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中的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以我国近代教会大学为例

2015-06-24张燕

亚太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会学校世俗化西学

文/张燕

一、高等教育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

教育与文化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两者是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文化交流,若没有文化交流,教育就会因此逐渐失去生命力,难以获得发展。新文化的产生就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那么,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实施机构,可谓是创新文化的中心。而具有鲜明西方文化色彩的近代教会大学作为一种典型的高校类型,其内部所发生的中西方碰撞和融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文化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活动过程及其特点,还揭示了在其中所发生的文化更新的实质就是顺应和同化。

(一)个案选择:我国近代教会大学

1. 我国近代教会大学具有突出的代表性

首先,它是教会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学校类型。在1840 年的鸦片战争中,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封闭已久中国的大门,把中西文化教育的显著差异直接地展现在中国人面前。其后,伴随着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教会获得了开办学校和自由传教的权利。于是,教会人士开始兴办学校,试图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本土的传教人才,打开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心结”,消除传教中出现的文化抵抗。可见,教会学校首先是在武力和不平等条约的双重保护之下开办起来的。在此,可以说,教会学校是西方文化试图影响中国的产物。而教会大学,这些由西方传教士在华开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它是“教会学校中最为重要、最有代表的部分”,“它们在中国教育乃至社会近代化,在中国文化、教育交流史上所具有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最引人注目”。

其次,教会大学既是教会学校又是高等学校,其身上兼具了西方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的特色。西方传统文化与宗教文化是密切相连的。尽管宗教势力在与世俗势力漫长岁月的争斗中丧失了其原有的政治统治权,但宗教在西方文化之中仍有不可动摇的精神统治的地位,它融入了西方文化的骨血之中,成为了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教会大学,作为一种宗教学校类型,它具有更为浓厚的西方文化的色彩。

2. 教会大学的发展过程具有典型性

教会大学内部包含了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它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中西文化不断交锋的过程,在其中发生的文化间的活动具有典型性的特点。

教会大学实际上可被视为传教士移植西方教育的一种尝试。但因为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长久以来的闭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传教士最初西化中国的意图遭到了抵抗。为了回应这种抵抗和冲击,传教士只有不断的修正他们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使教会学校能适应当时的实际需求,进而获得生存的空间,教会大学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校。

最初在华建立起来的教会大学大部分都是在原有的教会中学或教会小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不仅办学条件较差,数目较少,而且学校教育的宗教色彩也较浓。后来,洋务运动和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开展为教会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不少传教士主张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通过培养社会精英,进而左右中国社会的发展,使整个中国基督教化。在这受教育需求高涨而高等教育机构又恰好欠缺的时期,教会大学抓住了机会,以其较高的教育质量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吸引了大批中国学子前来就读,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于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同时达到与中国自办大学分庭抗礼的目的,教会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政策,变得越来越趋向于世俗化、专业化和中国化。也就是说,中国化和世俗化成为了教会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到了20 世纪20 年代中期,中国先后掀起了“非基督教运动”和“教案”风波,教会大学这种发展势头受到了爱国主义浪潮的强烈冲击。1925 年10 月16 日,北洋政府公布《外国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要求全部教会学校必须向中国政府立案注册,并对教会学校的办学作了限定性规定。自此之后,教会大学结束其独立状态,以私立学校的形式被正式纳入到政府管辖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并因其身份的转变而日渐被普通中国人所接纳,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其中国化和世俗化的程度。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教会大学一方面普遍因战火而遭受到惨重的损失。另一方面,大部分教会大学被迫内迁后都出现了生源结构的改变和与差会联系的困难等问题,面临着招生和资源不足的困境。因此,在战争接连不断的打击之下,教会大学在迁移和重建过程中增加了校际之间的互助和交流,普通国立大学也逐步地拉近了与它们的距离。于是,在动乱之中,更为中国化的教会大学慢慢地建立了起来。到新中国建立之后,教会大学更是直接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完全地融入了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当中。

纵观教会大学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可把其发展的特征归结为两点:世俗化和中国化。前者是针对于教会大学的宗教性而言的,后者则是针对于其西方文化特性而言的。教会大学,其创建初期就是一种几乎全西化的高等教育机构:宗教神学教育为主、西方传教士为教师队伍的主力、独立于政府所控制教育体系之外的地位。后来发展历程中,它逐步的朝中国化和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并最终成为一个符合当时中国现实需求的,具有西方先进之处的西式的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可见,在教会大学发展的过程中,中西文化在不断的碰撞和融合,文化和教育都在其活动中获得了更新。

二、从近代教会大学学校文化来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学校文化中包含不同的文化类型,从横向来划分,可根据学校中各不同群体所承载的文化类型划分为: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课程文化;从纵向则从学校文化自身的发展历程出发,依据学校文化在不同时期在学校中展现的不同状态划分为形成期、发展期、衰退更新期。本文拟首先从纵向的角度对中西学校文化的融合和碰撞进行分析

1. 形成期(1882 -1905)

这一时期是教会大学的创立期。自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对外战场上几乎屡战屡败。战事的失利、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迫使高傲的中国人开始正视西学,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方式,无论是有志之士自发的探索西学之途的思考,还是在从统治阶层开始的种种尝试 (如19 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其后的“百日维新”以及20 世纪初清皇朝的教育改革)。有些传教士也敏锐的感觉到,只要对自身稍做改动,降低对方的警戒心,就能有助于被对方所接纳。若要完成其原本的教化目的,那教会学校究竟是该坚持原来的强硬态度,以直接传教为主教育为辅;亦或是为抓住时机而做出必要的改变:改为间接传教,主要通过教育进行文化渗透,从而达到最初目的。针对教育与传教的先后、主次问题,传教士在其内部开展了激烈的争辩。

2. 发展期(1905 -1937)

1905 年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一件标志性的事件,它不仅仅代表着一种选拔性考试的结束,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新式教育的开始扫清了障碍,解除了束缚。于是,新式学堂很快就建立起来,成为另一处学生学习新知的场所,成为了与教会大学相抗衡的另一种学校教育机构,对教会大学造成一定的冲击。此外,伴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和新式学堂的建立,在中国社会里,学习西方的潮流越演越烈。人们不仅不再排斥西学,还视习西学和用西学为救国富国的或攀附的重要工具。其中,青年学生对西学的热情尤为突出,他们对西学的渴望和要求不断增加。因此,对有西学教育的学校机构的需求量也猛增。由于新式学堂创办时间较短,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巨大的社会需求,因此这种巨大的需求为以优质教学质量闻名但数目一直较少的教会大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扩展机会。

面对挑战和机遇,为了抢先取得高等教育的领导权,使其能更好地为帝国主义侵略事业服务,各教会大学开始合并资源联合办学,积极扩展学校规模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扩大其与社会各方面的接触面,增强与社会的联系,变得更为世俗化和中国化。而其后爆发的“非基督教运动”和“教案”风波则使教会大学的世俗化和中国化更进一步,变成了中国政府管辖下的教育系统中一部分。

3. 衰退更新期(1937-1952)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教会大学的发展遭到战火的冲击。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一直处于动乱之中。不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以及战火造成的毁坏对教会大学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尽管如此困难,教会大学却从未放弃过办学,反而积极主动的进行教学工作,并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更为中国化和世俗化。可惜的是,这种努力并未使教会大学像之前那样顺利的克服难关,政治交锋最终还是导致了教会大学的消逝。1952 年,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布了《关于处理接收美国津贴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决定》,对教会大学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将改造后的学校机构纳入到新中国的教育系统中。至此,教会大学的历史在中国大陆画下一个句号。

三、对近代教会大学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分析

根据上述的分析,从宏观方面来看我国近代社会中所发生的中西文化间的活动,可发现,文化的顺应和同化在其中显而易见。在19 世纪中期,当西方传教士和西学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社会时,它们对中国传统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相对先进的西方文化面前,显得异常被动和抗拒。于是,起初它选择了忽视西学,沉默地适应西学带来的冲击。但其后连续爆发的几场战争中,西方文化都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展现了两者之间差异和距离。战败的屈辱引发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处于劣势的反思,其中不少人更是开始了积极探索和对外学习的道路,期望通过学习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先进的、科学的西方文化来改进本民族文化中的不合理之处,并使其得到更新和发展。于是,中国文化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进入了文化顺应的阶段,并在此过程中通过扬弃、继承、吸收对自身文化内容和结构进行了更新。这使中国文化变得更为开放和独立,并在持续的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步入了同化西学的阶段。

[1]陈学恂主编. 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刁培萼主编. 教育文化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丁刚主编. 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何晓静,史静寰著. 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5]黄新宪著. 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6]李清悚,顾岳中主编. 帝国主义在上海的教育侵略活动资料简编[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第19 页

[7]刘香君. 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05).

[8]张勇,巫新建. 中外合作办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 (01).

猜你喜欢

教会学校世俗化西学
康熙皇帝的西学教师
旅游视角下岳阳教会学校遗址规划研究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沧州教会学校创建历史及其影响
教会学校适合留学吗?
孤本《性原广嗣》与西学之影响
西学大家系列丛书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
浅谈唐代敦煌莫高窟菩萨造像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