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危机折射美俄在巴尔干的地缘博弈
2015-06-24王洪起
王洪起
今年以来,特别是2月“窃听门”事件曝光以后,马其顿长期难解的政治矛盾顿时发酵,酿成自1991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而一小股科索沃阿族“极端分子”,乘马其顿陷入政治危机之时,进入马国内,同当地阿尔巴尼亚族“极端分子”一起,与马其顿警方发生武装冲突,造成伤亡,酿成自2001年以来最严重的安全危机。目前,政治危机尚未化解,安全危机虽暂告结束,但其对马国内及整个巴尔干地区产生的影响却十分深远。
“窃听门”事件激化政治危机
马其顿政坛自2001年以来呈现的基本格局是“两族四党”:马族的“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简称“革民党”)和“社会民主联盟”(简称“社民盟”)、阿族的“一体化民主联盟”和“民主党”,它们轮流执政,即议会选举中获胜的一个马族党和一个阿族党组成联合政府,成为执政党,而落选的另外两族两党成为议会参政的反对党。
目前的主要执政党是马族的革民党,执政伙伴是阿族的一体化民主联盟。按照常规,马议会换届选举每四年一次,而革民党却利用其执政优势,自2006年始每隔两三年就举行一次非正常选举。这样,马其顿九年间变戏法般接连组织了四次议会选举。革民党因此达到长期执政的目的,但也遭到社民盟等反对党的强烈反对。革民党在2014年的议会选举中再次获胜后,作为最大反对党的社民盟自新议会的首次会议起就一直抵制迄今,抗议活动不断,理由是革民党独裁专制、滥用权力、选举舞弊、政府腐败。
今年初,特别是从2月起,社民盟主席佐兰·扎埃夫陆续向全社会抛出“炸弹”(迄今已抛出“36枚”),即公布当局操纵的窃听电话录音。窃听者是马其顿内务部和情报局,窃听对象则包括反对派领导人、法律工作者、资深记者等,窃听内容包括政府从2007年~2013年间秘密记录下的谈话,从政府高官密谋操纵选举到试图掩盖谋杀,无所不包,共计67万份,被窃听者达两万多。
扎埃夫等反对党领导人认为,窃听行为是政府和总理主导并指使的,总理格鲁埃夫斯基在位九年,政府高层贪腐严重,滥用权力打压政治异见。而格鲁埃夫斯基对此坚决予以否认,并坚称窃听系“一个不知名的外国情报机构”所为,目的是企图“搞政变,颠覆马其顿政府”。为此,还一度逮捕了扎埃夫等反对党领导人。
“窃听门”事件曝光后,马其顿国内立即动荡起来,抗议示威和反抗议示威一波接着一波。5月17日和18日,抗议活动达到高潮,人们强烈要求总理格鲁埃夫斯基及其政府下台,提前举行议会选举。而亲政府的24个大小党派则组成了“为了更好的马其顿”联盟,在首都斯科普里举行支持政府深化改革的系列活动。
迫于压力,“窃听门”直接责任人——内务部长和情报局长(总理亲戚)于5月中旬辞职,但总理格鲁埃夫斯基坚称,他“不会辞职或寻求过渡政府”。
阿族“极端组织”制造安全危机
伴随着政治危机出人意料地愈演愈烈,马其顿境内外的阿族“极端组织”等也趁火打劫,借政治危机制造安全危机;同时又利用社会混乱和流血事件,使旷日持久的政治危机进一步发酵,从而达到实现马其顿的联邦化—撕裂马其顿—建立“族群阿尔巴尼亚”(外界称为“大阿尔巴尼亚”)的最终目的。
4月20日夜间,一伙身穿统一制服、自称“科索沃解放军”的武装人员从科索沃进入马其顿,占据边境警察局,劫持多名警察,宣称要建立“族群阿尔巴尼亚”。这伙人大约有40人,在劫持警局数小时后离开。马其顿内务部官员称这起事件为“恐怖袭击”。5月9日,正当马其顿总统伊万诺夫在莫斯科出席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之际,一伙由70人组成的阿族武装团伙从科索沃非法进入马其顿,在马北部城市库马诺沃的阿族街区“英雄区”藏匿。警方称,该团伙装备精良,经常在库马诺沃周围临近科索沃—塞尔维亚的三角地带出没,并“计划袭击该市的某些战略地点”。马警方对这批武装团伙展开打击行动。该次行动被称为一次“微型战争”。
武装流血冲突后,阿族“极端主义”非法武装组织“民族解放军”(马政府认为“民族解放军”和“科索沃解放军”均是阿尔巴尼亚族“极端主义”者组建的非法武装,试图以暴力手段谋求“族群阿尔巴尼亚”),通过互联网宣称对此次事件负责。总统伊万诺夫中断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提前回国,立刻召开安全会议,把这次行动定性为“恐怖”行动。
枪击事件发生后,欧美表示严重关注,要求对该事件以及“窃听门”进行透明而独立的国际调查。为了化解危机,欧洲议会的三名议员以及欧盟负责扩大事务的高官哈恩几次出面在斯特拉斯堡和斯科普里主持马其顿两族四党领导人之间的对话,但迄今未达成任何协议。
欧美对马其顿政府持批评态度
对旷日持久的马其顿政坛危机,欧美基本上对马政府持批评态度,一些官员和议员甚至明确提出要总理格鲁埃夫斯基辞职。但也有欧盟官员公开谴责“大阿尔巴尼亚”。欧洲议会马其顿问题报告员、斯洛文尼亚的欧洲议员伊沃·瓦伊格指出,参加枪击事件的武装组织人员中可能有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参战的“圣战者”,有的怀有“大阿尔巴尼亚”动机。他说,马其顿问题十分复杂,局势非常危险,有可能被外部势力所操纵而发展为地区性战争。他认为,马其顿等巴尔干国家只有尽早加盟入约,才能确保地区稳定。
美国与欧盟的态度存在差异。美国驻马大使称,马政府指责美国某组织“卷入马其顿危机导致国家不稳定”的说法是荒谬的。美国希望马其顿和平、稳定,赞同马加盟入约,因为这是马走向安全、繁荣的最佳道路。5月下旬在科索沃接受授勋的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Rosmari Dicarlo甚至称,“大阿尔巴尼亚”是制造出来的“神话”,“毫无根据”。有分析认为,美国是想通过其在科索沃的代理人掌控巴尔干的一切。
阿尔巴尼亚当局和科索沃当局,对“大阿尔巴尼亚”思潮泛滥,不但熟视无睹,而且暗中鼓励,有些领导人甚至还散布“大阿尔巴尼亚”言论。阿族“极端组织”的跨境犯罪活动基本处于失控状态。阿总理拉马在针对库马诺沃冲突事件发表的声明中发出威胁说,如果马其顿不落实《奥赫里德和平框架协议》,政治解决阿族权益,就不能加入北约,显然是袒护阿“极端组织”的行为。科索沃当局对此次事件迄今保持沉默,试图与“极端组织”拉开距离,但却又难辞其咎。库马诺沃武装冲突中死亡的科索沃人的遗体运回普里什蒂纳后,受到了“英雄烈士”的礼遇,一些党派和议员参加了为死者举行的近乎“国葬”的隆重葬礼。
马其顿或成为俄西方能源对抗新阵地
马其顿早在2000年就开始谋求加入欧盟和北约,2001年4月9日成为巴尔干地区首个与欧盟签署“稳定与联系协定”的国家,2005年12月17日成为欧盟候选国,这在西巴尔干地区各国中是较早的。但由于国名问题与希腊发生争端,迄今受阻于北约和欧盟门外,引起马当局的严重不满。在这种情势下,马其顿政府不得不扩大活动空间,开始在“东方”谋出路。西方认为,从那时起,格鲁埃夫斯基总理开始实行“独裁”、“亲俄罗斯”政策。乌克兰危机发生后,马其顿效仿塞尔维亚,无视欧盟告诫,没有对俄罗斯实行制裁,总统还参加了莫斯科阅兵式,并热切希望拟议中的“蓝溪”天然气管道途经其境内。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今年4月15日发表谈话说,俄罗斯将确保“蓝溪”经过马其顿。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美国国务卿克里多次就巴尔干局势发表谈话,认为俄罗斯正在巴尔干地区扩大影响,不少国家受到所谓“新俄罗斯”的威胁,其中塞尔维亚、科索沃、黑山、马其顿都处在“火线”上,美国要增加对西巴尔干的关注力度,调整巴尔干政策,防范俄罗斯将乌克兰危机延伸到巴尔干,引爆“火药桶”。
目前,欧洲能源安全形势愈加复杂化,位于欧洲东西能源运输路线十字路口的巴尔干地区,其能源地位进一步凸显,欧盟希望利用该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欧洲天然气供应中转地。欧盟能源项目官员图尔克说:“我们正致力于建设一条巴尔干能源走廊,从黑海一直通往阿尔巴尼亚或黑山,然后直达欧洲其他地区。”
由于欧盟的阻挠,俄罗斯于2014年12月宣布暂停“南溪”天然气管道计划。今年2月,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与土耳其政府共同宣布将在土希(腊)边境重新布局天然气管道,扩建“蓝溪”以代替“南溪”,向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
出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利益的需要,美国千方百计阻止“蓝溪”天然气管道计划的实施,更希望建设途经阿尔巴尼亚的“跨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因为这条管道的气源来自阿塞拜疆,而阿塞拜疆被认为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都是美国的紧密盟友,并正在与北约合作。美国的最终目的是把俄罗斯的油气公司挤出欧洲市场,所以希望通过其在科索沃的代理人掌控巴尔干的一切。这也正是美国希望马其顿现政府下台、建立亲西方政府的实质所在。
马其顿危机时刻,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到访马其顿邻国塞尔维亚,并多次指出,境外势力搅乱马其顿政治局势的企图令人担忧。普京总统5月28日接受马新任驻俄大使国书时强调,“俄罗斯与马其顿有很深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心灵相近”,莫斯科关心马其顿的稳定与繁荣,支持马其顿当局为国家政治局势正常化所做的努力。
有媒体判断,马其顿两派政治力量可能被外部势力所利用,从而使该国成为西方和俄罗斯对抗的新阵地。
给中欧陆海快线带来风险
中欧陆海快线是中国“一带一路”构想在欧洲扩展延伸的重要环节,而马其顿又是此快线的必经之地。马其顿的局势无疑大大增加了中欧陆海快线的政治、经济和安全风险。因“国名问题”而产生的与希腊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权力之争”而发生的马其顿族两党之间的激烈矛盾,因“民族纠纷”而诱发的马族与阿族及其政党之间的尖锐分歧,因“大阿尔巴尼亚”思潮泛滥及“极端组织”的暴力甚至“恐怖”行动给地区带来的危险,很可能对拟议中的快线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马其顿所处的巴尔干地区属于欧盟“管辖”的“后院”。2014年,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在本地区开启了“柏林进程”,通过大力投资改建和扩建西巴尔干地区的交通、能源、电讯等基础设施,计划于2030年实现与欧盟基础设施的对接。而中欧陆海快线同样是惠及巴尔干乃至整个欧洲的项目,似乎可以与欧盟的“柏林进程”实现对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并可规避诸多风险。
(作者为新华社前驻地拉那兼驻马其顿首席记者、新华社高级编辑、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