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泽湘:打通创业最后一公里

2015-06-23

军工文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国军科研经费机器人

谈科研创新,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中国创业者跟美国的创业者的组成有哪些不同。我把美国这些年创办的公司分了一下类,一类如苹果和亚马逊等,还有另外一类公司像HP、Microsoft这些,这两类公司有共同点,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第一类是从企业出来的人创办的企业,而后一类人是直接从学校所学进行的应用研究做起,我们称之为学院派。中国最近这些年创办的企业可以关注草根企业家,一大堆的名字都非常响亮。学院派早期有方正、联想,最近十几年来这一类的创业企业几乎消失了。

实际上这两类企业,一类是“游击队”、八路军,另外一类是“国军”、正规军。但很遗憾在过去十几年中国的创业史上我们的“国军”消失了,这可能引出来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国家这些年大部分的科研经费、教育经费实际上都投在“国军”,这更是应该产生很多高科技的企业出来,但非常遗憾没有达到我们所看到的效果,就像昨天我们都关注的环保问题,所以这是我一个问号。当然中国在今后10年、20年,如果要能够达到实现“中国梦”,“国军”应该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应该说会成为主力。

因此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可能在教育科研的体制下,补上迷失的力量。所以就想从香港科技大学我的实验室做起,看看有没有可能做到。

我自己是在科技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做了个很小的实验室——自动化技术中心,我也把我们系跟美国最牛的一些学校比如MIT(麻省理工大学)等做了比较,我们的老师差不多,但我们的科研经费只有他们的1/4~1/5不到,这种数字是任何一所“985”学校都会超过的。我自己1992年加入到香港科技大学,我自己的科研经费在系里面也是低于平均数的。

我1992年去了科技大学,一直要做研究,期间有一个小的事情,引发了一些变革。有一天一个香港的老板在顺德开了一家厂,买了一台设备怎么都搞不定,最后他说李教授你能不能帮我把设备搞定,我说我只教课、做研究,你这个东西跟我没有关系,老板很失望地走了。过了一会儿他又走过来放了一张空白支票说李教授你看着办吧,那时候科大的科研经费还是不够,我们就拿了一半控制卡,把他的设备修复了。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学校的研究有可能对周边的企业产生推动作用,但要做到这件事情必须大批量地复制,也必须创办一家公司。

我们也知道,学校老师要创办一家公司要具备三个因素:一个就是要与你的科研有关系。第二个,学校要有这么一个政策,有利于从学校的研究变成产业,我看到内地这么多学校实际上一直都没有建立这个政策,其中也产生了很多纠纷。第三个,要有一个平台,因为当时深圳要产业升级,深圳没有大学,所以当时北大的书记、科大的校长还有深圳市市长开人大会的时候就有一个“借鸡生蛋”的模式,政府提供土地、资源,让两所学校到深圳来办一个大学,进行科学研究办企业的方式。当时,深圳市领导到科大一个一个敲门,希望老师能够来深圳做这个事情,启动了深圳的创新模式。

我们看到珠三角的制造业,以前都是ODM的模式,这种模式找一个女工就干起来,一定的程度上它能赚钱,能满足当时的需求。但这种模式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中国发展到这个拐点的时候,一定需要自己的设计来支撑中国的制造业,设备机械可以山寨,但控制和软件没办法山寨。

通过目标案例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以前我招研究生都是从内地最好的学校招成绩最好的学生,后来,发现这些学生的创新能力跟成绩是不匹配的,而且我们原来的课程都是从美国MIT、伯克利拿过来的课程,最后就使得我思考应该怎么设计我们的课程,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我的体会是,第一点是学生要有兴趣、有理想、有激情来做事情。第二个,在学校创业不是商学院开一门创业课程,而是整个的创业文化氛围,它的课程设计都是创业的课题,实际上像谷歌和雅虎都是这么起来的。第三,同门的师兄弟是最好的创业伙伴,学生跟老师在创业过程中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有激情有创新,但是他们缺少资源。在这方面学校的老师、学校政府应该是打造一个创新创业的平台和体系,使得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干起来。

科大以前在拼命地追求文章,现在也在进行反思。我们大学到底应该是怎么来定位的?所以我们也有了尝试,就是成立了一个机器人研究所,把学习教学研究跟创业一体化集成起来。之后我们在松山湖打造了一个机器人产业基地,希望香港内地还有国外的机器人、智能硬件等从业的年轻人,能够到一起来,我们把零部件和制造体系提供给他们,使得更多的企业能够一个一个地走出去。

我讲这么多,实际上我最后想总结一下,珠三角尤其是深港这一块是世界上最好的创业乐园,硅谷有的我们都有,硅谷没有的我们也都有。大家没有意识到我们香港的几所高校是香港最宝贵的资源,以前大家看香港就是你的海港、你的金融,但是我说错了,香港最宝贵的是这几所大学,高校跟珠三角的产业体系结合起来,是完全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的,我希望政府、学校、老师把创业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只有通过引领中国机器人产业还有整个世界新硅谷的发展,香港的高校才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国军科研经费机器人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女性再独立,也不能让老公在家里没了价值感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中国海军抵巴基斯坦参加多国军演
马英九:“国军”使我成真男人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
不要把院士的科研经费变成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