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介入PICC导管断裂处置的护理体会

2015-06-27冯雯雯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异物受试者导管

陈 珂, 冯雯雯, 朱 艳

(河南省肿瘤医院 介入二科,郑州 450000)

血管介入PICC导管断裂处置的护理体会

陈 珂, 冯雯雯, 朱 艳

(河南省肿瘤医院 介入二科,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PICC导管断裂的血管介入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4年4月该院综合护理干预方案下行血管内异物抓捕术的9例PICC导管断裂患者临床资料,比对其护理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差异,记录每例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 ①护理后,受试者SAS评分及SDS指数均由治疗前的(67.34±4.27)和(36.43±3.86)分降低至(0.69±0.14)和(0.26±0.04)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 9例受试者均成功完成血管内异物抓捕术,介入手术时长为33~38 min,平均(35.72±2.13)min,接受护理后生命体征稳定,无主诉不适情况发生,除1例患者出现轻微出血症状外,另8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因PICC导管断裂行血管内异物抓捕术的置管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突出,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PICC导管断裂;血管介入;护理方法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给药途径,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及临床应用价值,能有效降低创伤,减轻患者痛苦。临床研究表明, PICC导管断裂发生率较低,多因外力冲管、固定失误及患者活动过度等因素引起[1],需行血管内异物抓捕术取出断裂部分。本研究选取9例行血管内异物抓捕术的PICC导管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4年4月河南省肿瘤医院综合护理干预方案下行血管内异物抓捕术的9例PICC导管断裂患者临床资料,此次受试者均由于化疗需要于前臂贵要静脉处置入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美国巴德牌7617405 型)。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2~68(49.4±4.6)岁;置管时长(95.7±16.4)d;导管断裂脱离位置:近端脱落于上腔静脉者5例,右肺动脉者3例,右心房1例;远端脱落于上腔静脉者4例,右肺动脉者3例,右心室2例;脱落段长度<10 cm者6例,10~15 cm者2例,>15 cm者1例。

1.2 纳入标准 ①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正常者。②胸片证实PICC导管断裂者。

1.3 排除标准 ①心电图提示功能性病变者。②相关治疗禁忌证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④中途退出护理干预者。⑤意识不清或精神障碍者。

1.4 护理方法 护士对受试患者均在血管内异物抓捕术前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干预:由于临床PICC导管断裂发生率较低,患者在出现该情况后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轻则干扰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重则影响临床疗效,对其预后质量提升不利。对此,护理人员需以沟通、聊天等形式,寻找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源,并拟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如对疗效及手术成功率存在疑虑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列举国内外诊疗有效数据、普及相关知识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使其自觉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升其依从性,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对预后影响及疼痛反应等存在疑虑者,护理人员可通过列举典型成功案例及其预后随访资料等方式,促使患者调整好心态,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②实时体征监护:术前、术中及术后各时段均予以全方位的生命体征监护及相关数据记录护理。术前应指导患者行碘过敏试验、心电图检测及相关手术禁忌证测试,术中及术后也需时刻留意患者心率、呼吸、血压及脉率等指标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异常,需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采取应急措施,对症处理。③术后并发症防预护理:术后12 h内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静养,且下肢制动6 h以上,仔细观察创口渗液情况,若发现渗液或皮肤青紫,及时报告值班医师采取对症措施;指导患者家属为其定期变换体位,确保床铺、衣物、被单等整洁干燥,以防止压疮发生;指导患者家属定期按摩患者双下肢,降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血栓等风险发生。

1.5 评估标准

1.5.1 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标准[2]均采用4级评分方案,“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轻度抑郁:抑郁指数为0.50~0.59;中度抑郁:0.60~0.69;重度抑郁:>0.70。[抑郁指数=累计评分/80(最高总分)]。

1.5.2 观察指标 观察比对受试者护理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差异,记录每例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差异对比 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差异

2.2 临床护理指标情况对比 9例受试者均成功完成血管内异物抓捕术,介入手术时长为33~38 min,平均(35.72±2.13)min,接受护理后生命体征稳定,无主诉不适情况发生,除1例患者出现轻微出血症状外,另8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本研究为探讨综合护理对PICC导管断裂且行血管内异物抓捕术的患者效果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临床资料,发现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后,其抑郁指数及焦虑评分均由治疗前的(0.69±0.14)和(67.34±4.27)分降低至(36.43±3.86)和(0.26±0.04)分,干预效果明显,利于患者减轻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为血管内异物抓捕术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钱火红等[3]研究报告中指出,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利用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干扰,利于帮助其建立起康复信心,对构建和谐互信的护患关系,确保治疗工作的顺利展开意义重大[4]。此外,本研究还针对综合护理对患者预后影响进行探讨,发现所有受试者均成功于血管内取出异物,介入手术用时控制在35 min左右,且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无主诉不适症状发生,除1例患者因导管滞留体内长度过长(超过15 cm)术后出现轻微出血症状外,余8例患者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临床干预效果突出。这一结论表明,全面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刘婷等[5]研究者也对其予以认同。

此外,笔者还认为,积极有效的血管内异物抓捕术及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固然可提升PICC导管断裂患者预后质量及临床疗效,但护理人员仍需要对PICC置管患者做好相关知识普及工作,规范置管及输液操作流程,尽可能避免因活动过度、固定不牢或外力冲管等非质量因素造成的PICC导管断裂情况发生,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魏晓艳等[6]研究者也对上述观点予以认同。

综上所述,对因PICC导管断裂行血管内异物抓捕术的置管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突出,成功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1] 周小颖,曹喜才.1例PICC导管断裂的血管介入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146-147.

[2] 段泉泉,胜 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3] 钱火红,高 青,吕桂芬,等.1例断裂PICC导管漂浮入心脏的教训总结[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6):77-78.

[4] 谢彩琴,赵锐祎.PICC导管断管滑入体内1例的急救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10):1 002-1 003.

[5] 刘 婷,昌爱琛,刘琼等.PICC导管断裂移位心血管腔内行介入取出术的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2,27(19):51-52.

[6] 魏晓艳.浅谈PICC导管穿刺及维护[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2):197-198.

[责任编校:柯 莉]

2014-11-13

陈 珂(1978-),女,郑州市人,本科,主管护师,从事肿瘤介入科护理工作。

R 473.73

B

1008-9276(2015)04-0507-02

猜你喜欢

异物受试者导管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KEY G6型异物剔除机轴承损坏频次过高的分析及改进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