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探析
2015-06-26冷艳丽
文/冷艳丽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外双方秉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教育资源共享而开创的一种新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社会各界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中外合作办学现已成为国际交流和实现莘莘学子留学梦的重要途径。
在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进程中,相关的英语教学一直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与国际交流应用中对英语能力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且相关的英语教学研究尚且不足,在国际合作办学中如何因势利导、西为中用,如何展开适应新形势的英语教学,已然成为中方教师亟待解决的新型课题。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的对策进行了一些探究与思考。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主观能动性较差
由于目前我国拥有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在办学地域、类别和层次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源英语水平的极大差异性;此外,我国现阶段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院校有部分招生是高考计划外考生,入学门槛较低,生源中存在一些家境条件优越而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要将这类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到国际高校语言要求的水平实属不易。生源的巨大差异也直接影响了日常英语教学的进度、内容和教法的选择,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材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和知识来源。教材的选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由于国际合作办学中的外方合作院校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加之国外考试的“语言关”测试与国内的英语考试命题思路、考察理念、内容都大不相同,致使目前国内高校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不能满足这些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对这一局面,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启用国外英文原版教材,然而中国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有自己的地域特征,显然这些教材都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可以说,教材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是阻碍英语教学有效实施的一项重大问题。
(三)教师教法创新性不足
大多数中方教师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并不灵活,创新性不足,而合作办学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打破传统,吸收国外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进而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国际化办学的独特英语教法,然而,由于很多教师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很难改变,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性不强,思想陈旧,不能很好的与国际接轨,也是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障碍性因素。
二、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探析
(一)提升入学标准,对生源的英语成绩设限
由于每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都必须要通过国外的“语言关”测试,语言关不通过,不仅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而且也会使他们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倍感压力、步履维艰。因此,在日趋白热化的招生竞争下,国际合作院校仍需严把入学考试关,尤其是对英语成绩的考量,一定要设置分数线,择优录取,为未来能够较为顺利地展开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教材的使用,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建议选择更加符合合作办学学生实际的教材,这样的教材应该难度适中,循序渐进,既包括对高中语法点、语言点的巩固,又需涵盖丰富的文化知识背景,科技论文与杂文叙事类文章兼顾,科学性与趣味性并存。同时,内容设计需紧密联系国外“语言关”考试,联系国外的生活实际。目前,在没有特别合适教材的情况下,希望英语教师能够对现有教材进行删减和补充,用自己的讲义和课外资料去丰富教案。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不断摸索、早日编注出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匹配的教材。
(三)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英语课堂教学国际化是中外合作办学顺利进行的关键。建议加强中外合作院校的国际交流,共同研讨适合的教学方法,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来充实英语教学课堂。小班型授课、分组作业、学生自我展示、参与体验式教学、利用英语学习环境等都是英语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有效方法。
三、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共享了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大学英语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要从人才的实际语言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实事求是,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对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能够得到高效快速的发展。
[1]王晓明,孟春国.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03).
[2]龚思怡.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