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绿色牌 走特色路
——琼中加快建设海南中部绿色崛起试验示范区
2015-06-23孙喆
□孙喆
打绿色牌 走特色路
——琼中加快建设海南中部绿色崛起试验示范区
□孙喆
黎母山风光
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正处于加快建设海南中部绿色崛起试验示范区的攻坚期。县域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绿色崛起基础更加坚实;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绿色品牌更加突出;改革创新步伐加快,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屯琼高速正式开通,“田字型”高速加快建设,区位优势更加凸显;红岭水库建成蓄水,琼中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发展后劲更加充足。我们必须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继续围绕“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保护生态环境,做强生态旅游业,提升绿色农业,做优绿色工业,传承黎苗文化,改善保障民生,建设生态县城”总体发展思路和“一心一园一带八区”总体发展布局,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转方式调结构、继续深化改革、统筹特色城乡发展,加快建设海南中部绿色崛起试验示范区。
转方式调结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要坚持做强生态旅游业、提升绿色农业、做优绿色工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
一、重点培育以生态旅游业为支柱的新经济增长点。推动生态旅游业提挡加速,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重点加快百花岭风景名胜区、红岭环湖旅游度假区、上安仕阶温泉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八区建设,扎实推进世界南药园、海航迎宾馆、白鹭湖度假区等旅游项目,大力开发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养生度假、森林科考探险等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奔格内”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建设生态步道、VIS系统标识和房车露营基地,重点抓好新寨、便文、番道、什寒、金妙朗等5个省级示范村建设。加大策划包装宣传推介,精心办好“三月三”民族文化旅游节、绿橙旅游季等重点品牌节庆活动,提高琼中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形成“项目差异化、服务星级化、品牌特色化”旅游发展体系。成立“奔格内”乡村旅游发展公司,探索设立“奔格内”乡村旅游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旅游开发投资多元化、经营市场化和管理社会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启动湾岭综合物流园前期工作,打造海南中部物流中心,形成大物流、大开放的格局。
二、加快提升绿色农业现代化水平。继续实施好橡胶、槟榔等大宗农产品单产效益提升计划和“百村百社、千人万户”创业致富计划,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产业示范村,逐步形成绿橙、桑蚕、养蜂、养鹅、养鸡、高山云雾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带。着力扩大绿橙种植面积和种桑养蚕规模,全力抓好琼中鹅、琼中缫丝厂、琼中蜂蜜等农业产业化项目,积极谋划一批促农增收的精品特色项目,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整合黎苗文化、民俗古迹、旅游景观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庄、农(渔)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继续推动农业科技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基地与热作两院等科研院校合作,争取在良种培育、技术推广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重点培育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组织开展打假保名优活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巩固琼中绿橙、琼中桑蚕、琼中蜂蜜等知名品牌,培育琼中鹅、琼中山鸡、铁皮石斛等绿色品牌。
三、继续优化发展绿色工业。以农林生态资源为依托、高科技为支撑、生态环保型加工制造业为重点,打造产业示范、科技高效、创新研发的现代绿色产业聚集带。突出抓好园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吸引力、聚集力和承载力。继续完善园区管理运行机制,出台加快海南中部(琼中)绿色产业园区发展若干意见,理清政府、部门、园区之间权责关系,赋予园区更多自主权。创新园区招商方式,严把环保门槛,重点引进一批低能耗、污染小、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集约发展。拓宽园区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园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载体,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注入园区建设。
四、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认真落实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审批提效增速、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加快项目审批速度等实施意见,开通绿色审批直通车,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站式”办公,全程跟踪督办。严格执行“月汇报、月公示、季督查、半年总结、年考核”制度,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明确时间节点、工程进度要求,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实行“定时限、定任务、定责任”的重点项目考核奖惩机制,把考核结果与干部选任有机结合。重点做好琼中至五指山中线高速公路、省道营南线征地工作,完成“奔格内”乡村旅游示范点基础设施、新城区道路等项目前期衔接,尽快实现开工建设;落实好省道S304琼中县城区段改线工程、县城供水厂二期工程、加钗农场饮水工程等具备新开工条件项目,确保按期开工;加快琼中抽水蓄能电站、国泰花园酒店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
深化改革创新,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着眼县情实际,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把各项改革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释放新常态下改革发展潜力。
一、扎实推进法治琼中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和各方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机制,确保法治领域改革各项部署落到实处。支持县人大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地区立法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开展立法协商,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科学制定和实施立法规划。坚持依法行政,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加快建设智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加快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强化司法活动监督,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干部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群众依法按程序维护权益,营造尊法信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突破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行政审批时限,推行网上审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构建规范、科学、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加快完善财政资金管理体制,促进审批提速,优化审批流程,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结转结余资金使用效率,探索财政性资金股权投资管理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实现财政资金良性循环和保值增值。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重新梳理现有土地审批政策,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实现全县土地资源统一规划、统一交易和统一监管。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全面提高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投资促进制度体系,推行政府投资与社会资金合作的PPP模式,新建或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创新农民房屋产权融资抵押模式,出台农民房产权、林权抵押融资试行意见及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两权”抵押融资服务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题。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机制,启动新市农场、百花岭林场等国企改制,调整优化国有资产结构,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现职级与待遇挂钩。开展生态补偿直补试点,探索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统筹特色城乡发展,助力“山水琼中、海南之心”建设
要紧扣“城乡统筹、规划引领、产业带动、风情浓郁、绿色低碳”目标,统筹打造风情小镇和富美乡村,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形成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科学发展新格局。
一、完善规划全覆盖管控体系。紧紧围绕“一心一园一带八区”总体发展布局和全域景区化目标,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编制规划,统筹抓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规、控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中期评估、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衔接工作,积极推动“多规合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规划体系,引领打造地域文化特征明显、绿色环保低碳、黎苗风情浓郁的山水琼中,高质量推进东五指山(上安仕阶温泉片区)、红岭环湖生态旅游区、黎母山文化旅游区等重点景区总规、控规编制,高标准完成“奔格内”乡村旅游示范点、乡镇沿街立面和乡镇(农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管理新模式,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职能,强化规划方案、管理法规等宣传,注重清理整顿违法违章行为,构建依法管理、科学管理、长效管理新格局,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全域统筹城乡建设。加快新城区路网管线建设,全面完成海榆大道功能提升和立面改造工程,推动县城带状湿地公园二期、黎母大道、营根洋旧城区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深入实施“绿化、美化、靓化、净化”工程,打造功能完善、品质卓越的生态县城。加快特色城镇开发,完善湾岭、上安、什运等风情小镇服务功能,提高城镇质量;启动长征等乡镇沿街立面改造,建成一批集移民安置、旅游服务、民族文化景点于一体的民族风情小镇。全面铺开富美乡村建设,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深入实施“产业富民”“特色居家乡村”“黎苗文化传承”“社会管理创新”等四大工程,巩固提升第一批富美乡村试点成果,高质量完成30个富美乡村建设,扩大琼中“富美乡村”品牌影响力。加快推进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适度超前的原则,完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体系,规划建设上安、黎母山等乡镇客运站;实施乡村道路“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55.42公里、农村饮水工程27宗,力争完成220千伏、百花岭110千伏输电项目建设。
(作者系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