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2015-06-19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提出并形成的。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一个全面”到“两个全面”。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在报告中重申了“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并且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8年之际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统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从而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个全面”扩展为“两个全面”。此后,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
第二个阶段:从“两个全面”到“三个全面”。2014年,也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样,就把“两个全面”进一步扩展为“三个全面”。
第三个阶段: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后不久,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至此,把“三个全面”首次扩展为“四个全面”。需要指出的是,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虽然都提出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但“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中首次提出来的,并且是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组合在一起,作为“四个全面”首次提出来的。
对“四个全面”的定位也有个发展过程。最初,“四个全面”是作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要求以及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提出来的。2015年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
党的工作战略布局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工作布局正确,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反之,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和挫折。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要的科学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我们党在刚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十六大就提出的一个管长远管全局的重大战略目标,其重要科学内涵有五个方面: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人群之全面,即“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二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领域之全面,也就是“六个更加”,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三是指实现国民经济发展之全面,即推动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以利于缓解一系列重大矛盾;四是指我们党在新世纪之初要推动建设的三大文明协调发展之全面,即要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五是指人的发展之全面,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基础上,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更加关注并努力满足中国十几亿人口特别是普通人的多方面发展需要。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提出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凝聚了我们全党全社会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是对全党全社会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总部署、总动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覆盖了“5+1+1”的广泛领域,即覆盖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改革加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在一个改革决定中覆盖如此广泛的领域,并且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有336项之多。
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提出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二,其重要科学内涵首先指的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之全面。这个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次指的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之全面。这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第三指的是要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之全面。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防线,全民守法是基础。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提出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三,同样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从严治党上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纲领性口号,这既契合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对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在面临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大考验”,面临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这“四大危险”的高度清醒和自觉。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创新之处
“四个全面”是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的战略布局,它的创新,正是它面临的时代之新、问题之新、挑战之新。它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言,内涵有了新坐标,就是与“中国梦”相互激荡;特征实现了新升级,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涉及的领域是“五位一体”的全面;本质有了新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瞄准的是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作用有了新定位,即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
就全面深化改革而言,今天的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环环相扣,需要顶层设计。改革必须全面启动;既要树立坚定果敢的行动、百折不回的信念,也要有全面系统的认识论、攻坚克难的方法论指导,要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
就全面依法治国而言,在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里,无疑是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要充分彰显法治权威,发挥法治力量,完善法治实践,塑造法治信仰。全面依法治国,开阔了法治的格局、丰富了法治的内涵、拓展了法治的外延,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新境界。
就全面从严治党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及时解决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认真医治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坚决祛除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要突出建章立制和执行落实的有机统一,强化守纪律、重申守规矩;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又要层层落实、传导压力,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
责任编辑:王 丹
相关链接
“四个全面”彰显我党政治本色
保持党的政治本色,始终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特别重大的政治课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展现了我党保持政治本色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从态度上看,“四个全面”是我党关于政治本色最庄严的宣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紧紧围绕落实党的根本宗旨采取的根本性战略措施;从理论上看,“四个全面”是我党关于思想路线最郑重的确认,是围绕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的最科学、最宏大、最务实的战略规划;从实践上看,“四个全面”是我党紧紧围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最根本实践标准,在人民群众最关切、最核心、最重要的四大方面提出的现阶段所能达到的最大力度、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从作风上看,“四个全面”是我党关于根本作风最严肃的展示,充分展现出我党的根本作风、强大力量和政治本色。
“全面”二字彰显治国理政之信心
“四个全面”非常鲜明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比笼统地谈“治国理政”更为具象、接地气。“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并趋于成熟。在原有施政方略前面加上“全面”,一方面,它是一种延续性,是对以往方向、路线的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全面”并非轻描淡写,而是要覆盖面更广、不留有死角,而且加强了力度、深度、广度。这两个字非常提气,给人勇气和信心,鼓舞着人们的士气。“全面”两个字加得非常必要,这表明我们在新的起点上要开创一个全新的格局。”
相关链接
增加人民福祉是“四个全面”的核心追求
最大限度地增加人民的福祉是贯穿“四个全面”的核心追求,这是党的宗旨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把握好这一核心追求,也就理解了“四个全面”的精神实质,这一战略部署才能真正落实。
“四个全面”与人民息息相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惠及全体人民,深切满足人民愿望;全面深化改革要促进公平正义,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使人民成为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全面从严治党要体现人民监督,获得人民支持,打造“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的命运共同体。
“四个全面”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解答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给世界提供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解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中国是通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等具体举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来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等巩固其执政根基。“四个全面”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将会促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以经济增长为导向转变为兼顾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田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