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互动学习型模式探究——以高中物理“动能、动能定理”教学实践为例

2015-06-23陈云彩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互动学习动能定理自学

文/陈云彩

一、问题的提出

自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实施教育新政,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号召全市中小学要“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并提出了详实的要求。全市各中小学在该精神的引领下,纷纷探索符合各自校情的教育教学之路,我校也不失时机,积极制定相应的教改方案,我校从2009年开始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上课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互动学习型的模式。校长亲自抓,经过5年的磨合,现在我校约有90%的教师的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得到了显著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稳步推进,这为我校推行“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奠定了物质基础,下面笔者谈谈我校构建的自主互动学习型课堂的模式。

二、什么是“自主互动学习型”教学模式

“自主互动学习型”课堂,是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设计,教师是课堂上导学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是真正的课堂的主人。在考虑到学习结果获得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让学习更多的体现出人文的含义,回归教育的本意,也让学生明白物理世界的和谐与亲切,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课堂教学要求全面激活学生,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模式的基本特征: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体现“主体性、合作性、开放性、巩固性”教学原则。体现“轻负、高效、优质”有效课堂的目标。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平等交流、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其实施过程大致分成三个程序即“学案导学,自学生疑——合作探究,讨论提升——当堂反馈,感悟升华”的教学模式。

三、概念界定“自学生疑、讨论提升,感悟升华”自主互动学习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预习阶段的“自学生疑”,课堂学习阶段“讨论提升”和课堂巩固阶段的“感悟升华”。具体的操作过程为:教学流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目标。

1、学案导学,自学生疑

学生要能通过导学案的预习、自学 (可在课前或课堂),自己能解决部分问题,导学案中的预习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要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课前、课堂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究,讨论提升

在学案导学和学生自学生疑的基础上,教师要组织学习小组(可以是4~6人)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信息,学生之间交流成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学习小组要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包括在探究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展示的方式要有效,展示的途径要多样,展示的效果要明显。例如,学生自主学习“动能的表达式”并完成相应问题。

3、当堂反馈,感悟升华

通过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反馈可穿插课堂或在最后完成,任何课堂均要有当堂反馈 (训练)。在反馈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点拨、纠正。让学生当堂小结、反思、感悟,提高能力。例如 (投影展示例题,学生分析问题,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103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位移为L=500m时,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 (k=0.02),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引导学生审题并思考:(1)飞机的初速度多大?末速度多大?(2)飞机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抽点学生叙述解题思路。有的可能用动能定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可能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并正在屏幕上展示两种解题过程。

小组合作讨论:比较上面两种解题过程,分析运用动能定律解题的优点。

引导学生总结:1.动能定理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运动定律方便。2.动能定理能够解决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问题,而牛顿运动解决这样一类问题非常困难。

四、实施“自主互动学习型”教学模式的反思

1、“自主、互动”学习方式由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

“导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合作讨论完成难点问题,学生在讨论、交流、思辨的过程中学生问起来,动起来,从而实实在在的把这种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

2、提高了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通过对“自学生疑、讨论提升,感悟升华”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尝试,充分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前有了预习的习惯,课堂上积极踊跃参加讨论,课后做题也有了成就感,学习的自觉性与效率得到了提升,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3、充分的准备工作才会有优良的教学效果

实践好自主互动学习模式的关键是如何找到学生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课前的自学生疑部分对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要有效,这便需要教师对高中知识融会贯通,对学情分析到位,课堂的交流提升部分对学生的知识的完善,取决教师对讨论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容易了达不到提升的作用,难了学生又够不着,激不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这些都要求教师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方案,再依据学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1]吴良娟.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研究 [D].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 (物理),2008.

[2]徐淑贞.乡镇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刍议——以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所学校的教学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2009.

猜你喜欢

互动学习动能定理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基于互联网UMU互动学习平台下地理教学——以“我们身边的自行车”一节为例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