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之理解文章的照应
2015-06-24
【阅读前言】
照应,是指上下文之间的相互呼应,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题文照应,是指文章或全篇或部分与标题相照应,其作用是使文章更加严密,中心突出;二是首尾照应,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其作用是能更好地抒发情感、渲染气氛;三是前后照应,是指上下文之间的互相照应,其作用是制造悬念,使情节发展更具吸引力和戏剧性;四是重叠照应,是指同一或相近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突出文章中心,表明文章线索。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故乡的椿芽
□何 泉
又吃着母亲托人带来的干椿芽,韧韧地,带着椿芽特有的芳香气息,直渗进心里……
每到椿芽树抽出嫩叶的时候,母亲便砍下树上的小枝,摘下枝头的嫩椿叶,洗过了,淘净了,切成小段,在滚水中漂过,便在太阳下暴晒起来。等嫩椿叶的水分晒得差不多时,放上些盐巴、辣椒粉等用手细细地揉搓,揉搓三四遍后,再放在太阳下晒,等全晒干后,便放进小坛里,密封保存起来。久而久之,就成了香喷喷的干椿芽,也成了我们在那饥寒年代可口的下饭菜和调味品。
小时贪玩,在山上乱窜,爬上漆树,用小刀在漆树上划出几道口子,看白白的漆浆渗出树干,伸指一摸,粘粘的,感觉很有趣。但一回到家里,这种趣味就让我尝足了苦头:全身红疹遍布、脸部高高肿起且高烧不止。家人慌了,请来了当地的土医生。上世纪七十年代,乡间医术落后,药品奇缺,遇到这些病时,土医生也束手无策。正在全家茫然不知所措时,母亲突然把我拉到椿芽树旁,手拿小棒轻轻抽打着树干,小声地让我跟着虔诚地念:“椿芽树啊,你为王,你养个儿子莫名堂,那天从你门前过,惹了一身疙痨疮……”连念三遍后,母亲砍下一些椿芽枝,又刨了条椿芽根,便熬汤让我喝洗起来。嫩椿叶香美可口,可椿芽根熬汤的味道却让人不敢恭维。每当我皱着眉头痛苦喝汤时,母亲就在一旁密切地监视着,她知道我的调皮,稍不注意就把汤倒了,于是每次都要盯着我喝并看着我喝完才罢休。
也许是我身体终于觉醒了,战胜了病魔;也许是母亲的虔诚感动了上天。总之,在第七天时,我身上的红疹竟奇迹般消失了!
母亲拉着我的手,站在椿芽树旁说:“娃,椿芽树是神树,只要没做过坏事的,它都会保佑的……”母亲的神情肃静。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只要是对自己孩子好的,在母亲的心中,都是神!
后来,到外地求学了,半月放一次归宿假。每次返校时,稚嫩的肩上,沉甸甸的背包里,总背着米、炒酸菜和母亲亲手制作的干椿芽。学校生活很苦,每天早上都要喝清淡如水的玉米糁糁饭。玉米糁糁饭里除了有不少糁糁疙瘩外,没菜、没油,有时甚至没有盐,即便有盐,也是集中在饭中的某处。当饭入口,来不及细细品味时,那种咸便瞬间包裹了你的所有味觉。到了后来,就着糁糁饭,吃几丝韧韧的干椿芽,粗粗咀嚼下,竟也吃出了淡淡的香味!有时下了晚自习,肚子饿得咕咕叫,看别的同学激情地冲向学校唯一的包子店,大口大口地啃着时,摸摸自己干瘪的甚至很久没装过钱的钱包,惆怅余愤又无可奈何地匆匆返回宿舍。吃几口酸菜,挟几根干椿芽,翻几页书,带着些许惬意进入梦乡。
后来,工作了,母亲也年老了,蹒跚的身影已不能再从树上砍下椿芽枝了。母亲便央求邻居砍下来,洗过、淘过、漂过,揉搓晒干后又封存起来……吃着故乡的椿芽,香香的,不由得有了惊艳而又奢侈的感觉。那特有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又吃着母亲托人带来的椿芽,香香的、韧韧的,泪眼模糊中,我仿佛又看到了远在故乡椿树下瘦弱的身影!
(选自《广元日报》2013年10月15日,有删节)
【专项训练】
1.本文的开头与结尾是怎样进行照应的?这种照应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理解文章的照应,需结合文章内容,并注意文章的起笔和收笔,以及前面的伏笔和后面的回应。
【拓展练习】
2.结合上下文语境,品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解题思路:赏析句子主要考查的是其作用,而其作用总体上可从两方面考虑:结构上,常起过渡、总领或总结作用;内容上,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等作用。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制作干椿芽的过程。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做此类题一定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