(4):35-44.
[26]范少言.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4):295-304.
[27]唐富藏.区域成长[M]//于宗先.经济学百科全书.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
[28]Zhang Z B,Shi A L.Development Zones and Evolvement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1,11:1529-1534.
[29]姜爱萍.南通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演化规律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0]马远军,张小林,张春花.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演进与分异[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83-5986.
[31]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10-28.
[32]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10-20.
[33]郭珍洁,郑新奇,杨玲莉.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探讨[M]//刘彦随,杨子生,赵乔贵.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4]陈志文,李惠娟.中国江南农村居住空间结构模式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1):15-19.
[35]陈晓键,陈宗兴.陕西关中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4):478-485.
[36]李雅丽,陈宗兴.陕北乡村聚落地理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4,17(1):46-52.
[37]克里斯泰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常正文,王兴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8]Semple R K,Golledge R G.An Analysis of Entropy Changes in A Settlement Pattern over Time[J].Economic Geography,1970,46(2):157-160.
[39]Upton G J G.Distance and Directional Analyses of Settlement Patterns[J].Economic Geography,1986,62(2): 167-179.
[40]Pumain D.Settlement Systems in the Evolution[J].Geografiska Annaler:Series B,Human Geography,2000,82(2):73-87.
[41]Skinner G W.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China[J].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65,24(1):3-43.
[42]牛亚菲.中心地模式的实验研究——江苏省赣榆县和灌云县城镇网的优化设计[J].地理学报,1989,44 (2):167-172.
[43]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4]景普秋,张复明.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进展与动态[J].城市规划,2003,27(6):30-35.
[45]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J].地理学报,2001,56(2):127-135.
[46]McGee T G.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sis[M]//Ginsburg N,Koppel B,McGee T G.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1991: 3-25.
[47]陆玉麒.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02,57(l):85-95.
[48]陈小卉,徐逸伦.一元模式: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空间统筹规划——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5,29(1):73-78.
[49]金兆森,张晖.村镇规划[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35-36.
[50]王焕,徐逸伦,魏宗财.农村居民点空间模式调整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热带地理,2008,28(1):68-73.
[51]汤国安,赵牡丹.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0,20(5):2-4.
[52]温春阳,宋雁,何恺强,等.“5·12”大地震后汶川县重构研究[J].规划师,2009,25(11):11-15.
[53]王心源,范湘涛,郭华东.自然地理因素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影响的样式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 (1):67-72.
[54]Meir I A.Urban Space Evolution in the Desert—The Case of Beer-Sheva[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1992,27(1):1-11.
[55]陈宗兴,陈晓键.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的国外动态与国内趋势[J].世界地理,1994(1):72-76.
[56]Hill M.Rural Settlement and the Urban Impact on the Countryside[M].London:Hodder&Stoughton,2003:6-12.
[57]赵立德.中国村镇空间演进过程分析[J].广西城镇建设,2004(5):20-22.
[58]陈宏,刘沛林.风水的空间模式对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影响[J].城市规划,1995,19(4):18-21.
[59]Roberts B K.Landscapes of Settlement[M].London: Routledge,1996:2-15.
[60]曹小曙,阎小培.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3):305-312.
[61]金凤君,王姣娥.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J].地理学报,2004,59(2):293-302.
[62]Shen Q.Spati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Commuting[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2000,66(1): 68-82.
[63]Modarres A.Spatial Dimensions of Commuting and 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An Analysis of Eastern Pima County,Arizona[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993(1404):91-100.
[64]乔花芳,曾菊新,李伯华.乡村旅游发展的村镇空间结构效应——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3):101-105.
[65]耿健.产业发展与村镇空间结构组织的关系分析[J].小城镇建设,2011(11):57-61.
[66]周华伟,朱大明.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昆明为例[J].江西科学,2010,28(6):790-797.
[67]方维慰.信息技术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1):30-33.
[68]郑文晖,宋小冬.全球化下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趋势的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9(1):81-89.
[69]甄峰,明立波,张敏,等.全球化、区域化与江苏沿江区域空间重构[J].城市规划,2006,30(9):31-35.
[70]车前进,段学军,郭垚,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扩展特征及机制[J].地理学报,2011,66(4):446-456.
[71]郭荣朝,苗长虹.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以河南省镇平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0):1144-1149.
[72]王金岩,何淑华.从“树形”到“互动网络”——公交引导下的村镇社区空间发展模式初探[J].城市规划,2012,36(10):68-74.
[73]Cánoves G,Villarino M,Priestley G K,et al.Rural Tourism in Spain:An Analysis of Recent Evolution[J].Geoforum,2004,35(6):755-769.
[74]Hall D.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ern Europe:Transition and the Search for Sustain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4,6(3):165-176.
[75]Iorio M,Corsale A.Rural Tourism and Livelihood Strategies in Romania[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0,26 (2):152-162.
[76]Xia J.Linking ICTs to Rural Development:China’s Rural Information Policy[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0,27(2):187-195.
[77]张婷,姜石良,杨山.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88-92.
[78]Bardhan P.Globalization and Rural Poverty[J].World Development,2006,34(8):1393-1404.
[79]Hecht S.The New Rurality:Globalization,Peasants and the Paradoxes of Landscapes[J].Land Use Policy,2010,27(2):161-169.
[80]周国华,贺艳华,唐承丽,等.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态势分析[J].地理学报,2011,66(4):515-524.
[81]曾菊新,蒋子龙,唐丽平.中国村镇空间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9(12):49-54.
[82]邢谷锐,徐逸伦,郑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与特征[J].经济地理,2007,27(6):932-935.
[83]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3,23(4):445-450.
[84]Nelson P B.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American West: Land Use,Family and Class Discourse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l,17(4):395-407.
[85]冯娟.城市化进程中的村镇主体空间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Review on Relevant Theoretical Study of Town-village Spatial Structure Reconstruction
Luo Yali1,2,Zhang Changxin2,3,Liu Weidong3,Wu Zebin4
(1.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China;2.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i’an 223001,China; 3.The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9,China; 4.College of Economics&Management,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anzhou 341000,China)
At present,the town-village spatial structure is undergoing a historic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China.Systematically summarizing,and combing the correlated theory of town-village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e the theory research of urban-village construction and to scientifically guide town-village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ctivities.Different methods were used,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uction analysis method.The essay commente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comment,which include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own-village spatial structure,the basic theory of town-village spatial structure,the general regularity of town-village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the morphology of towns-village spatial structure,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own-village spatial structure etc.Finally,the paper analyze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about the research contents,scale,value orient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town-village spatial structure;reconstruction;theoretical study;review
K928.5
:A
:1003-2363(2015)04-0048-06
2014-03-10;
:2014-04-25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2YJC630237)
罗雅丽(1974-),女,陕西宝鸡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乡规划研究,(E-mail)luoyl8502@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