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理想而教育

2015-06-26何洋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雷夫理想教育

何洋

摘要:雷夫作为美国平凡而又杰出的小学教师的代表,其对教育的热爱和卓越的教育观念为世界教育工作者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对雷夫的著作和雷夫来华的报告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概括了雷夫“为理想而教育”的教育观。

关键词:雷夫;教育;理想

中图分类号:G4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276-01

初次听闻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puith)这个名字,是在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点燃孩子的热情》这部著作后,这位杰出而又平凡的美国小学教师通过该书记录了自己真实的从教经历和感受。雷夫老师一直坚守在第56号教室,他印证了平凡的小人物也能创造奇迹的事实,培养出了大批出身移民家庭,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普林斯顿等美国一流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雷夫老师曾多次被授予“全美最佳教师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获得“国家艺术奖章”的教师,被英国女王授予M.B.E勋章。他的教育观念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什么样的教育观成功塑造了雷夫这样一位好老师,并获得如此多的殊荣?他是通过怎样的教育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创造了奇迹?这无疑是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的。

中國未来学校研究中心主任李茂最早将雷夫的故事翻译成中文,他认为雷夫不但是美国教师的代表,更是卓越教师的代表,因为它是在为理想而教育。雷夫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无捷径,并在与中国教师的探讨中阐述了自己认为教育的真谛是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如他在自己的书中所言“假如你命该扫街,就扫得有模有样,如米开朗琪罗在画画,如莎士比亚在写诗,如贝多芬在作曲。[1]那么雷夫的这种“为理想而教育”的教育观是如何体现的呢?

一、美好教育的期待

雷夫曾说过,我们应该把学校变成令人激动、令人向往的地方。在雷夫所做的报告中,他多次提到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教育心,这颗心是爱学生的心,爱教育的心,为教育而达到美好状态的一颗赋有理想的心。雷夫在来华所做的两次报告中,多次提到自己是如何失败,如何无计可施,但这些都没有颠覆他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正是这样的心态决定了雷夫在第56号这样一个小教室里,面对着家庭困难的移民子女,克服了各样的困难和挑战,28年坚守这间教室,成功教育了一片又一批五年级的孩子们。雷夫认为,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针对阅读、数学、历史还是经济学哪门学科,老师对学生的期许不是他们在考试中得第一名,而是应该保持一种不同于平庸徐盛的特请来追求知识的深度。[2]雷夫说:“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用‘信任取代害怕,老师是孩子们可值得信赖的依靠,我们必须保持好的行为,一定要先克制自己的行为。”[3]学生看到老师努力的工作,自己就会耳濡目染的得到一些正面的影响,学生对老师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和学习态度的模仿。

二、人格品性是教育的本质

雷夫深信:着力培养孩子的品格,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人生中的重要问题不会被考试或是检验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品格,诚信,道德或者胸襟都是教育最根本的保障,并能够在教育中让孩子们的人格得到尊重和欣赏。正是这样的教育价值观,使那些从第56号教室走出的学生不但成绩优秀,而且诚实善良。雷夫也坦言: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教的好的,但是老师应该努力去教,正如同医生应尽全力去抢救每个病人的生命一样。在他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拯救学生的灵魂不是我的职责,我的职责是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拯救自己的灵魂。”[4]雷夫称,要多给每个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让他们的成长有良好的环境,并提供合适的帮助,让学生们自己去成长去发现,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一样的服务。

三、教育的真谛:为理想而教育

雷夫的教育观念主张,当一个孩子走进学校后,并不以为着他们接受教育,而是只有当他们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这种教育不是强迫式的,不是对学生天性的抹杀,而是自然而然将读书,学习视为一种习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是他们对学习保持一种持续而又稳定的精神饥饿感,不断用“爱”去丰富孩子们的精神,引导孩子们从平凡走向卓越。

雷夫老师的教育观念广大教育工作者体会到,想要达到高标准的教育,应该以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反馈为先决条件,教师以爱之名去发挥教育中的智慧,真正的尊重学生,努力营造班级生活,实现知识与道德双侧面的建设,真正使教育达到理想的和最美好的境界,让孩子们由内而外的去爱学,去发现,并能重新找回坚持与希望的理由,而这些是与社会体制和考试成绩等标签无关的。雷夫的教育观念渗透了文化艺术与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气息,以爱之名展示了教育的真谛。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3]雷夫·艾斯奎斯.成功无捷径[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2][4]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166,序言.

[5]黄万飞.卓越不止于成功:解读雷夫的教育理念[J].班主任,2012(11).

[6]谢凡,曾国华.学习雷夫好榜样——美国《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首次访华带给我们的思考[J].教育现场,2012(4).

[7]孙明霞.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教育心——雷夫·艾斯奎斯带给我们的思考[J].今日教育,2012(09).

猜你喜欢

雷夫理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头发着了火的老师
百龄坛特醇雷夫系列限量版炫目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