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企业面对的风险与对策思考

2015-06-24周俊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投资风险对策

周俊彦

摘 要:投资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工程项目的管理者、指挥者,建设产品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对项目风险控制的能力,决定了项目的成败、企业的兴衰,如何控制、防范、回避投资风险,如何管理工程建设全过程,使投资企业风险降至最低,成为工程投资建设企业面对的关键问题。文章从工程项目的各个不同阶段分析了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企业面对的风险,提出了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工程;投资;建设;风险;对策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风险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中,加强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和避免风险损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的投资市场格局,是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基本格局。企业投资方向、投资规模由企业说了算,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技术方案等均由企业自主决策、风险自担。也就是说“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众所周知,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具有生产的单件性和复杂性,在投资决策以及建设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比一般产品的生产过程面临的风险更大,投资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工程项目的管理者、指挥者,建设产品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对项目风险控制的能力,决定了项目的成败、企业的兴衰,如何控制、防范、回避投资风险,如何管理工程建设全过程,使投资企业风险降至最低,成为工程投资建设企业面对的关键问题。

1 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企业面对的风险分析

1.1 项目决策风险

对投资成本及项目建成后的成本费用和效益测算不準确,经济估算过于乐观,容易使投资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项目进行经济效果评价时主要应做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和抗风险能力评价,这些常用的经济评价方法,有既定的套路,掌握起来并不难。静态评价指标中无论是总投资收益率(ROI)还是资本金净利润率(ROE),都需要确定一个正常年份的年利润,这个“正常年份”如何选择,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人为因素。动态评价指标中,内部收益率(IRR)因其能够直接衡量项目未回收投资的收益率,因而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主要评价指标,然而该指标的计算,需要大量与投资项目有关的数据,依赖于投资过程的现金流量,而现金流量,恰恰是最难以预估的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为了争取上项目,有的投资企业故意把可行性研究报告做成“可批性报告”, 怎么能批准就怎么写,故意漏算或少算造价,或在对技术可行性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下,进行造价优化,对物价、政策等风险缺乏应有的价格量化,以图通过审批,项目通过后,再要求审批部门追加投资额。实际到了工程实施阶段,无法控制造价,打乱了原有的融资计划,融资成本增大甚至资金链断裂,极大地影响项目建成后的盈利效果。有些项目审批部门从地方利益出发,没有从严把关,从而造成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使项目建成投产后没有市场,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项目决策是工程投资建设企业面临的首要风险,对于工程建设管理者而言,若决策失误,后面的工作再出色,也都是徒劳,把握好这一关尤为重要。

1.2 项目设计及概预算风险

国内外工程实践及工程造价资料分析表明,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为75-85%,前期设计是否合理,不仅与项目投资密切相关,还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利润。在设计过程中选用更加先进、合理的技术,能够有效缩短工程建设周期,节省投资经费。因此,项目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在我们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占有最为关键的地位。但仍有大部分的投资企业为了投资早见效快,不按正常设计阶段搞设计,急着上项目,该进行初设的直接与施工图设计合并为一个阶段。另外,在项目设计前期工作中,设计基础资料欠缺,勘察程度不够,且又难以满足下阶段设计内容要求深度;总体系统方案遗留的疑点较多;外部设计条件尚未落实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这些情况风险性极大,这个时候仓促进行上规模的工程设计,是极不妥当的。更有甚者,边设计边施工,边施工边等图纸,没有周密的设计施工计划,或者说计划一再被打乱,造成进一步的经济损失,使施工进度拖延,这也是风险因素之一。

1.3 招标采购及合同风险

招标采购过程中的风险一是准备不足带来的风险。业主对所招标的标的物缺乏明确的要求或规范;业主对采购过程中的某一环节生疏,缺乏应对经验;影响因素相互关联从而导致复杂程度高;业主对招标采购存在偏见,或对完成采购过于乐观;由于设计深度不够,审查不严,造成工程量清单缺项漏项,招标范围不够明确都可能导致合同风险。招标范围不明确,一方面造成投标商投标报价不准确,产生多报漏报现象;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投标商钻空子,在中标后引起合同争议,影响项目的后续进展。而招标后进行设计变更容易造成索赔或者诉讼。对于业主而言,这种变更风险往往造成投资额的增加,使项目的预算难以掌握和控制。

二是业主方内部意见不同导致的风险。业主内部分工不明确,被分配任务方无能力按时完成所分配的任务;个人或小群体为了自身利益,而罔顾业主方的整体利益。这类风险有更大的危害性和隐蔽性,而事后进行亡羊补牢,需要业主方付出很高的代价。

三是招评标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评标过程太短,评标办法有局限,无法准确评出最具优势的承包人;投标人窜标、围标推高工程采购成本;投标人采用不平衡报价策略,评标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投标人抱着“只要能中标”的思想,对成本、利润缺乏科学、缜密的分析和预测,低于成本报价竞标,而评标过程中未能准确认定,中标后承包人为获利后期变更索赔较多。

四是外部环境变化产生的风险。这类风险在招标采购中通常有以下两类:一为市场供应风险,例如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设备供应方破产等,从招标采购的角度上看,虽然招标文件对投标价格在投标有效期内可以约定为固定价,从而规避招标过程中的价格波动风险,但是,一旦原定的采购进度延迟,供应商就无法按照原有投标价格供货,这时诸如原材料上涨等风险还是会导致业主采购成本激增;二为政治及社会风险,这类风险种类较多,一且发生,通常对业主方构成不可抗力。例如,招标工作已实施,但此时政府要求重新调整工程规模,工程开标半年以后仍未定标,投标书早已超出投标有效期。招标采购工作成本却不可避免地需要支付。

1.4 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由于工程投标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施工企业在投标时不管施工难易、利润肥瘦,到处撒网,四面出击。为了中标,不惜花血本、走关系、摸标底,竞相压低报价,以低报价中标,把获利的希望寄托在变更索赔上。如此一来,投资企业的面临的各种风险就更为高发。

一是施工方虚报多报工程量的风险,又例如土石方工程中土石比、超挖量的确定。由于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是第一手资料的掌握者,因而工程中这一方面的风险几乎不能杜绝。

二是施工方变更索赔费用不按造价原则确定的风险。这一类风险,主要来自于高套定额、抬高收费标准、提高材料价格等方面。

选用高套定额。一些施工单位利用低套高、少套多的方法增加材料经费,来牟取不正当利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施工方在决算中重复计算综合定额和单项造价,造成项目投资虚高,套取更大的不正当利益。

抬高收费标准。工程类别直接影响一项工程的间接费用,是工程造价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在基建项目进行过程中,因为工程类别有所区别,所以存在着不同的收费等级。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造价的决算或是编制时,通过虚报工程等级或者类别,蓄意抬高收费标准,套取更高的工程费用, 业主若不认真核查再予审批,必然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

提高材料价格标准。材料的价格和消耗量是浮动困素,特别是特种材料,很容易被高估,造成工程造价偏高。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施工单位虚报材料价格和材料用量,在结算时以高等材料上报,但施工中却使用了价格、质量更低的材料,导致工程价格上场,但质量却无法保障;又如,增加材料采购中的交通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通过虚报材料采购过程、地点来牟取利益。另外,还有在结算中虚报大型机械、特种机械的使用费、转移费,或是夜间施工费的情况,钻监督检查的空子,提高材料选用的采购以及施工中的费用,赚取其中的差值。

2 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企业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2.1 降低项目决策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通过前文分析,决策风险主要存在于:因业主在项目决策研究时收集的信息资料不够完整、可靠、具有时效性,选用的分析方法不够合理、适合,预定的方案未经过多方比对、科学论证,决策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社会实践经验不够全面、丰富等因素造成的决策失误或滞后,以致工程项目建成后无法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人为的风险占主要原因。通过项目后评价体系,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建立问责制,追溯相关责任人绩效,可减轻风险。有些企业往往不重视项目后评价,认为已经发生既成事实,只将后评价工作走走过场,实际上严肃认真的后评价体系,将会有效地影响到前期工作的态度。只有通过详实可靠的投资分析,才有可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让领导人员“拍脑袋”的风险减至最低。

2.2 减少项目设计及概预算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除了不按正常程序进行设计的风险之外,设计人员中存在着经验不足、良莠不齐,甚至于闭门造车的现象,由于各方利益的搏弈,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也有着不一的考量,因此,设计的管理相当重要。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企业应要求设计部门严格按正常的设计步骤进行设计,并组织层层审查。坚持一步一步落在实处,在设计阶段,多与设计沟通联络,认真审方案审图纸,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同时推行标准化、限额化设计,在工程前期的设计阶段控制好投资费用,降低工程成本费用。

2.3 避免招标采购及合同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招标工作流程复杂、环节众多、涉及面广,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较多,招标采购前必须做好明确科学的招标计划。为确保招标项目的成功,还需从细节入手:抓项目受理环节,看项目招标方式是否合法合理;抓信息发布环节,看是否公开、竞争充分,招标公告发布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招标结果,范围太小可能存在串标、抬标的问题,达不到招标效果;抓住招标控制价环节,充分做好市场调研确保招标控制价可靠合理;抓招标文件制定环节,看是否规范详细,是否做到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用词准确,尽量排除可能遇见的法律风险;抓澄清环节,广泛听取投标人疑问,集体解答,统一标准与口径;抓业主内部管理,涉及部门及人员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审核制订招标文件,加强考核和培训,减少领导人员、招标管理人员的腐败行为,提升相关人员的违规机会成本,减少职务犯罪。

评标过程中,一是制定合理科学的评标方法,加大对投标商服务、声誉等因素的评审。二是推行电子评标,有利于快速有效地发现报价人不平衡报价和低于成本报价竞标等端睨。三是加强标前审核和标后监督,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规范,严厉打击串标围标、资质挂靠、规避招标、违法分包等违规行为。

对于外部环境变化产生的风险,作者认为这类风险属于不可控风险,但可以通过上述渠道有效降低或避免派生风险,在此不再赘述。

2.4 工程管理过程中风险的应对与措施

一要加强工程管理,严格工程量的审批手续。工程量是编制结算的基础,核准工程量是保证造价真实的前提。相关审查人员需要了解工程的类型、施工方案及图纸,并定时定期检查工程的实施情况,特别针对容易重复计算的部分,详细核查并做好记录和备份。在最后进行工程费用结算时,需要根据自己的记录和建设单位上报的材料使用、工程量相对照,仔细查看其中是否存在虚报、多报的问题,防止某些不法建设单位钻空子,牟取不正当利益。具体来说,审查人员一方面要实地考察,翻阅施工记录,核查施工量是否偏离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还要深入到基建人员中去,切实了解施工状况,防止隐瞒虚报的情况,把严审查关,保证结算工程量真实无误。

二要复核是否存在高额套用。在工程造价中,高套定额是经常出现的现象,通过高套定额大幅提高工程造价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工程的成本。因此,控制工程造价尤其需要注意审核是否存在高套定额现象,严格根据工程资料和相关证明进行核查,确保定额套用是真实合理的,严禁徇私舞弊,造成造价的抬高。除此之外,还要严格审查是否有重复计算综合定额和单项造价,造成项目投资虚高的现象,保证定额没有被错误套用,封闭漏洞,严格复核,控制好工程的造价结算阶段。

三要严格管理材料选用和采购。由于材料的类别和数量浮动较大,且密切影响着工程造价,所以需要加强在材料、设备选用和采购中的管理,以便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首先,提高信息管理能力,使得在材料选购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材料的性能和价格;其次,实行材料预算审核策略,合理的购进材料,避免浪费和工程造价的抬高;再次,每次材料采购的清单和采购点都要上交凭证,并做好入库记录,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最后,在工程施工中要合理控制施工量以及施工进度,避免材料在储存中损坏,增加不必要的损失。材料选购是工程造价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加强材料选购的管理,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还能够保证工程的实用性、安全性的提高。

3 結束语

一个建设项目,从投资到实施,总会伴随着风险,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风险,风险也会随着各项投资建设活动的进展而变化。而投资建设项目的风险一般具有可预测性差、可补偿性差、风险存在期长、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大、不同项目的风险差异大、多种风险因素同时并存、相互交叉组合作用的特点,我们在投资建设管理过程中,必须提前做好风险分析、注意风险防范、抓好风险控制、防止风险转化,确保建设项目取得最大的收益和回报。

参考文献

[1]李宇松,马风雷,袁春风,等.建设工程招标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温青美.小型基建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猜你喜欢

投资风险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