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的调查分析
2015-06-26刘兆延范洋洋王可心
刘兆延 范洋洋 王可心
摘要:为了了解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的状况,采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对某高校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为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总分、终极公正、内在不公正在性别、独生子女与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内在公正在性别、独生子女与否上、年级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259-01
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Lemer首次提出了“公正世界信念”的概念并在1966年和他的同事共同建立了“公正世界”理论。Lemer(1978)将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作出归纳:“个体需要相信在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中,人们一般都得到他们所应得的。世界是公正的,这一信念使得人们能够将他们所处的物质和社会环境看作是稳定而有序的。没有这种信念,个体很难投入到对长期目标的追求中,甚至无法按照社会规范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由于公正世界信念对个体而言具有重要的适应性功能,因此人们很不情愿放弃这种信念,而且如果有证据证明世界并不公正时,人们会感到非常困扰。自20世纪60年代,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就开始在美国兴起,至今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全面的理论体系。然而就目前有关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对象而言,被试多来自于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对东方被试的研究极少。杜建政等人曾以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了一套公正世界信念量表,结果发现,与西方人单一维度的公正世界信念不同,中国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可分为三个维度,即终极公正、内在不公正和内在公正。
在我国的方针政策越来越注重公平的历史时期,对公正世界信念进行研究无疑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而一个大学生的公正世界观念对其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因此,调查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状况,为教育系统设置合理的课程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某高校大学生为被试,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为93%,其中男生85人,女生101人;獨生子女67人,非独生子女119人;低年级(大一、大二)学生114人,高年级(大三、大四)学生72人。
(二)研究工具采用杜建政等(2008)编制的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包括三个维度即终极公正、内在不公正和内在公正,共19个项目,采用利克特5点计分,分值越高说明被测者公正世界信念越高,该问卷α系数为0.808,各分量表的α系数也均在0.640以上,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公正世界信念在性别、独生子女、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一)公正世界信念在性别上的差异
数据表明,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总分(T=-3.246,P<0.01)、终极公正(T=-3.375,P<0.01)、内在不公正(T=-1.979,P<0.05)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高于男生;内在公正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0.847,P>0.05)。
(二)公正世界信念在独生子女与否上的差异
数据表明,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总分(T=-3.107,P<0.01)、终极公正(T=-3.383,P<0.01)、内在不公正(T=-2.499,P<0.05)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非独生子女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内在公正在独生女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0.408,P>0.05)。
(三)公正世界信念在年级上的差异
数据表明,公正世界信念总分以及各个维度上均不存显著的年级差异(T=0.621,P>0.05)。
三、结论与讨论
公正世界信念总分以及终极公正和内在不公正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刘长江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社会化程度上,男生高于女生,他们比女生更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在终极公正和内在不公正维度上,女生得分均明显高于男生,说明女生更多的认为这个世界上虽然很多现象是不公正的,但是最终都会回归到公正的状态。相比之下,男生更容易对这个社会的不公正现象义愤填膺,会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和政治事件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对于政治事件的关心程度和敏感度较低。
非独生子女公正世界信念、终极公正、内在不公正得分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且差异显著这与任楠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样本的选取不够广泛,缺乏代表性,另一方面可能与家庭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能够学会与其他兄弟姐们分享资源,更多的学会与人相处,因此在社会上与人共享资源时,能够较好的处理,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人分享的意识较差,在社会上与人共享资源时,不再享受在家庭中自己可以独享的优待,同时缺乏处理能力,因此,内心可能会较多的感到不公平。
最后,在年级变量上,高年级的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得分略低于低年级学生,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还未走向社会,在大学阶段接触到的环境相对稳定,身边的人和事没有很大变化,对于世界公正的认识也不会因此而有很大改变,因此不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7:249-251,299-301.
[2]杜建政,祝振兵.公正世界信念:概念、测量、及研究热点[J].心理科学进展,2007,02:373-378
[3]任楠.中国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9
[4]刘长江,殷晓菲,赵然.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发展特点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