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5-06-26甘英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对策研究初中语文

甘英

[摘 要]语文是语言学习,一节语文课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中问题设计与解决的程度。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语言需有层次,有针对性,简洁明确,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提问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29

教学是一种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活动,传统教学主要形式表现为你问我答。语文是语言学习,一节语文课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中问题设计与解决的程度。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唤醒学生意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而如果提问不当,学生的思考、回答就会偏离方向,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无所适从,以至于课堂上出现冷场现象。

2002年2月以来,笔者开始任教初中语文课,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情况下教师只问优等生,忽视大部分中下或较差的学生,这样虽然教学进程得到了保证,但是多数学生沦为“看客”或“陪客”。不少课堂存在以下现象:教师提问语言含糊不清,学生摸不着头脑,只能猜测教师的心思;教师不断提出问题,不等学生反馈,学生只作答罢了,根本不知道教师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教师不留意学生的答案,提问后直接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这些问题令笔者困惑不已,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提问语言缺乏层次

【案例】执教《斑羚飞渡》

一位乡村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七年级《斑羚飞渡》一课时,这样提问:“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到课文中最值得关注的、你感悟最深的地方读一读。”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呢?这样的提问笼统,范围太广,学生感到迷茫。意料之中,课堂上大多学生不能准确找到句子,只有少数学生找对并读出来。

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学生阅历和生活体验是不相同的,他们在读《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对文中引起其关注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感悟更是不同。可见,学生学习是个性体验的过程,不同学生有不同发现,教师的指向应该层层深入。再者,引导学生找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他首先思考的不是自己最关注什么,而是教师想让他关注什么,即便是他在思考自己关注什么,也仅仅是关注故事的情节发展而已。所以,学生关注的只是教师要求关注的,并非其内心真正想关注的,这种情况下,学生并没有结合文本进行有效思考与体验。这种提问缺乏层次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是低效的,是只应付教师的问题而没有实质思考的过程。

【解决办法】问题要系统,有中心,有重点,有层次

用层层递进方式,启发学生思路层层深入,加深理解,形成技能,扩展认知领域;或层层为学生设置台阶,指点迷津,让学生于山重水复之际,感到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语言,务必要有层次。试想,如果把这个引导语方向换成:“课文的哪些词语、句子让你感动?找出来并且读给老师、同学听”或者是“课文里有没有词句触动你的?读给我们听听”,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会注意文中词句,而不是只关注故事情节,只关注教师要求答什么了。可见,教师设计的每个问题应明确方向,层层深入,才能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能力。

二、提问过于繁琐

【案例】执教《大自然的语言》

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你们喜欢大自然的语言吗?

其实,执教者设计这些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能明确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但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时,没弄清楚要求学生懂得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是为了打开学生思路,还是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教师自己在备课时并没有做到心中有数。结果,随意的提问让学生不知所措,浪费宝贵的时间。每节课只有40分钟,提问过多会影响学生阅读思考,也占用了他们动笔练习的时间,更何况,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用时间组织语言,教师一下提出如此多的问题,学生并没有准备和思考的时间,这样的提问很多时候是无效的,以致课堂效率低下。

【解决办法】问题适中,直击主旨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适中,直击主旨,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对知识的训练必须了解透彻,同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难易要适度。教师一般都很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提问设计在学生容易感受到的情境中,使学生自愿进行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从而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乐于给出答案。

三、提问不估量学生

【案例】执教《天上的街市》

有一位教师在讲授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用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导入课堂。

师:有人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谁来讲一讲?

生:有一个男子喜欢一个女子,但那个凶恶的老太婆强行将他们分开。

师:这是改编的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谁能讲讲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

生:……

师:从前……

显然,教师没准确估量学生,设计的问题过于笼统,学生难以回答,只有不吭声。而教师在没有学生回应的情况下,只好自问自答,唱独角戏,这样就导致了教学低效。教师总认为学生应该都听家长讲过这个故事,并且能讲出来,结果出人意料,教师没有想到现在的动画片、漫画书对传统故事的歪曲,致使学生不能准确述说故事。如果在提问语中加入“民间故事”来暗示,可能学生的思考方向会清楚些,情况不会那么令人失望。

【解决办法】充分估计学生,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备课时既要备文本更要备学生。考虑设计问题时,应结合授课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问题过于浅显不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问题过于深奥、超出学生的能力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多数学生通过思考便能解答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提问等候时间不当

【案例】执教《散步》

一位教师在教学莫怀戚《散步》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让学生念:“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然后提问:“作者的心思,你读懂了吗?”学生一片沉默。教师又重复问题:“作者的心思,你读懂了吗?”教师反复追问了几次,学生仍一脸茫然,似乎无从下手。看到这情景,教师就引导学生打开《同步学习》里的“问题探究”,学生很快在那找到了答案,纷纷读起来。不难发现,教师的问题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学生需要思考和回答的时间,教师却忽略了。

【解决办法】提问适时,耐心等候

在教学一线,许多教师在提问后给学生所留的思考时间很短,一两秒后,如果学生不举手,就认为学生回答不上,教师自己即公布答案,或直接点名回答。特别是笔者所在的城乡接合部学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的思路难打开,有的甚至是有答案了还要纠结举不举手,犹豫再三,如果教师等待时间过短,几乎是直接剥夺了学生回答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要求学生回答,也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而要留出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适时点拨。

总之,教师适时提问,掌握提问的技巧能有效诱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语言需有层次,有针对性,简洁明确,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对策研究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