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课语言点教学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2015-06-25冒晓飞
冒晓飞
在分析初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语言点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语言点教学要处理好语言学习和教材文本的关系、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关系、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语言学习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语言点教学 教材 语言形式与意义 能力 情感教育
Reading是单元教学的核心板块,是学生语言输入、培养阅读能力和学习语言知识的重要课型。Reading教学一般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主要是整体理解文本大意、发展阅读技能、了解文本框架、把握写作意图和目的。第二课时教学俗称语言点教学,在回顾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深度品读文本,聚焦学习、运用新语言。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目前阅读课语言点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语言学习脱离文本,过度讲解和发挥;教师讲学生记,学习方式单一;机械操练偏多,运用能力不强;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思维能力;情感教育与文本理解和语言学习脱节。语言点教学的问题源自教师对语言教学目标认识不清。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语言点教学中要处理的几个关系,以提高阅读课语言点教学的成效。
一、语言学习与教材文本的关系
语言教学不能完全脱离教材文本,而应基于文本有所超越。教材文本是语言学习的载体,语言学习应该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进行。英语教材的编排大都将词汇、语法与话题融合在阅读文本中,教师可以整合教材资源,用好教材文本,充分发掘文本中的有用信息,有针对性地、有梯度地进行阅读训练和语言操练。教师可以话题为主线,设计多样的、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教材语境和生活语境中感知、内化、整合语言点知识。但是,教材文本只是语言运用的“例子”,语言知识点教学不能仅限于教材文本,应以掌握教材语言点为终极目标。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对教材文本知识的重组、加工和内化的基础上实现语言输出,最终能够灵活运用教材文本语言点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例如,教学(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七上Unit6 Reading第二课时,笔者以教材文本中Kitty 和Daniel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为基础,让学生观看教材配套视频,通过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和短文填词等形式复习、复现、重组和运用课文中的核心语言点:have…for breakfast/lunch/supper,need to change the diet/lifestyle,plan to…,be important for…。在此基础上,设计语言活动,让学生和同桌谈论各自饮食、最喜欢的食物及理由,引导学生总结健康食物,对同学的饮食提出建议,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为学校食堂设计每日菜谱。上述活动具有真实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灵活运用知识点的机会,使语言学习从教材文本走向真实生活运用,实现知识点教学活学活用。
二、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
1.意义形式兼顾的语言点教学模式
形式和意义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传统的关注语言形式,脱离意义、交际功能和语篇结构来教学的方法已逐渐被更加注重语言的形式——意义关系、促进在语境中呈现和使用语言形式的教学方法所替代[1]。尝试形式与意义兼顾的语言点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目标语言。意义与形式兼顾的教学方式为:以情境引出教材文本中的典型句子(聚焦意义)——引导学生根据例句总结归纳规律(聚焦语言形式)——在新情境中运用(聚焦语言形式和意义)。
以教学(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九上Unit1 Reading 语言点pay attention to为例。
Step 1 教师提问:What qualities should a doctor have?引出教材文本中句子“H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very detail.”,教师补充:A good docto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oing everything carefully.
Step 2 学生观察两个例句,总结pay attention to用法,后接名词或者动名词。
Step 3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if we want to get high marks in exams?引导学生运用pay attention to自由造句。如: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very detail/writing carefully/going through the articles first and then finishing the exercises/looking through the papers after finishing them.
Step 4 教师创设新情境:As you know,the environment i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if we want to help protect the environment?这是一个更加开放性的任务,学生能够运用目标短语表达更多不同的观点。如:注意随手关灯、注意随手关水、注意不要浪费食物、注意不要乱扔垃圾等等。
上述教学活动形式与意义兼顾,首先学生在文本语境中理解目标语言的意义,然后聚焦形式,进而创设情境提供仿用、活用的机会,“使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学习者可以将语言说得更流利、更准确[2]。
2.注重语言的语篇表意功能
五级语法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3]。功能主义的语言观认为“语境和语言是相互关联的”,“语境能够解释说话者(作者)在特定的语境中选择某种语言形式的原因”,“通过特定的组织结构来实现交际意义和功能”,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语言的本质,更好地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语篇是如何建构意义的”[1]。
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过于注重语言形式的机械操练,忽略目标语言知识在语篇中的表意功能。例如,(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九下Unit1 Reading内容是两篇关于北京和桂林的文章,文章中出现了很多倒装句,如:In the middle of the ancient city of Beijing is the Palace Museum./Next to the Palace Museum is Tiananmen Square./ In the Northwest of Tiananmen Square is the Summer Palace.大多数老师只是讲解倒装句要注意谓语动词的数与主语一致,但没有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运用倒装句。
笔者教学时,先提问Where is the Palace Museum/Tiananmen Square/ the Summer Palace?学生用常规句式回答Its in the middle of the ancient city.笔者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回答和课文句型有何不同。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文本,体会倒装句的特别作用:突出强调的内容,并使之与前文联系更加紧密;承上启下,语篇衔接。
对语言知识语篇表意功能的关注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特定语言形式背后的“所以然”,明白语言点的学习目的不在于“点”本身,而是要为语篇中的综合运用语言打下基础。
三、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英语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单纯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有机会使用语言来促进对输入的理解,培养准确、流利使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点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的语言运用打下基础,所以切忌机械讲解和操练,“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3]。
学生在课堂中不应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知识的处理、转换、内化和运用、生成,在活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结构,设计多样性的课堂活动,如:两两对话(Work in pairs)、小组讨论活动、游戏、竞赛、辩论、表演、即兴演讲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个性的自由发展。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九下Unit1 Reading中be praised as…这一短语时,上课老师设计了吹牛大比拼“Talk Big”来操练“be praised as”。首先给学生范例:Ill design and build a very tall building in ten years.It can be praised as the“Roof(屋脊)of the World”.Im sure I will be praised as the “Super Designer”.学生非常感兴趣,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很多让人捧腹大笑的精彩语句。该老师还设计了猜测游戏,引导学生猜测老师最喜欢的景点并说明理由,学生总是对与教师相关的信息非常感兴趣。在猜测中,学生须要整合运用新旧语言,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思考,介绍各个特殊景点和吸引人之处。
以上活动中,学生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不再是传递已有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样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是活性的真知,是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的知识”[1]。
四、语言学习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英语这门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应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点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把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合在语言点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九上Unit1 Reading主题是“Know about Yourself”,介绍了四个不同职业的人以及他们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一位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归纳他们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有更深的感悟并借鉴这些优秀的品质;再让学生从教材文本中找出四个人物说过的话;然后学生两两对话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喜欢的原因。学生归纳总结这些优秀的品质,谈论这些人物的语言和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整个过程不仅是后续教学内容的铺垫,也对学生正确情感价值观地形成起着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在语言点操练和运用中,教师选取马云、刘翔、比尔·盖茨、残疾人舞者廖智以及没有四肢的演讲家力克·胡哲,在与学生的自由会话中谈论他们,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点。如:操练“impress…with”时,先给学生看了一段力克·胡哲的视频,再给出例句“Nick Vujicic has impressed the whole world with his speeches.”引导学生自己造句“Nick _______me with______.”在此之后,结合前面已经操练过的本课重点词汇短语“Life is like a race.You either take a race or fall behind/take on new challenges/connect…to…/impress…with…/not only…but also.”,学生自己写一段话介绍力克·胡哲。课的结尾以美国教育家勃特勒的名言“Every mans work,whether it be literature or music or pictures or architecture or anything else,is always a portrait of himself.”教育学生“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去热爱它,全力以赴去做好它”。
整节课知识性和人文性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无论是马云、残疾人舞者廖智,还是力克·胡哲,对于学生都是很好的榜样激励,学生在用英语交流的时候,接受隐性的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都有一定的影响。
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坚持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的原则。教学中既关注语言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既关注语言的形式,更要关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和任务设计,实现英语课堂知识和能力的统一、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统一,为学生的语言发展、思维拓展、能力提高搭建支架,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晓棠.关于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4).
[2] 黄瑞贤.意义与形式兼顾下的有效语言习得——以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为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2).
[3]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黄聚宝.英语教学中知识创生的实践探究[J].教学月刊,2015(1~2).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