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的动力问题及平衡机制

2015-06-25关辉

高教探索 2015年6期

关辉

摘要: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发展既不缺乏外部动力,也不缺乏大学高层重视,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发展速度不快、发展绩效不高、发展活力不足的动力问题。动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发展动力异化、组织动力弱化、目标动力虚化等多动力因素不均衡的综合叠加。构建组织的平衡机制是解决组织动力问题的需要,也是促进组织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和谐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跨学科组织;动力问题;平衡机制

跨学科合作解决复杂问题与跨学科研究的原始创新性都受到大学越来越多的重视,跨学科组织已不再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属特征。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一个跨学科的时代,无论是基础研究、前沿技术,还是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或是重大专项,都需要跨学科的研究与协作。[1]跨学科研究具有无限的创新能量,恰当的动力机制决定创新能量释放的速度与质量。众所周知,“2011计划”已经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外部动力,而“举全校之力”的建设方式也为跨学科组织确立了其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组织的内部动力问题。

一、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动力问题

衡量组织动力机制的标准主要是速度、效率和活力。[2]考察跨学科组织的内部动力状况,关键是考察它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合作意愿,能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使组织充满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综观大学内部跨学科组织发展现状,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绩效不高、速度不快、活力不足等内部动力问题。

(一)绩效不高:科研组织方式退化

“跨学科研究是人类迄今最具成效、最鼓舞人心的一种探索活动,能够提供生产新知识的一种对话和沟通方式。”[3]跨学科研究意在追求卓越,是对学科研究的形式超越,关键在于组织内部多学科的全程合作与融合,通过研究形式的创新提高研究绩效,需要组织来组织跨学科研究。但由于缺乏合适的跨学科组织带头人和能够积极配合的组织成员,跨学科组织工作形式大多不能按照跨学科研究的规律运行。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跨学科研究“并不缺乏上层的关注或者基层的动力,而是缺乏中间层的一种系统执行力”。组织负责人往往来自某一单一学科,既缺乏跨学科意识和开放性思维,也缺乏管理跨学科组织的经验与能力,为完成跨学科项目,常常采用“小科学”方式,即将任务和经费分解到个人,重新回到“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的研究状态,最后提交论文或者报告再整合。由于研究形式发生明显的倒退,跨学科研究的合作、讨论、沟通、互动环节缺失,缺乏对话与沟通的跨学科研究可能是文体分裂的报告和不成系统的论文集,效率低下。

(二)速度不快:高水平成果产出少

尽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跨学科研究相比,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起步较晚,但也有近30年的历史。早在1985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先生就已预言: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时代。交叉科学时代的鲜明特征是跨学科研究和学科研究并存并且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4]解决问题,国家创新,追求真理都需要跨学科研究。然而,三十年来,跨学科作为理念探讨的轰轰烈烈,跨学科研究本身却并没有明显起色,真正有原创性的、创新性的研究项目极少,大多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跟踪模仿。[5]近年来,通过 “211 工程”、 “985 工程”等专项工程的实施和 “863”、 “973”、国家重大专项等系列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开展,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和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仍然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6]在成果产出上,除了一些跨学科研究开创较早的高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武汉大学的科技考古遥感无人机、中科院的纳米生物学、北京大学的生物医学、华中科技大的显微光学切片层析成像系统等充分展示了跨学科研究的创新能量,但很多跨学科组织要么没成果,要么成果显示度不高,甚至有些跨学科研究成果仍然可以用“有的空洞无物、有的浮皮潦草、有的是缺乏依据的轻谈、有的是繁琐数据的堆砌”[7]来描述。难怪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发出这样的感慨:“国内的跨学科研究只见大楼不见成果。”[8]

(三)活力不足:重形式轻内涵

与单一学科组织相比,跨学科组织的优势在于形成学科联结、学科链乃至学科森林[9],跨学科可以为学术研究带来活力。美国大学中常见的学术活力与西方思想体系有着基本整一的思想脉络以及注重方法论有关。[10]但我国大学的一些跨学科组织活力不足,即便是实施“2011计划”之后,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的外部动力倍增,少数跨学科组织增强内涵建设、加强与产业市场联系增强活力外,大部分组织依然存在明显的拉郎配、挂牌子等形式主义,缺乏清晰的内部治理方略和积极主动性,筹备积极、建设缓慢、重申报、轻建设。一些跨学科组织内部学科链断裂、制度建设滞后,内涵建设明显不足。由于研究绩效不高、缺乏有显示度的成果,导致组织无法以创新成果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外部动力骤减,组织活力消弭,甚至被淘汰。正如理查德·L·达夫特所说:组织在环境中生存与否和生物的适者生存的规律一样,环境依据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相适应来选择和淘汰一些组织。[11]新的跨学科组织被外部环境淘汰的速度是惊人的,因为还没从根本上形成传统组织的惯性。

二、大学跨学科组织动力问题产生的根源

跨学科组织内部动力问题的产生,其主要根源是发展动力异化、组织动力弱化以及目标动力虚化等多动力因素不均衡的综合叠加结果。

(一)发展动力异化:功利主义取代理想主义

跨学科研究的动力观直接受科学观影响。不同的科学观蕴藏着对科学研究动力的不同的理解与选择。理想主义的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生产的动力源于科学家求知的内在冲动,而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则认为这种动力源于社会的现实需求。[12]理想主义者偏好求知和求真的超现实性研究,功利主义者偏好研究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将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由于满足社会需要直接面对的是物质利益,因此社会的承认即物质的奖励成为现代大学跨学科组织的重要动力源,理想主义的动力即科学好奇心与共同体承认也都蜕变为物质利益与社会承认。同时,功利主义也认为促进知识转化的前提首先要有物质推动。在大学内部,跨学科组织往往是资源、项目的集中地,有些大型跨学科研究机构,如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甚至“富可敌校”,与大学本身平起平坐,资金充足、设施先进、大师集聚、国际合作、强强联合等等都为其注入强大的物质动力,其目的就在于通过物质推进跨学科研究的创新性。这种物质性的推动是必要且必须的,但从根本上忽略个体科学研究源动力即科研好奇心的重要性也是极具破坏性的。

(二)组织动力弱化:个体动力大于组织动力

大量研究表明,组织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整体协调与适应环境,取决于组织拥有怎样的成员,以及这些成员间有着怎样的关系。[13]组织内部,存在两种动力形式,即组织动力与成员动力,科学学概念里分别称为设计性动力与演化性动力。目前,现实的情况是,作为组织成员的跨学科学者往往并非主动参与跨学科研究,很多时候是制度干预的结果。这样一来,他们怀揣个人目标,即发表论文、项目资助、学界认同和职称晋升等来参与跨学科研究。同时,由于每个成员具有不同的知识位势、不同的学科等级,各有自身的知识分享目的,如社会科学学者利用自然科学学者的方法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可信度,而自然科学学者利用人文科学的语言对自身知识进行解释以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由于组织成员都忽略组织的需要,自然引发跨学科研究动力不平衡,要么知识贡献动力不足,要么知识学习动力不足。当成员个体动力不能实现就会打消其参与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而当个体动力越来越明显就会取代组织动力,从而造成跨学科组织功能与意义的弱化、制度干预失败,组织协调性和适应性受到破坏。另外,跨学科组织中的马太效应以及信息、知识在个人组织内外互相封锁的现象都是组织动力个体化的重要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跨学科整合的巨大阻力。

(三)目标动力虚化:创新理想让位现实需要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当今人们对社会理想与现实充满矛盾的真实写照。对于广大跨学科组织成员而言,是否构建跨学科的专业社会网络非常关键。跨学科研究成果与传统学科一样,要么申请专利、要么在期刊发表。“教师聘任与晋升问题是跨学科研究的最大障碍。发表论文仍然是科学研究承认的重要形式,跨学科组织如果不能有利于发表文章并评聘职称,成员会选择退出或敷衍了事。但目前的跨学科期刊极少,缺少发表渠道,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研究论文往往被视为主题不符而被相关性较强的期刊退稿,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发表在其它期刊上,极度限制了跨学科研究文献的学术影响力。”[14]不仅如此,也大大打击了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广大教师为职称评聘,为完成量化考核,不得不放弃自己喜爱的跨学科领域,转而回到可以按照现行学科规范快速发表文章的研究领域。不设立期刊,或者期刊不设立跨学科栏目,我国的跨学科研究只能处于低水平的借用层面,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融合任重道远。有些学者为评聘职称,甚至研究期刊栏目和编辑偏好再确定写作兴趣,本末倒置,期刊导向的学术研究现象非常明显。没有目标的跨学科研究更是无法追求完美,知难而退成为常态。

三、构建跨学科组织动力的平衡机制

一个机构可以影响一个大学,特别是集中优势资源的机构,在大学中日益扮演重要角色的跨学科组织的发展对整个大学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平衡的动力机制不仅能促进跨学科研究与合作,更是整个大学和谐发展的基础,对动力进行调整达到或趋于平衡就非常重要。平衡机制是组织系统具有的一种对内通过合作维持协调和对外通过创新适应环境的要素配置过程。[15]平衡的目的在于和谐与发展。

(一)完善顶层设计,释放创新动力

跨学科组织是创新组织,其治理更需要创新。跨学科组织中个体之间的协同合作、互相帮助首先通过制度来规约和实现,促使双方研究单元都实现利益和价值增加,都能获得成长与发展。

其一,跨学科报告制度。跨学科研究不只是单个学者的多学科知识的互动,更应该是多学科学者的跨学科合作,只有多个学科的学者合作,才能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基础。没有交流和沟通,跨学科无法实现。跨学科组织是一个提供打破学科边界的平台,但组织成员仍会有强调学科内部的同一性以及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的倾向,这种结构性惯性不会自动消除,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规范、学术术语、学术研究方法都是跨学科研究的障碍,这些都要依靠制度推进,尤其是初始阶段。因此,定期的跨学科报告及现场的互动始终是最理想的跨学科交流交往选择,而且制度要落实、监督、检查。

其二,跨学科激励机制。在探索大学跨学科研究的计划与组织问题时,关键是如何改变和发展出不同学科科学家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意愿,以促成跨学科研究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与转化。[16]理性条件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实现这样的目的:即给予知识位势高的一方额外的知识共享补偿。同时,跨学科组织还必须考虑跨学科研究的难度系数和时间长的特征给予额外的补偿和激励,否则,由于跨学科仅仅是一项选择,知难而退现象必然导致跨学科失败。

其三,成立研究促进部门。成立专门的研究促进部门,主要负责研究活动开展中每个具体环节的协调,保证研究活动过程的顺利开展,负责申请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和论文发表的对外联络。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为促进跨学科研究,建立知识产权等促进部门,专职负责申请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等对外联络工作,以保证成果的合理利用。[17]

(二)优化组织队伍,强化主体能力

跨学科带头人筛选非常关键,好的带头人发挥决定性作用,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动力机制,并能有效平衡,创造和谐的氛围。学科组织需要有学术权威,跨学科组织则不需要某一门学科的权威,而是要有整合各门学科知识的人才作为跨学科组织的领袖,好的领袖是最好的动力。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的评选标准是:科学成就卓著,并善于领导卡文迪什实验室继承既有的科研发展方向或开辟新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对内凝聚力与对外吸引力,并享有崇高的国际威望;对剑桥大学的决策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按照这样的标准,宁缺勿滥,严格要求。[18]在我国大学,不仅要慎重筛选跨学科负责人,还要尽快培养。因为,我国高校长期以来过弱的人文教育、过窄的专业教育造成了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较窄,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能够担当大科学计划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大师级人才十分少见,跨学科带头人产生断裂。

任何宏伟的规划都需要调动个体的主动性,才能形成合力,否则,只靠领导和带头人,最终都将无果而终。在大学里,跨学科的失败案例更非稀奇之事。考察跨学科组织成员的因素主要考虑其科学兴趣偏好、科学理论基础与科学方法基础等知识基础要素,因为有些群体注入多少动力都无济于事。有学者建议,教授群体可以成为跨学科研究主力。因为,除了少数科研考评压力较大的学校外,对于教授群体,由于评定职称的压力已经彻底消失了,他们科研的动机则更多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取得更多的认可;二是出于自己探究知识的兴趣;三是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开始愿意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从而追求自我实现。[19]

(三)构建专业社会网络,减小发展阻力

有效的专业社会网络可以成为激活学术活力的关键因子,促进跨学科研究。对于跨学科成员来说,从事不熟悉的跨学科研究最担忧的是成果发表问题。共同体承认曾经是学者毕生的追求,随着大学评价和职称评定的量化考核指标逐年加重,期刊认可甚至成为共同体承认的代名词。因此,跨学科组织有责任积极与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建立合作关系,联系工作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甚至可以一对一进行,这才是最人性化的最有效的动力机制。

美国跨学科专业协会设立新的期刊、新的版面及其他类型新兴跨学科主题的刊物,帮助他们的成员发表研究成果,还创立专门奖励跨学科成果的博尔丁奖。我国的期刊也该顺应形势进行改革。跨学科研究不是某个大学或学者行为,而是国家战略。学术期刊应该审时度势,改革期刊评审标准,开辟跨学科研究栏目,为跨学科研究建立专门的刊号或版面,出版更多介绍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的研究文章,增加跨学科研究的曝光率,解决跨学科研究者的后顾之忧。

(四)创新评价体系,保护创新原动力

科学探究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真正意义的创新最终依靠好奇心和专研精神。好奇心才是科学家的专属特质。这种好奇的渴求,一点点拓展人类认知的极限,正是科学进步的原动力。[20]

在科研职业化时代,没有利益的科学研究难以前行,而唯利是图的科学研究则没有希望,关键在两者之间达成一种平衡或者说和谐。因此,好奇心仍然是跨学科研究的原动力,没有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专研精神,即使功利目的的动力机制也会失灵。对于跨学科研究的好奇心的重大意义,美国大学心理学权威教材《心理学纲要》里有一段精彩论述:“有发明创见的科学家,从他们学习的学科转移出去,而在新领域达到创造的全盛时期,这一方面不乏其例……”

保护好奇心,最好的制度安排是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在我国,制定一些快出成果的行政措施和硬性条例,与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相背离,导致管理表面化、简单化,结果使研究者压力过重,反而扼杀了其科研创新精神。[21]大学的科研评价由于违背科研规律和学术自由原则,已遭诸多诟病,改善评价体系是解决跨学科动力的重要环节。创新的关键在于尊重科研规律,确定质量导向而非数量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并且在时间长度上给予宽限。只有在积极宽松的环境下,在信任组织、信任合作伙伴的基础上,组织成员间才会自愿合作、自愿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锋雷,邹晓东,陈婵,陈勇,陈艾华,柳宏志.我国跨学科研究与发展的现状探析——基于构建我国国家层面跨学科体系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98-102.

[2]韩庆祥,等.动力、平衡、调整的机制——一种哲学的社会分析框架[N].学习时报,2014-05-12.

[3]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tionl Academy of Engineering,Institute of Medicine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R].Washiingtong 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4:1.

[4]钱三强.迎接交叉科学的时代[N].光明日报,1985-05-17.

[5]邹农俭.跨学科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9(1):2-7.

[6]朱永东,等.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的产生及其发展动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85-92.

[7]成思危.努力提高软科学研究水平,推进决策科学化及民主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4):1-3.

[8]http://yn.yunnan.cn/html/2014-05/25/content_3223288.htm.

[9]肖彬,等.解读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四种理论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4):19-21.

[10]郝岚.学术活力从何而来:采取合理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N].中华读书报,2014-02-12.

[11]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M].第七版.王凤彬,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03.

[12]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的动力——对默顿科学奖励理论的批判性考察[J].哲学研究,2007(12):90-95.

[13][15]郭士伊.组织系统的平衡机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112-116.

[14]刘小宝,等.跨学科研究的灯塔——博尔丁奖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10):105-111.

[16]杨英杰.大学跨学科研究合作的动力机制与政策影响[J].高教探索,2013(2):16-22.

[17]杨连生.日本庆应义塾大学 SFC 研究所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196-200.

[18][21] 陈艾华.英国研究型大学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实践创新——基于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8):54-58.

[19]袁同成.“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的“悖论”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26-31.

[20]赵展慧.呵护科学的好奇心[J].发明与创新,2014(1):20.

(责任编辑刘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