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治理: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新方式
2015-06-23魏宁
魏宁
最近几年,从国家、政府到企业、学校,“治理”成了一个热词。在信息技术领域,也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就是“IT治理”。从IT管理到IT治理,一字之差,带来的却可能是未来学校信息化管理的一种全新方式。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依然是“一把手工程”,距离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信息化建设、共享信息化建设成果还有着不小的差距。笔者曾看过几项调查数据,大约2/3的教师对自己学校信息化建设感到不满。如果我们再仔细追问:教师对每年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知情吗?学校信息化建设事先听取了教师们的意见吗?学校的信息化设备被有效利用了吗?使用的效果又怎样呢?结果怕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IT治理试图解决的正是上述问题。简单说,就是要建立起一种机制,让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到信息化决策中来,让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大家的事儿”。同时,也让所有教职员工共享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让信息化真正惠及学校的每一个人。
要想做到这一点,避免领导“脑袋一热”就拍板,就必须建立起一套民主化、制度化的决策机制。从美国各个高校的经验来看,这种决策机制首先要依靠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也就是在美国超过一半学校的校级岗位中都有设置的CIO(首席信息官)。它一般由一位既懂技术、又懂教育管理的人来担当,大约相当于学校的“技术副校长”。在CIO之下,会设立专门的技术委员会,负责收集各部门的IT需求。例如,在IT治理较为成熟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形成了技术委员会推荐、CIO审查、学校最高领导层决策的从各院系到学校的IT决策机制。这种机制用以保证学校的每一笔信息化投资都能如实反映各院系教师最迫切的需求,兼顾各群体的利益诉求。
在美国,CIO成为了IT治理的关键角色。而在我国,学校信息化建设仍基本属于“一把手工程”。但是,学校的“一把手”未必对技术有深刻的认识,某项针对学校教师的调查就显示,58%的教师认为,校长虽然有带头意识,但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另一项调查数据则显示,只有7%的校长清楚地知道教师的信息化需求,这足以说明“一人决策”的弊端。与费力提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相比,通过CIO制度的建设来弥补“一把手”技术能力不足导致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迟滞,或许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除了信息化决策的“共治”,信息化成果的“共享”更是IT治理所追求的目标,而这同样要依靠制度的保障。通过建立起一套卓有成效的监督、审查、评价机制,对学校的信息化应用不再“不闻不问”,而是严格监督、追问到底,让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对全体教职员工“有个交待”。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第一天起,相应的监控、审查制度就要运转起来。更为重要的,当信息化建设结束,信息化设备投入应用以后,相关的评价机制要能及时追踪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实际效果,看是否满足了学生、教师的需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回报。
当社会各行各业都在从管理向治理转型,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同样不能例外。这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制度建设上。让学校信息化建设不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而成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共治、共享的对象,这就是学校IT治理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