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天见证,自主研制航空动力路

2015-06-23刘廷毅颜建兴王永明

军工文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圆梦涡轮研制

刘廷毅+颜建兴+王永明

2015年,中航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以下简称涡轮院)创建50周年。半个世纪岁月峥嵘,见证了我们追逐航空动力梦想的收获、荣耀和艰辛跋涉。

几代员工的梦想“蓝天见证”

涡轮院自创建那一天起,就有了蓝天梦想。是全员的担当使命,振兴航空动力宏伟蓝图,还有实现院科学发展的美好愿景,让每一个涡轮院人的心中生成了“动力梦”。

这个梦,就是要让“蓝天见证”。“转化科研技术成果,研发先进航空动力装备,推动战机翱翔蓝天,建立航空报国实物形象”,这是几代涡轮院人梦寐以求的夙愿。这一个梦,也蕴含了涡轮院的科研主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和价值取向,以及所肩负的探索我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使命任务。

半个世纪以来,我们一代代员工奋进在圆梦之旅,成功时我们欢欣鼓舞,失败让我们意志更坚,一个个里程碑的取得,树立了涡轮院闪亮的发展形象。

自力更生,建成现代航空发动机研制不可或缺的试验设施——大型连续气源高空模拟试车台。一个个在研发动机,通过高空台试验,叩开“蓝天门”,推动战机搏击长空。

自主创新,攻克技术前沿、突破关键技术,探索我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道路。从中等推力到更高一级推重比、从部件到整机、从核心机到型号、从常规动力到新型动力,奋力攀登一座座技术高峰。

厚积薄发,推进科研战略发展转型,从预先研究步入型号研发。系列核心机研制齐头并进,派生发展型号形象闪亮。多个在研发动机进入科研试飞。“龙”腾大漠、机啸长空,我们让“蓝天见证”,我们的梦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是中国梦成就了涡轮院的“动力梦”,是文化和战略引领了我们圆梦之路!

半个世纪的圆梦路上,文化和战略为我们指明了价值取向,提供了目标导向,文化凝聚起了全员的智慧和力量,激发了大家的奋发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涡轮院员工接力奋进、攻坚前行,去冲刺一个个发展目标。

同时,我们每一个员工都清楚,一个企业兴衰际遇,是与国家和时代联系在一起的。是伟大的祖国和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予了我们发展、成就事业的空前历史机遇。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条件实现中国梦的当代中国,才有了我们的“动力梦”圆梦之旅!

“三种精神”支撑圆梦之路

涡轮院在过去50年中的各个发展时期,都倡导了一种适合当时形势任务的精神。这些精神的展示,就是我们员工追逐梦想意志力量的外显。支撑了我们的一次次创业发展和科研攻坚,激发我们的团队在艰难挫折面前一次次奋起,继续求索奋进圆梦之路。

我们白手起家,克服物质贫乏,生活困难,建设高空台和家园。在那段火红的年代,催生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扎根三线、献身国防”为内涵的“劳动建所精神”。高空台的建成,奠定院航空发动机大型试验基地的地位。同时,在龙门深山的松花岭,建起了一座山清水秀的动力城。

院始于“六五”之初、历时15年的“高推预研”与中推核心机研制进程,生成了“求是、创新、协作、奉献”的“中推精神”。作为科研攻坚、科研人文精神的“中推精神”,包含了科研方法论、团队意识、意志状况和价值取向,支撑团队在项目调整、经费缺乏的困境中一次次坚持、坚守,去战胜各种挑战。最终,成功地研制出了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核心机。为涡轮院赢得了航空动力预先研究的业务站位,航空动力科研逐步成为我院核心竞争能力。

在2008年“5.12”地震的抗震救灾期间,形成了“铭记大爱、挺起脊梁、对党忠诚、不辱使命”的“抗震救灾精神”。这一精神是在那段艰难时日,院的使命文化、感恩文化、奋发精神和员工意志状况的整体呈现,表达了全员“担当使命、回报社会、感恩永远”的深切情怀。大灾面前,时艰岁月,在中航工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行业兄弟单位的紧急驰援下,全体涡轮院人众志成城,继续推进航空动力研发和院的发展。当年11月,我们院多个在研发动机项目如期亮相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同时,更是党和人民的大爱,行业兄弟和社会各界的倾力援助,成就院的重生!大灾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殷切关怀和扶持下,院赢得了绵阳新建试验基地的发展机遇。

“劳动建所精神”、“中推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作为我院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员工的实践中得到了传承和弘扬,与时俱进地融入了新时期、新实践的内容和内涵。

创新文化促成梦想实现

进入21世纪,我们院“从预先研究步入型号产品研发”,科研战略发展转型由此拉开帷幕。这是我们院转变发展方式划时代的历史进程,这是顺应时代要求,实现涡轮院圆梦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们院的科研进程和技术积累,全员实现动力梦的愿望与日俱增。但是,预先研究与涡轮院要实现的“动力梦”有着不小的差距。世界上通常的作法是,预先研究到核心机研制完成为止,主要目的是探索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成果形态多为技术报告、软件、试验件等。这与最终成为航空动力装备产品,还隔着型号研发、系列化发展的相当长的过程。

2001年国庆期间,院班子通过四天“加快预研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专题研讨,拟定利用技术积累,瞄准航空动力装备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以核心研制为基础,派生型号发动机。为了圆梦,院里决定拓展科研业务,把航空动力科研从预先研究延伸向型号产品研发。这是时代的召唤,这也是我们院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步入这一发展进程伴随而来的科研任务快速增长,技术难度和技术风险加大、研制经验缺乏、团队能力亟待提升、资源配置不足等诸多困难,更有文化、员工观念、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等不适应,以及市场要求的“市场与用户”、“成本与效率”等意识比较淡化而带来的严峻挑战。可以说,这是涡轮院转变发展方式的科研战略发展转型,也是院基于新的形势任务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构建适应性文化的过程。endprint

伴随形势任务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院以构建“适应性的文化”为目的,深化推进了文化建设。在2001年的职代会上,把文化建设列为了与院“十五”期间科研、试验、生产、经营并列的五大目标任务之一。2003年3月年初,在院的第七次党代会上发布院文化战略,并把文化战略作为与院人才工程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同步实施的三大分支战略之一,用于支撑院的科研战略发展转型。

在2003年和2004年,出于员工更新观念的需要,院里发起一场“文化耕心”活动。院班子成员一遍又一遍地下基层,以把“发展愿景、攻坚精神、行为规范耕植于员工心中”为目的,采用座谈交流形式,与员工一道构筑院的发展宏图,分析机遇挑战,查找思想观念、精神意志、工作姿态、团队意识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向院的各个单位、业务口和员工传递了院争生存、谋发展任务的压力。进而,触动了一些计划经济时期带来的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推动了“变员工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同时,在院掀起了旷日持久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活动。院“文化耕心”活动,在业界和社会也产生了影响。

2014年,院领导借助“上好一堂文化课”平台,以“院科研战略发展转型的文化建设”为题,宣贯了院“基于国家使命与市场导向”,面向装备发展与市场需求研发型号产品而塑造的单元文化。其中包括经营哲学和使命文化、绩效文化、精细化文化等,用于引导科技人员实现“从关注技术、成果与先进性,向关注用户、市场与效益”三个转变,培育全员养成“精细化”的工作和行为方式。

涡轮院科研战略发展转型启动之初,也是中航工业集团文化建设开始之时。这15年,我们通过坚持宣贯集团宗旨、理念和集团战略,为院转变发展方式引领了方向。同时,把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承接集团文化、中航发动机文化在我们院落地的平台。这一时期,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在系列文章和讲话中倡导的价值取向,促进了我们思想转变和观念更新。诸如“技术工厂”、“追求商业成功”、“实验室经济”这些科研与经营理念,逐步融入到我们的科研活动中。“为目的寻找手段”与“为手段寻找目的”,利用已有技术去研发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依据市场需求去开发技术,“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并举”,正在逐步成为科研工作的一种新常态。员工在工作中,普遍地反映出了客户、市场、效率、成本等必要的意识。

中国梦成就涡轮院圆梦之路

在圆梦道路上,我们一代代员工艰辛跋涉了50年。然而,是当今实现中国梦及其时代际遇,增强和加快了我们圆梦的信心与进程。是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我国的改革进程、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为我们院的事业发展打造了社会和市场层面的平台。

我国步入改革开放年代后,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为我们院传递来了一个强烈信息,就是基于市场“竞生存、谋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的人才、技术和设备等资源有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而具备了回归到军民结合“产业同根、技术同源”转变发展方式的条件。院里决定利用优势技术启动装备产品研发之初,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已日臻完善。当时,院里就认准了突破自身业务定位,实施科研战略发展转型的市场条件已经具备。

也是市场经济制度,为我们院利用外部资源构建研发体系创造了条件。航空发动机研制,几乎涵盖了所有工业和信息化技术门类,投入巨大、研制周期很长,而没有任何一家企事业单位具有从设计到制造的全部能力。加之我们院在最初所确立的项目为自主研制、自主投入,而潜在着很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然而,院里“借力研发”项目和化解风险的办法就是,按照“共同开发、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四共”原则,与参与项目研发的全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各家参与单位,都把这些项目作为长远发展的项目,以抢占市场先机的认识,配置大量资源,来完成所分担任务。应该说,是市场机制把大家缔结成了追求项目成功和利益“共赢”的战略同盟军。

我国改革的进程,及其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和国家产业战略,为院制定发展决策提供了智慧。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召开4个月后,院自主投入的一型核心机研制正式启动。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召开四个月后,院在2008年职代会上,正式发布“由预先研究为主到预先研究与型号研发并重”科研战略。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两年多来,多个型号发动机进行到了其研制后期的试飞阶段。

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是我们班子通过集体学习历届党代会和历次全会文献,从“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施国家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引自《十八大报告》)”等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中,看到我们单位的发展机遇。同时基于我们院的主业和核心能力,进行了发展战略研讨,并制定和修正了一些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院先后出台的“一三五战略”、“广安科研、非航与经营战略”、“六二四战略”都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产生的。进而,我们通过战略执行,加快了科研战略发展转型及其项目研发的步伐。

综合国力日益强大,推进涡轮院圆梦之路走得更为坚实。航空发动机研制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我们院科研战略发展转型伊始就自主投入、自主研发项目。之后不久,有的项目就获得了集团创新基金的支持。在2008年,院里自主研发的两个型号发动机同时获国家立项批复。近年,院的多个项目有望转入型号研制。正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日益强大,这10多年不断加大了对航空工业和航空发动机研发的投入,我们院的科研、型号研发、研保条件建设,以及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是祖国和时代赋予了我院发展机遇”的认识,固化成了我们的感恩文化内容。即“攻克技术前沿,突破关键技术,研成先进动力,服务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回报祖国和人民!”

圆梦路上,涡轮院已经到达了一个个里程碑目的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院正在走向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随着国家重大专项的逐步实施,绵阳基地的投入使用,我们院今后的发展基础将更加坚实,圆梦步伐将更加稳健。endprint

猜你喜欢

圆梦涡轮研制
对涡轮增压器进行高效加工的应用
千分尺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简易光学显微镜的设计与研制
从政敬业
致敬半边天
圆规小姐圆梦记
涡轮的乌托邦时代到来了吗?
AUDISQ7映射未来的电心术
涡轮的乌托邦时代到来了吗?
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的研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