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诗词的意象画卷
2015-06-23肖奉仪
□肖奉仪
晏殊诗词的意象画卷
□肖奉仪
词人晏殊,善于精选文字意象作为材料,描摹一幅幅精谨细腻的画面,其词有如工笔画,多一笔嫌多,少一笔则嫌少,饱含着“烹小鲜”的创作诚意。我相信,晏殊在诗词意象的反复推敲和咀嚼中,找到了一份格调高雅的兴趣与快乐。
晏殊词,有居士的呼吸节奏。他的句子,犹如潺潺小溪,节奏舒缓。在其精心采撷的意象里,潜伏着博大悠远、安静恬淡的心境,仿佛能囊括宇宙天地间一切微观与宏观变化。看似吟哦的都是微渺的季节流转、虫鱼鸟木、鸟语花香,时而微醺浅醉,时而冷暖更迭,时而芳草纷飞,时而庭院寂寂,时而泛舟采莲,时而鹧鸪声声,时而故人暂别离,时而美人卷珠帘,但你不得不惊叹:他所描述的一切并没有超脱世俗而另辟桃花源,恰恰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是云深不知处。这种恬淡与从容穿越时空,至今仍微溢清香——他没有归园田居,但他内心深处的那片山林田地堪比陶渊明;他没有鲜明的爱恨情仇,但他内心深处的银河瀑布胜似李太白;他没有直白的庙堂忧虑,但他内心深处的秘境哀思有如苏东坡;他更没有儿女情长,但他内心深处的芙蓉牡丹不逊于柳三变。
晏殊词,有比兴的田园风光。只要稍微有点空间构想力,晏殊的词每一句都是一幅山水画——“鸿雁在云鱼在水”,抬头与低眉间,尽是物换星移的自然世界,雁可飞鱼可游,山遥水远,时光流淌,人唯羡尔。词人把世间纷扰隔离在如此遥远的地方,独酌我酒,夕阳几度西下,每在吾家园子里小度一圈,花草芬芳便可尽涤世间尘埃。他身处灵动的自然深处,却又置身其外,将视觉、味觉和嗅觉的惊喜与情感触动带给读者,这大约就是古诗词所能传递的最为典雅、亘古和唯美的部分吧!
晏殊词,有跳动的精妙词组。细数晏殊诗词中的意象,仿佛在海边拣拾五颜六色的贝壳,仿佛在山间采摘芬芳四溢的花草。如小阁、重帘、晚花、红片、曲阑、凉波、翠幕、疏雨、圆荷,这些意象的前缀修辞有形状、有颜色、有重量、有时令,甚至有温度,令人叹奇——唯有多愁善感之人才会有如此细腻的洞察力。此外,晏殊词还善于采用动感十足的动宾词组,让词句宛如山林野兔,灵动而敏捷。在晏殊选取的人物意象里,佳人、萧娘、侍女居多,但却极少使用露骨的字眼,常是选取人物的一个表情如颦眉,或是一件衣着如红衫,或是香味,或是脚印,令人遐想空间无限宽广。人们总是很难记住一个完整的人物,却非常容易抓取一个特写镜头或瞬间。晏殊是爱美的,也懂得欣赏美,更是非常有品位。
晏殊词,有厚积的个人涵养。不得不说,在晏殊词句的意象里,最刻骨铭心的莫过于词人那份高居庙堂却毫不含糊的沉静与坚守。可以说,正因为晏殊有如此的个人品质,才得以仕途与文学创作均如鱼得水、出神入化。晏殊是一名北宋文官,官至宰相,一生清贫、平易近人,权贵而简朴,相比于做官,填词并不是他的全部,只能算他精湛的业余爱好,或者是他调理生活节奏的一个拨片。做一朝宰相实属不易,文华并茂更是凤毛麟角,晏殊之后有王安石,王安石之后有苏轼。可叹文才传世,恰是晏殊对填词的精工和对文人的简拔,使得他成为北宋词史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范仲淹、欧阳修均是他的门生。
晏殊词,有滋润的时代田野。北宋传承到仁宗一代,励精图治,长期和平稳定的内外环境以及治政体制,开创出一代文治盛世。可以想象,在那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空前发展,中原居高临下,物质文化迅速膨胀,广袤山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速更新,在机遇属于创造的黄金年代,文人能有一片天地并且成为时代最美的佳酿,实属奇观。特别是文人之间惺惺相惜更是难能可贵。这,大约是晏殊诗词意象里最美的人性与人文画卷吧!
品读晏殊,需要一份闲情逸致。一个不慌不忙的人,总会寻找到从容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往往来自内心深处的那片自留地,不管外面世界究竟是繁花似锦还是庭院寂寂,那片田地始终保持着春种秋收的节奏。或许我们每次背上行囊向前走,总是奔跑着追赶阳光升起的方向;但每当倦了决意回头看看的时候,请一定放慢脚步,轻轻穿越一片布满枯叶和霞光的时光长廊。铺开画轴,那里,总会有一片静谧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