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不再是单打独斗就能有所成果

2015-06-23

军工文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项目组研究院

记者:请简单介绍您的科研经历?是一个怎样的机会,你选择了来到Iter组织法国研究机构工作呢?

向斌:我的专业是核工程与核技术,学习的主要课程是裂变电站的知识。硕士期间的导师是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研究员,当时聚变研究正处于从边缘到逐渐步入正规的转折期。作为年轻的硕士生,对于聚变研究很向往,希望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能完成有意义的成就,在硕士毕业之后就正式加入到了西南物理研究院。一开始工作就接触了ITER项目的一个部件,并逐渐协调部件与ITER的接口及部分子系统的工作。熟悉ITER运行和专业能力提升的基础之后,在合适的时机应聘了ITER的职位。

记者:你所在的科研单位,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一条怎样的职业成长道路?

向斌:应该说我原来的工作单位给追求进步的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会,但同时需要自己努力的争取。在事业单位的体制下,压力比上学期间小了很多,因此自制力不强的人就会松懈下来。我所在的项目组,以现在的结果来看,通过几年的工作和成长,一部分走向了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一部分逐渐成为业务骨干。大部分同事在几年之后都能有一定的成长。

记者:在给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机会或者指导青年科研工作者参与科研上,中国的研究机构和法国的科研机构,有哪些异同?以你或者你的同事的例子简单说明。

向斌:我在三个不同的研究机构学习和工作过,第一个是硕士阶段的项目组,第二个是第一个工作的聚变研究院,第三个是现在的ITER,它更像是一个管理机构。学校的项目组主要还是学习,在学习的道路上有前辈的很多指点。第一个工作的研究院,因为项目组负责的设备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研究和协调,往往一个方面就只有一两个人应付。因此,需要自己开始独立的学习、调查、分析、等等,并开始逐渐与国内外的同行接触交流。法国的这个ITER机构更像是一个协调机构,我们的工作是在一定专业背景和知识技能下,负责与各个国内机构的管理工作。从这三个机构也可以看出个人的能力,知识储备积累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有传、帮、带,到逐渐独立的调查研究,最后到有一定基础之上的协调管理。

记者:你觉得国内研究所的科研体制,整体科研氛围的特点是什么?和国外相比,各自有什么区别?你的具体感受是什么?

向斌:我所在的事业单位在科研的压力上还不是很大,又处于刚工作不久,不可能独立的承担责任。即便是有一部分业务主干,也不能成为具体事务的决策人。因此相应的责任是很低的。好处是年轻人不会犯错误,坏处是不犯错误也不能很快的成长。在ITER机构里面,各级员工的职责更清晰,也因为要对自己所承担的业务负责,会非常有压力、有动力的去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往往压力比国内同年龄层次的同事更大。也因为职责比较清晰,个人所面对的任务相对于国内机构的工作也更精细化,能够更加专注的解决科研上的具体问题。

记者:你觉得在科研的职业成长道路上,有没有什么困惑?如果有,是如何寻求解决之道?或者你所在的科研单位,有没有关注青年科研工作者这方面的困惑,并给予一定的解决途径?

向斌:我个人的理解科研的职业成长就是知识能力的积累,加保持一点点的创新。现代社会已经比较浮躁,同时也影响到了科研领域。每位青年工作者都会感受到外界风气,无论是从生活还是工作氛围的影响。而科研本身则要求我们静下心来做思考,这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年轻科研工作站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比起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我们面临的压力更大、诱惑更多,更不容易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科研工作需要进步和创新,也不能要求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是一个风格,也不可能培养成一种风格。而现在的科研工作,已经不是一个聪明人单打独斗就能有所成果的时代,是需要很多人共同协作才能取得一定成果的时代,因此我本人很欣赏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融合一个群体各种类型的年轻研究者,共同开创事业的开放心态的领导者。这样的前辈会以自己的成长经历给青年工作者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稍加指引,就能解释年轻人的很多困惑。所幸的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经常能遇到这样的前辈和同事。

记者:如果要有一个选择,你更愿意在法国工作还是回国工作?无关爱国,谈谈你自己的喜好。以及你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寻求你所热爱的科研事业,在哪里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就。

向斌:如果有一个选择,我还是愿意回国工作。在ITER这样一个大科学工作中,无论是在技术技能,还是在管理协调水平上都会有长足的提高。在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如果国内有合适的项目,还是希望能够在更合适的平台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项目组研究院
The Sound of Tennis 网球之声
不是我!是他捣乱!
云端旅行
嘉宾邵青
做专业发展型班主任,不做“保姆”和“通讯员”
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道路探索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项目化设计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定位与对策分析
3D打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