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中部地区粮食安全水平及其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评价

2015-06-26姚成胜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昌33003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昌3300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年6期
关键词:消费量粮食消费

姚成胜,黄 琳,吕 晞(.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昌33003;.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昌3300)

中国中部地区粮食安全水平及其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评价

姚成胜1,黄 琳2,吕 晞1
(1.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昌330031;2.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昌330022)

中部地区是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其产量约占全国的1/3。根据中部地区的实际,提出了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的概念,并定量确定了当中部地区粮食自给率达到112%时才能实现该地区的粮食安全。通过构建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和粮食安全保障系数,定量评价了1991—2011年期间中部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平均值为1.016,表明研究期内中部地区整体处于粮食安全状态,但仍有7个年份该指标值低于1,表明在这些时期该区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除2003年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保障系数小于0外,其他年份均大于0,研究期内该系数的平均值为0.12,表明1991—2011年中部地区不但维护了自身的粮食安全,且每年至少能够提供1 763万t以上的粮食以保障中国其他区域的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粮食保障能力;粮食消费;中部地区

0 引言

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稳定和发展的基础[1]。H.C.J.Godfray等指出,持续的人口增加和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增长意味着至少在今后的40 a内,全球的粮食需求将不断增长;另外,工业化和城市化在水土、能源等多方面与农业展开激烈竞争,将显著地降低粮食生产的水平[2]。可见,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最新的一项报告指出,2010—2012年全球大约有8.7亿人口仍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处于饥饿状态人口的比例也相当高,这些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数量约为8.5亿,略低于世界总人口的15%[3]。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土资源占有量少,粮食供求关系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1,4]。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的中部地区具有优越的粮食生产条件,历来就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中部地区占了5个(山西除外),2013年其粮食总产量达17 849.2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9.65%,左右着国家粮食安全。为此,国家在2009年底通过的《促进中部崛起规划》中明确指出,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加强对基地的建设是中部崛起的首要内容。评价中部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对于更好地建设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和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粮食安全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区域乃至全国粮食安全的时空格局变化等方面。对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对粮食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5-6];对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则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农业政策、气候变化等因素都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原因[7-8];而对粮食安全时空格局变化的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差异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传统的“南粮北调”格局已明显变成了“北粮南调”的生产格局,粮食生产的重心不断北进西移,粮食主产区越来越多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任务[9-12]。然而,如何合理评价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及其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等一系列问题仍涉及较少。为此,本研究提出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并对中部地区1991—2011年的粮食安全水平及其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行科学评价。

1 粮食安全概念和评价标准

1.1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状况

1978以来,中部地区粮食总产量及其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情况(图1)显示,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呈现出波动增长趋势,其总产量由1978年的9 226.2万t增长到2011年的17 251.70万t,增长了86.99%,年均增长1.91%。与此对应,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也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1978—2011年其平均值为30.37%,其中1991年最低,为27.81%,2007年最高,达32.20%。

1.2 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的概念及标准的确定

在评价和考核粮食安全问题时,发展中国家更关注粮食生产、消费与储备、粮食贸易与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等相关指标[13-14]。虽然这些指标都用于评价中国的粮食安全,但应用最多的是粮食自给率,而且较多学者把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的标准[10]。对于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基地来讲,即使其自给率达到95%也不算是实现了粮食安全。因此,中部地区粮食安全概念和标准自然不同于国内普遍界定的粮食安全概念和标准。鉴于此,借鉴马树庆等[15]的成果,本研究认为,中部地区粮食安全是指具有较强的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不仅能够满足本区域的粮食需求,而且也能够有效满足国内、国际市场对本区域粮食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能够在保持国家粮食市场供求动态平衡和稳定国家粮食市场价格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部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把本区域粮食安全作为当地经济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条件,是维护本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条件下的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

图1 1978—2011年中部地区粮食总产量及其占全国粮食产量比重Fig.1 Total grain output in Central China and its ratio of China’s grain output from 1978 to 2011

那么从粮食自给率这一角度来看,中部地区要达到多少才算实现了其自身粮食安全?《促进中部崛起规划》明确指出,必须着力把中部地区打造成为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基地,到2020年使其粮食产量达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然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目标是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那么自然也应该保障全国1/3人口的粮食安全,也就是说当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总量占保证全国1/3人口粮食安全消费量比重的95%时,才算实现了其粮食安全的发展目标。因此,可以根据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目标和保障全国1/3人口的粮食安全这2个指标确定中部地区实现粮食安全应达到的粮食自给率标准。

设中国的总人口为T,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为A,中部地区的总人口为P,中部地区粮食总产量为Q,那么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目标须满足:

其中,P'为中部地区以外的人口,且有:

由式(1)变换得到:

将式(3)两边同时除以P×A得到:

式中:P×A为在人均粮食占有量为A的水平下满足中部地区自身人口粮食安全水平的粮食消费量;Q/(P×A)为建设中部粮食安全保障基地所应达到的粮食自给率。

根据1978—2011年中部地区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分析,1981年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比重最低(27.80%),1991年最高(28.49%);可见,34年来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都较为稳定,平均为28.22%。以此为依据,根据式(2)可知,中部地区除满足本地区人口的粮食安全外,还需保障区外约占全国总人口5.11%比重人口的粮食安全。为此,将式(4)变换得到中部地区实现其粮食安全目标的粮食自给率为:

据此,本研究将112%的粮食自给率设定为中部地区实现粮食安全的标准,依据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和粮食消费量的比值,来评价其粮食安全水平。

2 中部地区粮食安全水平评价

2.1 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的构建

根据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目标,构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S来反映中部地区粮食安全水平,其表达式为:

式中:C为中部地区粮食消费总量,C=P×A。可以看出,当S≥1时,中部地区处于粮食安全状态,其值越大则安全水平越高;当S<1时,则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其值越小则安全水平越低。

2.2 中部地区粮食消费总量的计算方法

由公式(6)可知,确定S值的关键是中部地区粮食消费总量C。实践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满足人们粮食消费的需求,A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变量,难以采用公式C=P×A来计算粮食消费总量。为此,分别对中部地区的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和粮食损耗五大类粮食消费量进行估算[16],然后加总得到中部地区粮食消费总量。

2.2.1 口粮消费量的估算。在全国统计资料中并没有对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的直接统计。因此,依据中部六省统计年鉴中“城乡居民主要农产品购买和消费数量”计算得到中部六省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口粮的消费量,将二者相加,即得到中部六省的口粮消费总量。由于缺乏城乡居民在外就餐的口粮消费量,据肖国安[16]研究,城镇和农村居民在在外就餐的用粮分别约占12%,4%。按此标准,将城乡居民在外就餐的用粮加入计算。需要指出的是,统计年鉴中的粮食总产量和农村居民的粮食消费量是原粮形态,而城镇居民的粮食购买量是成品粮形态[17],因此,应按照0.85的通用折算系数[18]将原粮转化为成品粮后才能进行分析与比较。

2.2.2 饲料粮的估算。饲料粮消费量是指为生产肉、奶、蛋等各种畜禽产品和水产品而消耗的粮食总量。为估算间接粮食消费量,必须确定料肉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中部地区的实际生产情况,参照肖国安[16]、胡小平等[19]、李鹏等[20]的研究成果,将各类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按照通行的标准系数进行折算,其中猪肉为4.3∶1,禽肉2.7∶1,蛋类2.7∶1,牛羊肉2∶1,奶产品0.3∶1,水产品0.4∶1。据隆国强[21]研究,饲料粮在中国饲料生产总量当中约占74%。因此,按照所计算的饲料粮总量,再乘以0.74得出实际饲料粮数量。肉、奶、蛋、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于1992—2012年中部六省统计年鉴。

2.2.3 工业用粮的估算。工业用粮指以粮食作为主要原料或辅料的生产行业,主要包括食品、酿酒、化工、酒精、医药、淀粉等行业,不包括饲料行业。各种酒类、酒精、味精是工业用粮的主体[16],依据相关统计年鉴中白酒、啤酒、酒精、味精的产量,再乘以相应的折粮系数,可以得到工业用粮总量。其中,白酒、啤酒、酒精、味精历年产量数据来自于《中国酿酒工业年鉴》(2000—2012 年)和《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2—2012年),其对应的折粮系数分别为1∶2.3,1∶0.172,1∶3.0和1∶24[16]。

2.2.4 种子用粮的估算。在农业科学技术较为稳定的条件下,种子用粮数量一般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成正比[19]。因此,依据中部六省历年各类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单位播种面积的种子用粮数量(其中,稻谷、玉米、小麦、大豆和其他粮食作物分别为75,75,150,75,225 kg/hm2[16]),经计算加总得到中部地区种子用粮数量。

2.2.5 粮食损耗的估算。粮食损耗是指粮食在存储和运营过程中由于设备和管理手段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粮食损失。程国强等[22]参照印度粮食运营和库存期4%的损耗率,对中国的粮食产量损失率进行估算;肖国安[16]则认为,中国的粮食损耗率约为2%;而郭书田则认为中国粮食损耗率约为0.7%[23]。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4%的粮食损耗率较高,而0.7%的损耗率又明显偏低,因此,按照2%的粮食损耗率进行计算。

2.3 研究结果及分析

2.3.1 中部地区各类粮食消费分析与评价。按照五大类粮食消费的估算方法,计算得到1991—2011年中部地区各类粮食总消费量(表1)。在各类粮食消费中,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用粮是粮食消费的主体,而种子用粮和粮食损耗在粮食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小。口粮消费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其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91年的70.42%稳步下降到2011年的34.77%,降幅达50.62%;与口粮变化情况相似的是种子用粮,其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由3.65%下降到2.30%。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则呈显著上升趋势,二者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由1991年的19.01%,4.03%上升到2011年的41.32%,19.30%,升幅分别达117.35%,317.14%。2005年饲料用粮达5 952.25万t,首次超过口粮的消费量,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粮食消费主体;同时,工业用粮也迈上千万t的行列;2008年工业用粮达2 192.93万t,迈入2 000万 t行列。饲料用粮的年均增长速度达5.76%,工业用粮年均增长速度达9.26%。中部地区粮食消费总量快速增长的动力在于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可以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部地区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持续增长乃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改变其粮食消费结构,影响其对全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其原因在于:第一,肉、奶、蛋等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具有较大的需求弹性,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将持续增长,从而推动生产的不断增长;尤其是当前中部地区人均年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消费量非常低,增长空间很大。以中部地区的肉类消费为例,2013年中部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年人均肉类产品消费量分别为23.76,12.83 kg,相比之下,中国台湾地区年人均肉类消费量在1970年就达到25 kg的水平,1990年则高达62 kg[24]。因此,今后一段时间中部地区饲料粮用量的增长乃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二,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工业用粮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并产生了工业发展与人争粮的情况。为协调口粮和工业用粮的平衡,国家已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政策[19]。相比之下,1991—2011年中部地区工业用粮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26%,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1.78倍,为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增长速度的3.59倍。可见,中部地区工业用粮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其自身的粮食安全及其对全国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表1 1991—2011年中部地区各类粮食消费情况及粮食消费总量 万tTab.1 The different type and total grain consumption in Central China from 1991 to 2011

2.3.2 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变化分析。根据式(6)计算得到1991—2011年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S)的变化情况(图2)。1991—2011年中部地区S平均值为1.016,表明这一时段中部地区整体上处于安全状态,其中S值在1992年最大,为1.078,2003年最低,为0.871;S值低于1的有7个年份,分别是1998年及2000—2005年,表明在这7年间中部地区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从图2还可以看出,S的变化大体上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1—2003年,综合指数S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S最高值为1992年的1.078,最低值为2003年的0.871。中部地区粮食消费总量不断增长,但粮食生产则因政府实施粮食价格改革、定购粮制度建设以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等一系列因素而产生波动,导致S值呈现出不断波动下降的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粮食连年丰收,导致农民卖粮困难,政府粮食收购的财政压力加大,“打白条”现象日益严重,种粮效益不断下降,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下降,从而导致1997年后中部地区粮食安全水平快速下降[25]。第二阶段为2004—2011年,综合指数S呈现出稳中上升的发展趋势,由2004年的0.998较为平稳地上升到2011年的1.036,粮食安全水平在平稳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其主要原因是,2003年粮食危机之后,中国对粮食生产倍加重视,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集中在农业与农村问题上,并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实施种粮直补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24];另外,2003年以后中部地区作为中国粮食生产基地的地位得到了国家和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的重视,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和2010年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的《促进中部崛起规划》都明确提出了建设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基地的发展目标,这一政策的实施使中部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图2 1991—2011年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变化Fig.2 Change of S value in Central China from 1991 to 2011

3 中部地区粮食保障水平分析与评价

为定量评价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构建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保障系数(F)以反映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大小。对此,进行如下假设:第一,不考虑粮食库存量增减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影响;第二,假设中部地区是封闭性区域,即不存在粮食的进出口状况。在以上假设前提下,中部地区粮食消费需求均来自粮食生产,当粮食总产量大于粮食消费总量时,中部地区不但能够保证本地区的粮食需求,还能为中部以外区域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也就是说中部地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反之,则认为中部地区粮食生产不但无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自身还有部分粮食需求得不到满足,可以得到F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Q为中部地区粮食总产量;C为中部地区粮食总消费量。式(7)的理论意义为,中部地区每年在满足其本身粮食需求的基础上,其粮食总产量中有多大比例的粮食可以用来满足中部以外区域的粮食安全。从理论上讲,F的取值范围为(-∞,+∞),当某一地区粮食总供给很小,而粮食消费量很大时,F→-∞;反之,F→+∞。然而,进一步分析可知,当F>0时,表明某一地区不但能够满足本地区所有粮食需求,还有一定比例的粮食可以为区外提供保障,F越大表明该地区对区外的粮食保障能力越强;当F<0时,表明某一地区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区域粮食安全的需求,F越小表明该地区将会有更多的粮食需求需要从外界进口。F=0时,表明某一区域的粮食产量刚好满足本区域的需求。

对中部地区1991—2011年历年粮食总产量和粮食消费总量的计算得到F值变化情况(图3)。只有2003年的F值小于0,而其他年份都大于0,平均值为0.120。1991—2011年,中部地区粮食年均产量Q为14 688.41 万t,结合式(7)计算得到(Q-C)的年平均值为1 763 万t。这表明中部地区每年至少可以提供1 763万t粮食用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从图3还可以看出,1991—2011年期间,中部地区F值变化可以明显地划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1—2003年,中部地区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呈显著波动下降趋势,而这一阶段又以1999年为节点分为2个部分:①1991—1999年,粮食安全保障指数呈现波动变化状态。中部地区粮食总产量由12 106.05万t增长到14 923.08万t,增长了2 817.03 万t,年均增长速度为2.65%;而粮食消费总量则由10 550.18万t上升到13 020.75万t,增长了2 470.57万t,年均增长速度为2.66%。这一阶段粮食生产总量增长速度和粮食消费总量增长速度基本相当,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呈明显波动趋势,F始终在[0.10,0.17]的区间范围内。② 1999—2003年,粮食安全保障指数 F由1999年的0.127快速下降到2003年的-0.025。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粮食连年丰收,出现了粮食供大于求和市场上卖粮难的局面,政府收购粮食压力不断加大;在此期间国家财政不充裕,在收购粮食过程中“打白条”现象突出,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导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断缩小[24],中部地区粮食总产量由14 923.08 万t下降到12 557.19万t,降幅达15.85%,年均降速为4.22%;而在此期间粮食消费量由1999年的13 020.75 万t呈波动状态变化到2003年的12 866.47万t,降幅仅为1.18%,年均降速仅为0.3%。由于粮食消费量的降幅和降速要远低于粮食产量的降幅和降速,这一时期中部地区所能保障区外粮食安全的能力不断下降。据图3可知,2003年F值为-0.025,其所表达的意义是该年中部地区所生产的粮食无法完全满足其自身的需求,需要从区外进口相当于其自身产量2.5%的粮食,才能满足本区域所有粮食需求。因此,2003年中部地区不但没有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反而增加了国家的负担。第二阶段为2004—2011年,中部地区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F值由2004年的0.10快速上升到2011年的0.16。2004—2011年间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集中在“三农”问题上,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极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中部地区粮食产量从2004年的13 227.98万t上升到2011年的17 251.70万 t,增长了 4 694.51万 t,年均增速为5.92%;而在此期间粮食消费量虽然也有所增长,但粮食消费总量仅由2004年的12 866.47万t上升到2011年的14 868.13万t,增长1 640.15万t,年均增速仅为1.68%;粮食产量增速远高于粮食消费的增速,导致了这一时期粮食保障指数不断升高。

图3 1991—2011年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保障系数变化Fig.3 Change of Fvalue in Central China from 1991to2011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通过对中部地区粮食安全概念的界定,确定了当中部地区粮食自给率达到112%才算实现了粮食安全。根据这一标准,构建了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S)和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保障系数(F),并对其1991—2011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

1991—2011年,中部地区口粮消费量不断下降,而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则快速上升,饲料粮已成为目前的最大粮食消费部分。今后一段时间,由于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和粮食工业的发展,饲料粮和工业用粮仍将持续上升,并将对中部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产生重要影响。1991—2011年,中部地区有7年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S<1),有14年处于粮食安全状态(S≥1)。其所揭示的意义是,有7年中部地区的粮食自给率没有达到112%,未能实现《中部崛起规划》中所确定的粮食安全保障基地的建设目标,而其他14年则实现了这一建设目标。S<1表明中部地区粮食自给率未达到112%, ,而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但这不意味着中部地区没有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从理论上讲,如果中部地区不是粮食安全保障基地,那么只要其粮食自给率达到95%即实现了自身的粮食安全;当其自给率超过95%时,即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只有当粮食安全保障系数F<0时才表明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小于其粮食消费量,无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而研究期内,只有2003年的F<0。

4.2 讨论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基地,承担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但却牺牲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机会[26]。为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国家和中部各省都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如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等发展战略。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耕地和水资源将不断转向非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将导致耕地和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2,6]。因此,在持续推进中部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提升其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是中部崛起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以GDP为主的考核体系当中,地方政府更多地倾向于发展工业和城市。为提高农民家庭收入,农村青壮年会不断涌向城市,从而导致农业劳动力妇女化和老弱化,威胁国家粮食安全[26]。粮食生产政策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影响显著,针对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如何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业发展政策,以优化农业生产条件,调动当地政府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实现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

国家发改委制定了《促进中部崛起规划》,确定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必须达到全国生产总量的1/3,以实现建设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基地的发展目标。然而,中国当前实行的是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并不存在一个跨区域的综合部门来督促中部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因此,由什么部门来督促和考核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基地的发展目标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

[1] 殷培红,方修琦,马玉玲,等.21世纪初中国粮食短缺地区的空间格局和区域差异[J].地理科学,2007,27 (4):463-472.

[2] Godfray H C J,Beddington J R,Crute L R,et al.Food Security:The Challenge of Feeding 9 Billion People[J].Science,2010,327(5967):812-818.

[3] FAO.The State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World 2012:Economic Growth is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to Accelerate Reduction of Hunger and Malnutrition[R].Rome:FAO,2012:3-8.

[4] , , .影响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1):125-131.

[5] 张海峰,刘林山,王有宁,等.青藏高原东北部互助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2):95-100.

[6] 闫慧敏,刘纪远,黄河清,等.城市化和退耕还林草对中国耕地生产力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2,67(5):579 -588.

[7] 宋小青,欧阳竹.1999—2007年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2,67(6):793-803.

[8] Khan S,Hanjra M A,Mu J X.Water Management and Crop Production for Food Security in China:A Review [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09,96(3):349 -360.

[9] 王介勇,刘彦随.1990年至2005年中国粮食产粮重心演进格局及其驱动机制[J].资源科学,2009,31(7): 1188-1194.

[10] 殷培红,方修琦,田青,等.21世纪初中国主要余粮区空间格局特征[J].地理学报,2006,61(2):190-198.

[11] 文琦,赵亮.1978—2011年宁夏粮食产量重心移动轨迹及其驱动机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 99-102.

[12] 李治国,张竟竟,郭志富.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河南省粮食安全状况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 (2):141-145.

[13] 陆慧.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J].对外经贸实务,2008(3):35-38.

[14] 刘晓梅.关于我国根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财贸经济,2004(9):56-61.

[15] 马树庆,王琪.区域粮食安全的内涵、评估方法及保障措施[J].资源科学,2010,32(1):35-41.

[16] 肖国安.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求预测[J].中国农村经济,2002(7):9-14.

[17] 封志明,史登峰.近20年来中国食物消费变化与膳食营养状况评价[J].资源科学,2006,28(1):2-8.

[18] 姚成胜,朱鹤健.区域主要食物资源安全评价及其安全对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5):832-840.

[19] 胡小平,郭晓慧.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分析及预测——基于营养标准的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0 (6):4-15.

[20] 李鹏,谭向勇,王玉斌.从食物保障状况看中国当前粮食安全[J].中国农村经济,2005(6):4-10.

[21] 隆国强.大国开放中的粮食流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105-108.

[22] 程国强,陈良彪.中国粮食需求的长期趋势[J].中国农村观察,1998(11):1-6,11.

[23] 郭书田.粮食供求变动及前景[M]//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粮食安全问题.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4] 黄季焜.社会发展、城市化和食物消费[J].中国社会科学,1999(4):102-116.

[25] 姚成胜,汪莹.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性的成因及其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4):400 -404.

[26] 李小建.中国中部农区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7-110.

Evaluation on Central China’s Food Security Situation and Its Guarantee Ability to China

Yao Chengsheng1,Huang Lin2,Lyu Xi1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2.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China)

Central China is the food security bases in China,it contributes greatly to food security of the whole country.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Central China,the concept of food security in Central China is proposed,and it has been quantitatively assessed that only when the grain self-sufficient ratio arrives at 112%,can food security be achieved in Central China.According to this index,by constructing comprehensive index of food security(S)and food security guarantee index(F)in Central China,the food security situation,food security guarantee ability and the amounts of population which could be loaded except its own regional food security in Central China from 1991 to 2011 were quantitatively assessed.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mean value of S was 1.016,which meant that Central China achieved its goal of food security.The highest value of S was 1.078 and the lowest was 0.871,and there were 7 years that the values of S were lower than 1,which meant during these 7 years Central China did not achieve its food security.From 1991 to 2011,only in 2003 was the value of F lower than 0,and the mean value of F in the study period was 0.120,which meant that in the past 21 years Central China not only maintained its own food security but also provided more than 176.3 million tons of grain to guarantee the food security in China.

food security;food guarantee ability;food consumption;Central China

F326.11

A

1003-2363(2015)06-0149-06

2014-05-04;

2015-10-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L064)

姚成胜(1977-),男,江西上饶市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E-mail)yaochengsheng@163.com。

猜你喜欢

消费量粮食消费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韩国电企2月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5%
我的粮食梦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