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融入
2015-06-26刘玉
文/刘玉
教师在课堂授课时,一方面是进行课堂知识要点的传授,另一方面则是实现与学生的深度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以及学生在进行课堂知识要点讲授过程中的接受程度。英语学科是一门十分特殊的学科,因为在该学科教学活动开展方面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加深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情感投入,达到能够熟练掌握英语知识进行日常交流、沟通的目的。
一、英语课堂的情感融入的必要性
情感,是人独有的一种感官特征。通过情感的驱使,能够让人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感觉,从而影响人对某种事物的喜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情感的融入,是实现学生良好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谓情感融入指的是通过情感的表达来进行课堂知识要点的传授。这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对英语这门学科具有浓厚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要点传授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式、学习喜好的理解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开展,将教师对英语学科、对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这也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拉近,改善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抗拒心理的主要对策。
二、英语授课语言的情感导入
提到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融入,首先是对授课语言的情感导入要求。我们都有着这样的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是生冷的授课语言,往往会让我们感觉到不适应,或者是让我们产生一种抗拒的心理。而如果是温和的授课语言,则会吸引我们去关注教师讲授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教师课堂内容的关注兴趣。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英语课堂正式开始前,教师和学生间习惯进行问候。诸如“morning everybody”,或者是“glad to see you again,boys and girls”。而学生在回答, “morning teacher”或者是“glad to see you too,teacher”。而简单的一句问候,如果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不同,所起到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教师在进入到课堂后,以十分激昂、高涨的情绪去对学生进行问候,往往也会调动起学生积极回应的欲望。而如果教师使用一种低沉、压抑的语言进行课前问候,这不仅不能够调动起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反而还会向学生传递一种消极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主导下,学生在英语课堂知识学习方面自然也很难提起兴趣。所以从对比可以看出,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时,授课语言的情感融入有助于改善课堂气氛。激昂、情绪饱满的授课语言的情感融入能够调动教师与学生间的良好互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消极、低沉的授课语言传递出一种沉闷的感觉,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学生对英语学科的抗拒,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效果。
三、教学模式的情感融入表达
除了在教学语言的表达方面要重视情感的导入外,在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应用方面同样也要重视情感融入的表达。这种情感更多指的是教师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浓郁情感,以及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融入。一般说来,在英语的首次课程中,教师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往往会采用相对自由的授课方式来进行英语第一课的教学活动开展。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教师要先向学生介绍自己,而后引导学生自己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
许多学生由于英语知识基础较差,而且在长久的英语知识学习中养成了一种“哑巴英语”的学习习惯,这就必然会导致他们在遇到英语表达时不断退缩。此时教师应该借助情感融入的方式去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鼓励他们以更大胆的方式进行英语表达。而且即便是学生的表达有问题,或者英语口语表达较差,教师仍然应该鼓励学生树立英语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四、教学评价过程中的情感导入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每一个学生在成功完成教师的提问之后,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喜悦感和自豪感。那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一些语言上的鼓励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肯定或鼓励。
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完问题之后,如果答案非常完美,教师可以直接给予“perfect”的肯定评价,也可以通过一些直接的物质奖励、表演奖励来给学生搭建更好的自我表现平台。同样,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非常完美,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式的提问,让学生自己逐步完善答案。这样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授课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结论
在进行英语课堂知识讲授过程中,合理的情感融入不仅能够改善课堂授课氛围,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敢开口说英语,有效提升学生英语课程学习的效果。即便我国的英语教学活动开展正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借助情感融入的模式,必将能够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促使英语课堂在教学模式、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实现较大提升。
[1]侯尔伟.多途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J].当代教育科学,2003
[2]刘秀艳等.注重情感态度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J].山东教育,2003
[3]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J]河海大学.1991
[4]瓦·沙·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下)》[J]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