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探讨

2015-06-23耿颖

消费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利用成本资源

耿颖

摘要:生态经济的兴起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在现代人类生态文明发展中,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类必须选择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关键词:生态经济特征发展路径

一、生态经济的概念与本质

所谓“生态经济”就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生态学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其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承受的基础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合理,资源更新和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集约、高效、持续、健康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生态系统。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生态经济具有绿色循环、高科技和可持续性的特征。

二、生态经济的特征

(一)时间性。指资源利用在时间维上的持续性。在人类社会再生产的漫长过程中,后代人对自然资源应该拥有同等或更美好的享用权和生存权,当代人不应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换取自己的舒适,应该主动采取“财富转移”的政策,为后代人留下宽松的生存空间,让他们同我们样拥有均等发展机会。

(二)空间性。指资源利用在空间维上的持续性。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不应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并要求区域间农业资源环境共享和共建。

(三)效率性。指资源利用在效率维上的高效性。即,“低耗、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它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量和环境代价,来不断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和社会经济的支撑能力,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

三、生态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一,推行生态经济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而且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经济能够在强化环境资源有价的同时,实现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能够在发挥生态环境价格机制的过程中缓和区域生态与经济矛盾,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第二,用生态经济理念统筹规划园区的空间布局,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又优化了资源配置,而且改造了存量、构建增量,有效地引导了园区产业良性调整。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园区的有效循环,政策推进发展模式促使园区迈入创新驱动,自主增长的发展轨道,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改善有机统一的有效渠道。

第三,农业是我国一项经济支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利用生态经济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是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不仅能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

四、加快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提高生态经济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无数事实告诫我们:要想实现经济的发展,摆脱人与自然关系的尴尬、矛盾的处境,就必须要抛弃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即:“先污染后治理”的线性发展。要在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追求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形态——生态经济。

树立科学的经济发展理念,提高公众的生态经济发展意识,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国家机器的作用。政府必须发挥好主导作用,建立全方位的生态教育体系,培养全民性的生态保护意识;鼓励生态经济、生态科技、生态文明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专项扶持基金;引导和调动国家宣传机器、新闻媒体、网络等开展科学发展知识普及和教育,倡导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二)着力推进节能减排、生态治理和绿色创建。完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探索“产业引领项目、项目配资源”实施办法,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协调煤电油等生产要素向低能耗、高产出企业倾斜,为优势产能企业的发展壮大腾换出资源环境空间和产品市场份额。倡导生态生产和绿色消费,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加大城市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噪声污染,统筹城乡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全面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覆盖项目,促进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三)要牢固树立生态成本意识,避免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误区。生态成本是指生产中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耗费及其价值补偿。传统的成本范畴实际是指经济成本,而未把客观存在的生态成本包括在内。经济成本和生态成本共同构成人类生产的完全成本,两者在人们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同时产生,前者代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经济资源的耗费及其补偿,后者代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耗费及其补偿。由于生态成本存在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成本意识,实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旧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精放型(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自然观路径。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即不是救世主,一切依赖与大自然的恩赐;又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源泉。人定胜天,毫无节制地去索取、征服和对抗大自然:而应善待大自然,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科学地改造和利用大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用新的自然观改变传统的依赖与对抗大自然的观点,规范人类的行为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大自然,使环境资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永续利用。

猜你喜欢

利用成本资源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