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模式的微课市场分析

2015-06-23马永纪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洋葱工具师生

马永纪

和两位身处不同地域的教研员朋友聊起最近的工作,他们居然异口同声答曰“微课培训”。这让从2012年起就关注微课的笔者打算好好聊聊微课在“互联网+”时代的机会。

微课比较早出现大概是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的“林地高中”和可汗学院中,2007年林地高中的老师为了解决缺课学生完成基本学习的需要,尝试使用视频帮助学生在家里学习。萨尔曼·可汗最初也仅仅为了解决自己亲人学习上的困难,使用了自制视频进行学习辅助。

看似简单的技术微创新,却引发了全球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其原因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因为他们都实现了教育原理中学习本质的东西——让学习成为按需定制,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学习交流、讨论、应用的环节,从技术的角度实现了对原有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师们梦寐以求的教育愿景——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下,国内教育者都将微课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省市区各级信息化工作当中,如果不给微课安排个培训、竞赛什么的,都不好意思将工作计划拿出去。微课火爆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中国教育变革的强力需求,微课让教育者看到了依靠“互联网+”改变教育困境的希望,迅速蹿红。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微课更像是政策驱动的一次市场机遇。面对微课这个发展迅猛的新兴市场,商业机会在哪里?从哪个角度切入这个未来可能和PPT课件一样庞大的教育市场?笔者从工具、平台、商业模式等几个角度尝试探讨微课商业化进程。

工具篇

从微课工具切入现有市场是最直接、最容易的一种方式。在微课迅速上位的过程中,国内外的微课工具、微课应用成为全国教师所关注的目标。Camtasia Studio是微课制作工具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它能方便地对PPT及各种计算机屏幕进行动态的录制,简要的编辑和后期加工。但其毕竟是国外的工具,汉化和注册都需要复杂的操作,使用上也需要些培训。

放眼国内微课工具,对勾网微课工具、微课大师、微讲台等一批更接近本土教师的微课制作工具也逐渐成为教师们的常用工具。就拿对师生全免费的对勾网为例,其目标几乎就是中国版的Camtasia Studio。除了支持PPT、Word录屏外,还提供手写录屏,几种方式均是专门针对教师微课制作的使用场景设计。对勾网的录屏和浏览器紧密结合,教师可以直接上传、管理自己的微课。目前这个工具还朝着平台方向努力拓展,学生观看微课的情况会自动进行统计,反馈给教师。对勾网是希望能够让师生免费使用工具,在获得学生精准数据后对其进行导流,这和新东方的线下免费学习中心的思路颇有几分相近,即教育机构付费购买广告并获得精准学生,教师获得收入。

目前国内占实际市场份额最高的微课工具,Camtasia的出品公司——TechSmith肯定没有评估中国国内的使用量。估计现在偌大的流量入口的价值,早已超过了其国内的商业销售回报,也许对它来讲正是一个从单品到平台的跨越,这可是国内互联网公司梦寐以求的目标。

平台篇

正如前文所述,微课是政策快速驱动的,面对全体教师接触更多的微课应用场景就是各级各类的微课大赛。在举国体制下微课内容得到了迅速的补充提高,不断有优秀的微课内容产生,但这些优秀微课除了在众多微课大赛中摘金夺银、秒杀证书外,要想应用到实际教学的一线,更需要一个支持微课应用的优秀平台。在庞大的教师群体中,在应用微课方面已经产生了一批精英型教师,他们希望利用微课改善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效果。这些教师不仅仅停留于用微课获个奖,而是将微课真实地应用到自己的常态教学中,这个教师群体中,初高中老师排首位,他们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微课的作用。

这些教师在应用自己制作或收集来的微课时,碰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缺少一个优秀的微课平台,而目前能够提供微课使用平台的少之又少。国家各个层级的政策往往落脚点在微课的培训和微课的竞赛两个方面,对应用及应用平台较少提及。究其原因,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更有利益的牵绊。传统的体制内管理平台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机制提供优质、可运营的服务。事实上,微课平台对用户有着巨大的粘性和集聚作用。四叶草微课平台是笔者注意到的专门以平台方式进入微课市场一个例子。它是专门服务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微课发布、使用,师生交流、评测为核心服务的微课平台。而且,它还覆盖到了移动设备,师生在手机、平板电脑上即可完成使用,从技术角度实现了泛在学习,让翻转课堂和微课能够靠谱地落地。在四叶草上基本实现了笔者2012年就提出的“学习型的SNS”,以互联网的基因为教育带来突破的契机。作为“互联网+模式”微课的典型代表,它们除了免费供一线老师们使用外,年前还上线了积分商城,让人看到了“微课版”的“一起作业”。据了解,在他们的用户群中,名校、优质学校占比相当高,从而也能看出,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首先被那些更有能力、更有追求的学校所采用。这也预示了今后教学发展的大方向。

商业模式篇

微课今后发展的关键在于,微课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够坚实地建立起来。因为微课和PPT不同,PPT主要使用者是单一的教师,微课是师生双方共同使用的。那么光有一个发扬雷锋精神的“微软大叔”是不行的,还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商业运营模式,才能让这一细分的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核心就是价值到哪里去挖掘。ToB面对体制内的商业销售是最直接获取回报的传统方式,但其受制于固有的体制制约,难以建立起围绕真正使用者的运营机制,几乎都桎梏于做项目、做“软件”的模式。既然ToB难以有大的想象空间,我们来看看ToBtoC或直接ToC,这似乎更被行业所认可、看好。更直接地为师生服务,从师生服务中获得大量用户和用户数据,从中来挖掘商业价值,开展增值服务,这才是微课的商业模式的终极追求。

在微课的商业模式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要数A轮就拿到上千万融资的“洋葱数学”了。最初听洋葱数学CEO杨临风讲要始终提供免费的产品时,一直没找到商业逻辑的感觉。但当洋葱数学在百度作业帮以及众多行业合作伙伴的平台上出现的时候,听老师们在QQ群里无意间提到“用洋葱数学,让讲课更轻松”的时候,似乎商业逻辑逐渐清晰了起来——教育资源的品牌价值。回想互联网经济中,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也会创造价值。当学生被不一样风格的专业级微课所吸引,老师们在使用时又无需为微课制作和搜寻资源费神,还有配套的习题支持教师们的课堂翻转创新,的确是教师们居家讲课必备之佳品。

在行业内曾有一种观点是做资源难有机会,但是当大家都持这种观念的时候,优秀的品牌资源价值就大幅凸显了出来。这也印证了洋葱数学商务总监高华建所讲的,众多的行业合作伙伴、区域性平台都向他们敞开了欢迎的大门,积极邀请他们入驻,这大大突破了以往资源制作、运营的商业桎梏。试想将来洋葱数学的精品内容不断地更新推出,师生对洋葱数学提供的其他服务也许更容易买单。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切入方式外,还有些已经站在后面或潜在入场的大玩家。比如做微课笔的厂商,那些高起低落的视频网站,凭着先天的技术优势,超强的带宽,以及众多的微课资源,没准哪天就从在线娱乐强势跨入在线教育领域。这样的故事总比全通教育这样的“第一神股”更让人感觉踏实吧。

微课的发展历程让笔者想起了20多年前PPT在国内教育行业的应用历程。最初PPT只是在公开课或实验课上才能使用,因为需要大屏幕投影的支持,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不靠谱,很长一段时间内一所学校几乎没有一台大屏幕的投影设备,何来PPT的应用?然而,时至今日还有谁提这个超级Out的话题?微课和PPT们都需要一定设备和环境的支持,但微课的可实现难度大大低于20世纪90年代PPT所需要的大屏幕投影设备。从推广过程看,两者都经历了“课件、大赛”的推广阶段。从应用效果看,无论从浅入深都有着其突出的教学效果、作用。它们都符合教育信息化中一个颠扑不破的原则:降低教师劳动强度、提高教学效率。

北京市大兴区教育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勇说过:那种宽度有1公里,而深度只有1厘米的教育信息化产品是没有用的。即使他们之间整合得非常好,也没有用。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宽度为1厘米,而深度是1公里的产品。从这点上看,在线教育、教育信息化会有更多的机会等待创业者的挖掘。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市荆各庄小学)

猜你喜欢

洋葱工具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切洋葱
“巧用”工具
麻辣师生
剥开心的洋葱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洋葱 编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