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导入

2015-06-23李定娥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条腿平面图课题

李定娥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学习的主体,而要想让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合作、探究,需要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而一堂高效课的评价标准有多个方面的标尺。其中“课堂导入的方法”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课堂导入;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029-01

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

有效导入方式一: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直接导入,开门见山,点明课题,明确目标,起到了提纲挈领、统领全课的作用,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角色,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导入一般分两步走:第一步,直接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课题;第二步,口述或者出示本课的学习要求,便于学生清楚的知道学习任务以及所要达到的要求。这一导入方式主要适用于新知识的起始课。

例如教学六年级数学打折时,师:刚才我们看到了某些商品要“打八折”销售的信息,谁知道“打八折”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打八折”?商家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是基于学生或多或少有这方面的见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探究这一知识的需要。

很简单的一个导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把学生引入自己做主的生动开放的课堂,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效导入方式二:回忆旧知,承上启下

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上自我构建新知识的过程。我国自古就有“温故而知新”的说法。数学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可见以旧知识为突破口,找准新旧知识的链接点,以此引入新的知识,并且利用旧知识讲解分析新的知识,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会不断加深加宽学习的内容。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老师这里有一道除法算式(板书:4÷8),你们能很快说出一些与它相等的除法算式吗?(学生口答,老师有选择地板书。)

师:你们这么写的根据是什么?(商不变的规律)

师:能把这些除法算式写成分数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写?(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师:分数与除法是有联系的,在除法中又有商不变的规律,你们有什么猜想吗?(把学生的猜想归纳整理,趁机揭示课题。)

我觉得,在当今追求课堂效益的课改新时代,应运用简单实用的方式导入新课,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效率将会有所提高。

有效导入方式三:制造悬念,产生冲突

1.创设情境,激趣设疑。

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平面图。再依次点击,出现一组大小不同的地图平面图和国旗平面图。

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前后观察,你们发现其中有什么地方变化了吗?

教师接着说:我们可以将地图和国旗在纸上画出来,那么同样可以将住房缩小后画在纸上,几天前,我在租房中心看房子的时候,售楼员推荐了2套住房给我(课件出示),但是他只拿给我看了一张图纸,我想买一个面积大一些的房子,同学们帮老师选择一下,看哪套房子面积要大点呢?

同学说众说纷纭,有的同学建议购买第一套,说第一套的比例尺大一点。有的同学说第二套的比例尺大一点,建议购买第二套……

2.揭示课题。

教师:谢谢同学们给了老师这么多建议,同学们的给的建议都有道理,老师现在也不能确定购买哪套住房。那么,实际住房与住房平面图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都感到十分茫然:“怎么会呢?”“?”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板书:比例尺)

这样设计是从一个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不太一致的“疑问”入手,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导入制造悬念,可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指向学习内容。

有效导入方式四:陷井导入,启迪思维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可见“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采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引起思考,这样学生就在浓厚的求知欲驱使下积极去寻求答案,最终走出谜团。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事先做好了一些教具,这些教具只露出三角形的一个角,接着让学生观察、判断这些事什么三角形,在判断过程中学生就会陷入老师精心设置的陷阱并产生疑问:看到直角可以判断是直角三角形,看到钝角也可以判断是钝角三角形,然而看到锐角,同学却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为什么呢?当学生产生如此疑问时,教师刚好引导说:“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老师精心设置的陷井式问题开始的。

有效导入方式五:游戏导入,激发欲望

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生如何利用字母表示数字的时候,就让大家做了一个小游戏。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从小组的第一个同学开始说起: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

……

同学们一边说,我一边将这些数字写下来,然后向同学们提问:“根据这个规律,如果有N只青蛙,谁能告诉我有多少张嘴,多少只眼睛,多少条腿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陷入茫然,此时,我顺势引出“如何用字母表示数字”这一即将学习的新课。

总之,设计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课堂知识结构,还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无定法,在数学课中的课前导入方法还有很多,在日常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开发各种资源,以此来丰富课前导入的技巧,只要能够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顺利地引出新课,就是成功的导入。

(作者单位:新疆伊宁县萨木于孜乡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条腿平面图课题
不会算账的蝉
《别墅平面图》
《别墅平面图》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景观平面图》
按属性分类
平面图的3-hued 染色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画图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