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禹会村与大禹治水

2015-06-27陈化钢陈涵林

关键词:蚌埠市蚌埠大禹

陈化钢, 陈涵林

(1.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1603; 2.国网蚌埠供电公司,安徽 蚌埠) 233000)

禹会村与大禹治水

陈化钢1, 陈涵林2

(1.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1603; 2.国网蚌埠供电公司,安徽 蚌埠) 233000)

文章介绍了禹会村、禹墟及其与大禹治水的关系。

禹会村;禹墟;大禹治水

0 引 言

2006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大禹治水会诸侯的地方进行了5次规模性的考古发掘,获得了重大的科学成果,解决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大缺环,可谓之意义重大。本文介绍禹会村、禹墟及其与大禹治水的关系。

1 禹会村

禹会村俗称禹村岗或禹会(也有称禹帝庙、禹会古台的),位于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天河入淮口南边,村名在《汉书》就有记载,在几千年的岁月飘摇中延续至今。禹会村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会诸侯的地方,故而得名。

解放初期,禹会村隶属于凤阳县(滁县专区),后来划归怀远县(宿县专区、蚌埠专区),所属乡名曾多次变更,如花郢乡、上洪乡等,秦集乡等等,文革后属蚌埠市天河乡,2004年蚌埠市调整行政区划时,将原西区更名为禹会区,从而提升了禹会村的声望,扩大了禹会村的影响,增强了禹会村对海内外的吸引力。目前蚌埠市人民政府正精心规划禹会村的宏伟兰图,禹会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前程似景。

2 禹 墟

禹会村遗址一禹墟的标志如图1所示,它是淮河流域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也是国宝级遗址。其总面积约60×104m2.禹墟的称谓最早见于战国末的《吕氏春秋》,1800多年前应劭注解的《汉书地理志》亦称“禹所娶涂山,侯国也,有禹墟。”而禹墟之北的涂山在《竹书记年》、《尚书》、《左传》、《水经注》等多种古籍中都有述及。

禹墟是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0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标志如图2所示。

禹墟在地面上最明显的标志是村民统称的大庙岗,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它位于禹会村(前郢)南约500m处,呈南北长条形,占地面积约0.3km2.古时岗上原有1座大庙,地方志记载为“禹帝行祠。”该祠建于南宋宝祐6年(1258),民国年间倒塌和解放初期还有残缺的墙根 破碎的瓦片,后来由于修淮河河堤和新蚌-淮公路取土而削低了岗的高度变成光秃秃的大土堆,仅在土堆的东侧和北侧有20余座坟墓,南侧有2座碑。大约在20世纪末,在其上栽了很多的桃树,故有人称其为桃园。2007年由于考古的需要将桃树砍掉进行了挖掘,第5次发掘后又被平整为耕地,目前大土堆荡然无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2006年开始对禹墟进行短暂的试掘,2007-2011年进行了5次规模性的考古发掘,根据发掘的遗物和建筑,考古专家对禹墟进行了定性:

(1)大型礼仪性建筑基址。在大庙岗下面发现1处面积为2500m2的大型祭祀台基、大型祭祀沟、祭祀坑等,遗物排列有序,整齐画一的35个柱洞一字排开,可以推测它是竖立各个部族图腾旗帜的柱子。这些都显现出当时的祭祀规模、复杂的内容和形式等。

在遗物中还有陶器、石器、骨器等礼器,其中的陶器最多,如黑陶杯、夹砂陶器等等,在尧舜时期,烧陶就在民间兴起,舜就擅长烧陶、且小有名气。随着烧陶业的发展。在礼器中呈现各式各样的陶器,是很自然的,与当时的状况吻合。

(2)大型简易式工棚建筑。在大庙西的耕地下面发掘出临时性的居住建筑。这个临时性建筑一是供参加盟会活动人群暂住,作为遮风档雨的场所。二是可供筹备盟会的人临时居住,以利于工作。

由于禹墟的发掘具有重要意义(详见文[1]和文[2]),因此于2007年禹墟被列入国家文明探源工程,将对禹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3 大禹治水

3.1 背景

4000多年前常有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的情景。至于淮河,有天河、涡河、欠河等支流汇入,时间长了,出现淤积,导致“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当时,尧舜手下有一位治水的首领叫鲧,因此就派鲧进行治水,由于鲧采用了堵塞的方法,治了9年没有成效,反而淹没了许多村庄和田地,淹死了许多百姓,犯下了弥天大罪,最终被杀。其后舜派鲧的儿子禹治水,大禹采取了因势利导的方式,疏浚洪水,疏导了9条河道,修治了9个大湖,凿通了9条山脉,据传说,荆山和涂山就是为疏通淮河而凿开的。由于大禹的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最终战胜了洪水,消除了水患,大禹精神受到华夏子孙的称颂。据分析,大禹治水的成功,除了思路(一直为后人借鉴)正确,刻苦敬业外,还与当时的气候由暖湿变成冷干有关。

应当指出,在大禹治水期间,遇到了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根据当时的思想认识,于是召集各部落首领祭祀,各部落首领积极响应,“执玉帛者万国”,大家希望通过烧玉、烧帛等一系列活动,得到神灵的相助,来处理当时人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是“禹会诸侯”的缘由。

3.2 佐证

多年来,“禹会诸侯于涂山”之争一直没有停息,对涂山地望的考证,众说纷纭,有会稽说(绍兴),渝州说(重庆),濠州说(蚌埠怀远)、当涂说(马鞍山当涂),但一直缺少地下遗迹实物佐证。而禹墟的发掘成果是“涂山”地望最重要的考古学证据,其学术上的说服力是多种“涂山”说中最充分的。至此,“禹会诸侯”再不是传说,“禹会涂山”及“禹娶涂山”也不是空穴来风,“禹会诸侯于涂山”,因禹会村的发掘而得到落实,“禹会涂山”史存的疑团,因禹墟的发掘而一锤定音。

3.3 纪念

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娶涂山氏之女为妻,结婚第3天即离家去治水,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妻子生子启妻子整日思夫,抱子望夫,传说最后化成一块巨石,被称为“启母石”(俗称“石婆婆”),现在仍屹立在山中,常有人去参拜,庙会时人更多。

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相传汉高祖刘邦过涂山时命立禹庙,在蚌埠市怀远境内,在涂山上建有禹王庙,在荆山脚下修建了启王庙以及大禹塑像,县城内涡南内有禹王路,涡北有启王路,而每年农历3月28日的庙会是民间纪念大禹的重要日子 ,庙会非常壮观。“东方芭蕾”—花鼓灯一展风彩。据报导,从唐代开始就有这个庙会。

4 结束语

禹会村因大禹治水在该地会诸侯而得名,又因禹墟的发掘而扬名,禹会村受益于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减轻了洪水带来了灾害,但治水是系统工程,与科学技术水平、自然条件、经济实力等诸多因素有关,所以治水的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解放后1951-05月毛主席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为治理淮河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通过多年的治理,淮河的灾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可谓之淮河两岸鲜花开,百姓欢腾奔小康。

[1] 安徵省蚌埠市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蚌埠禹会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王勇勇.蚌埠禹会诸侯之地[Z].中国社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2013.

[3] 王吉怀,辛礼学.禹会遗址的发掘与发现考古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4,(3):177-183.

[4] 王吉怀,谢灵华.禹会村遗址发掘成果的考察与论证[J].蚌埠学院学报,2014,(6):174-181.

[5] 王吉怀.涂山:大禹治水之地[N].蚌埠日报,2015-03-03(5).

[6] 陈 瑶.大禹走下神坛[N].淮河晨刊,2013-12-19(2).

(责任编辑 胡 进)

Yuhui village and Yu water control

CHEN Hua-gang1, CHEN Han-lin2

(1.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 Power,Hefei 231603,China;2.State Grid Bengbu Power Supply Company,Bengbu 233000,China)

In this paper,relations between Yuhui Village,site of Yuhui Village and Yu water control are presented.

Yuhui Village; site of Yuhui Village;Yu water control

2015-05-30;

2015-06-05

陈化钢(1939-),男,安徽蚌埠禹会人,教授,编审,从事《高电压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10.3969/j.issn.1671-6221.2015.03.026

K878

A

1671-6221(2015)03-0083-04

猜你喜欢

蚌埠市蚌埠大禹
生态环境我们改变了什么?
净空
清纹雅韵
蝶舞
天镂
天下为家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小院系列之二
近现代蚌埠民族传统体育的流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