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宁:我们为何面对如此巨大的下行压力

2015-06-26宗和

齐鲁周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增长速度主导产业经济

宗和

国际经济环境面临艰难复苏,中国经济发展迎来新常态,新的实物消费热点很难出现,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5月29日,在国浩律师事务所举办的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资本市场”为主题的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邵宁畅谈了自己的观点。

国际经济发展环境不好不足以解释我们为什么会面对如此大的下行压力

这几年我们听到最多的想法,就是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下降,我们很多企业感觉压力很大。

这五年,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呈逐年下滑态势,2011年是9.2%,2012年是7.8%,2013年是7.7%,2014年是7.4%、2015年是5.3%。从今年短期的经济分析来看,实际印证了这个下滑形势,而且这一下滑的趋势还在持续。今年一季度的GDP是7%,去年全年是7.4%,其中规模增加值今年一季度是8.4%,去年全年是8.3%。

多少年来,我们的工业增长速度都没有低于过GDP的增长速度,都是工业走在前面,今年一季度工业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是很罕见的。这说明我们的工业在下行,并导致社会需求的下降。从第一个季度来看,这种状况仍然没有缓解。面对这样的局面,很多企业急切地想知道,前几年我们那么快的增速,为何会有那么大的下行压力?这个下行的趋势是怎么造成的?这个下行的周期有多长,是三年还是五年?三五年之后会不会出现新的高增长?

前几年国内有个说法,国内的经济困难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外部环境不好造成的,这个说法也对,但影响可能没有这么大。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2.6%,比2013年加快了0.1%,其中发达国家增加0.6%,加快了0.4%,发展中国家增长4.3%,比上年减少0.5%。去年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要好,而且世界经济下一步的发展走势将由发达国家的经济走势决定,原因有二:一是由发达国家经济所占份额决定的;二是因为发达国家是科技产业发展的主力。

下一步世界经济走势有两个共同点,一是这些国家的经济正努力从上次危机走向复苏,自上次世界金融危机给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重创以后,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调整,目前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国家2012年至2014年的经济形势已有好转,特别是欧元区由负转正的消息更是令人振奋。这说明世界经济在欧元区的复苏是很明显的。二是发达国家处于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前沿,科技革命会催生出一代全新的产业,进而使这些国家进入到一个较为繁荣的发展期。如果没有新的科技,对发达国家的经济来讲,一般只能保持在一个低速增长的水平上。

总体而言,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过程中,尤其是美国和欧洲,2015年的经济增长会好于2014年,预测今年经济增长3%,联合国的预测是3.1%。我们今年面对的外部环境将会有所改善。这个结论说明,仅以国际经济发展环境不好是不足以解释我们国家为什么会面对如此大的下行压力,我们自己的问题需要在我们自身找答案。

低成本优势正被透支,新的实物消费热点很难出现

所谓新常态是与原常态相比较而言的。在原常态下,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期,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是10%。这么大的经济体,三十年以10%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这个高增长能不能维持?这个模式是否可以持续?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增长三十年,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

第一个是相对较低的成本,尤其是人员成本与环境成本。第二是高储蓄率。第三个是国外技术来源。第四是产品短缺带来的规模效应。

这四个因素中除了高储蓄率,实际都是后发因素,这四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恰恰构成了制造业发展的条件。所以在中国前三十年的高增长时期,中国制造业主导了产业发展的基本循环。第一是收入提高。第二是国内储蓄和国外技术相结合,马上形成新的产业。第三是依靠广大的国内市场,我们的企业可以发展得很大。第四是一旦国内市场饱和,我们的企业就开始外向型发展,利用我们的低成本优势,占领国际市场。这就是我们前三十年主导产业发展的基本循环。

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三十年里,我们的主导产业经历四波发展浪潮。

第一波的主导产业是轻纺工业。第二波的主导产业是家电工业。第三波的主导产业是基础设施建设。第四波的主导产业是住房和汽车产业。

在三十年的高增长过程中,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周期。其中三次因为经济增长偏低,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措施。第一次是1989年,当时是家电需求之后,没有新的消费热点群出现;第二次是1998年,住房和汽车市场还没有形成,且又遇到亚洲金融危机;第三次是2008年,遭遇世界金融危机的时候。这三次我们国家采取的措施都是财政扩大支出,投资基础设施,带动经济增长。

我们简单地把中国三十年高增长的产业回顾一下。

第一,经济增长的内涵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三十年的高增长,不是在一个产业平面上的增长,这三十年我们的主导产业上了好几个台阶,结构升级是原因,经济增长是结果。如果中国的经济结构升级在某个环节停住,比如说家电产业之后没有出现新的产业,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早就停滞了,没有新的产业发展,就没有新的增长。今后若干年,我们要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的增长,要做到让中国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没有升级,就做不到持续增长。

第二,中国经济这三十年的高增长是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一方面是市场扩张很快,国内市场是一个消费热点接着一个消费热点。这一波一波的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是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我们有低成本的优势,所以我们会很容易的把别的国家的企业挤垮。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这三十年高增长时期,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我们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产业的发展很快。只要国内市场一形成,国外的技术和国内资金就会马上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市场在前面带动,新产业在后面支撑,中国经济自然会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前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是相对容易的,因为这三十年我们一直处在追随和赶超的过程中。我们在模仿别人怎么做,我们在享受别人的现代发展,所以我们没走弯路。我们从国外引进技术不用承担自主研发的时间过程,便能形成我们的竞争力。

当然,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是低成本的,而且一个大国不可能靠别人的技术实现自己的现代化。

我们原有的常态是高增长的模式,这个高增长只是阶段性的,是一个不可持续的过程,在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年高增长之后,目前我们几个重要的支撑性因素正在发展变化。

第一,中国的要素成本在快速上升,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拐点是人的成本的上升。第二,我们的外部技术来源出现问题。前三十年中国的产业发展技术来源主要是靠引进技术。现在中国企业需要购买的技术,往往是国外企业正在使用的技术,而国外企业是不愿意把正在使用的技术卖给我们的,所以现在中国购买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

第三,市场方向也在出现变化。当一个国家的消费结构达到汽车、住房这个层次之后我们再往后看,后面实物性的消费热点似乎就没有了。

我们前三十年的发展就是靠着实物消费,一波接着一波的消费支撑的。国内消费是经济增长非常强的刺激因素,所以以前我们一波一波的排放式的消费带动经济的情况将不会再现。有回报的投资机会减少,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呢?它会使政府起动内需政策的空间变小,如果你投的项目有回报,可以用银行的资金去投,如果你投的项目是没回报的,只能用财政性的资金或财政支出或财政借债。所以到时候当经济增长速度偏低的时候,政府就需要加大刺激内需的力度。

这些变化,即成本上升、技术来源出现问题、市场方向出现问题,都是使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问题,我们存在着一个内在的下行压力市场,这些变化都是经济增长下行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不是短期的问题,是阶段性的问题,而且是不可逆的。这实际是中国经济现在面对一个阶段性的变化,这个阶段性的变化结论是高增长时期就要结束。

新常态下,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过去中国经济高增长靠的是低成本优势,现在这个优势被削弱了,说明中国在发展,这个转折是迟早要来的,或者说我们以往对经济发展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转折尽快到来。或者,这恰恰是我们追求的,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国仍具有一些新的比较优势,这是我们需要看到的。

第一,中国的资金充裕,所以在今后一个阶段,从资金的角度讲,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资金是充足的。中国可能缺技术,但不缺资金,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有钱,这和我们民族的特征有关系。

第二,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仍然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地。第三,中国的成本优势削弱。这是和更穷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名次上相比的,而在这个产业层次之上,我们的对手就不是这些更穷的国家,而是发达国家。关键是我们在什么产业层次上跟谁比,比如说我们跟越南比,我们的成本就比不过它,我们在这个层次之上,进入新的更高层次的技术领域,那我们的对手就不是越南企业,而是欧洲的企业。我们跟他们比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第四,中国的阶段性转折是在国际形势不好的背景下开始的。相对于中国企业,国外的企业难度更大,这是给中国企业的机会。现在我们与外国企业谈判不单单是谈买技术的问题了,还包括它的品牌和渠道,这也是中国企业现在阶段通过并购等形式去世界各地取得我们所需资源的机会。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今后我们还将面对着更大的挑战。持续、长期的稳定发展在于结构升级,而结构升级在于创新,面对这两个问题,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需要做一下研究。对于政府来讲需要做三件事,第一是运用好基础设施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第二是动用一切资源手段,促进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第三是妥善创建好制造业过剩的生产能力。

猜你喜欢

增长速度主导产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主导产业
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势性变化的分析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