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隆县山葵种植技术初探

2015-06-24朱昌锋蔡会黄道先李红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山地栽培技术

朱昌锋 蔡会 黄道先 李红

摘 要 介绍了山葵的种植技术,从地块选择、栽培方法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山葵的栽培技术要点,分析了种植山葵的经济效益,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山葵;山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6.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2-050-02

山葵又名山嵛菜,学名Wasabia(音译“瓦莎毕”),十字花科,喜阴性,多年生草本植物,被人们誉为“绿色黄金”。在日本,山葵已有350余a的栽培历史,在我国其种植才刚刚才步。山葵用作调味品主要有香、辛、辣、冲的特点,是日本料理不可缺少的调料[1]。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增进食欲、防腐杀菌、壮阳、清血和镇痛作用,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1 山葵的生态学特性

山葵是一种夏季生长在阴凉处的半阴性植物,对生态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喜凉、喜湿,喜肥,一般要求海拔1 200~2 600 m,适宜温度6~20 ℃,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年降雨量1 200~1 800 mm,土壤疏松、肥沃,质地为轻壤和沙壤土,pH值5.5~6.5,微酸性,对光照要求很低,一般遮光度60%以上[2]。

2 武隆县种植山葵的有利条件

武隆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8 ℃,海拔800 m以上的山区,每年约有5个月的多雨季节,雨雾蒙蒙,日照少,气温低。全县林地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59.2%,土壤以酸性、弱酸性沙壤为主,非常适合山葵的生长。1998年,武隆县一家山葵种植公司从台湾引进了山葵种苗到武隆县土地乡天生村种植,产值达12 000元/667 m2,良好的种植效益极大调动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农民们纷纷利用山林林下种植山葵,面积从最初的5.33 hm2逐步发展到现在的66.67 hm2。

3 山葵栽培技术

3.1 选地

山葵种植选择海拔1 500~2 600 m的林地,坡度10~15°,林下遮阴种植,植被以乔木林或高大灌木为主,阔叶林最佳,遮阴条件在70%~80%为宜。山葵种植用地选择疏松、通气、保肥、排水性能良好的沙质土地,要求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忌粘壤土和过酸性土壤。年降雨量大于1 500 mL,地表水源充足,排灌便利,附近无污染源。

3.2 整地起垄

山葵种植需深耕细作,根系发达,一般挖地深度在30 cm。整地要做到平整土细,无杂草,以便保墒保苗。山葵采用起垄种植,沿坡向做垄,以便排水,垄高30~35 cm,宽50~60 cm。

3.3 育苗

山葵苗目常用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从母株上分出培育的分蘖苗;另一种是由种子培育的实生苗,由于分蘖苗易带有各种致病菌。因此,种植户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实生苗。

采用小拱棚遮阴育苗,11月上旬播种,播种前深耕35 cm,并整地使土壤松细平整。用多菌灵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预防苗期病害,播种后均匀覆土5 mm左右。为保证种子发芽整齐,培育壮苗,播种前可用20 mg/kg赤霉素浸种12 h。

育苗期间要经常检查棚内温度,适时揭膜,使温度控制在5~20 ℃。播种7 d后开始出苗,待出现3片真叶以后,喷施磷酸二氢钾追肥。山葵种子不耐旱。因此,要适时浇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

实生苗的苗期一般120~150 d,翌年3-4月可进行移栽,出圃前平均苗高20 cm。为防止苗期病害,每月喷洒1 000倍液代森锰锌1次。苗期要间苗2~3次。

3.4 水肥管理

山葵春季(3-4月)移栽,采用单垄双行种植,定植行距为40 cm,株距20 cm,栽植深度5 cm,以生长点部位露出土面为宜。栽苗3 500~4 000 株/667 m2,栽苗后要及时喷定根水。山葵生长期达18个月,要施足基肥,每667 m2施用腐熟牛粪2 000~3 000 kg,复合肥25 kg,硼肥1 kg。栽苗30 d后,追施提苗肥,施用45%的复合肥,用量25 kg/667 m2。5个月后,即当年秋末,追施越冬肥,30~50 kg/667 m2。次年春末夏初,追肥促进块茎增大,施肥50 kg/667 m2。山葵喜水忌涝,尤其是在生长后期,随着根状茎的迅速增长,需水量增大。因此,天旱要及时浇水,下雨要注意排水防涝。

3.5 病虫害防治

山葵喜阴好湿,易发生各种病虫害,主要病害为软腐病、黑心病、白粉病和病毒病等,其中以软腐病和黑心病危害最为严重。山葵病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及枯枝败叶、使用杀虫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等可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软腐病的防治,使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 000倍液喷洒,并清除病株。黑心病的防治,使用扑海因50%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洒,轮做可有效减轻黑心病的发生。蚜虫、菜青虫的防治,使用2%苦参碱水剂400倍液喷洒。

3.6 采收

山葵全身是宝,除了肥大的根状茎,茎叶也可采收。鲜茎叶在当年6月、第二年6月和10月采摘,可采收3次。第三次采收鲜茎叶后采挖山葵根状茎,一般傍晚采挖,以免晒伤,影响品质。

4 山葵的效益分析与展望

山葵可收鲜茎叶45 t/hm2,收根茎9 000 kg/hm2,按收购价鲜茎叶3.3元/kg、根茎10元/kg计算,产值达24万元/hm2,去除种苗、肥料、人工等成本,纯收益达9万元/hm2,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在山葵主要产地的日本和台湾,总计种植栽培面积不超过8 000 hm2,其需求量随着人口增加、食用群增加、山葵产品用途推广等因素而急剧增加。近几年,山葵商人纷纷到大陆谋求发展种植山葵。目前,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和重庆等地,总共成功种植面积也不超过600 hm2,市场潜力巨大。武隆县山林面积4.4万hm2,以松、杉、柏树为主,海拔1 000 m以上山区年平均气温15~18 ℃,年降水量1 200~1 500 ㎜,非常适宜山葵的生长,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朱进,杨松.山葵生物学特性、关键技术及风味物质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 2011(1):81,223-226.

[2]王广东,李式军.珍稀香辛植物山葵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999(1):48-49.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山地栽培技术
山地草甸
A new species of Mountain Dragon(Reptilia:Agamidae:Diploderma)from the D.dymondi complex in southern Sichuan Province,China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山地侧柏林树高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