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历史教科书的叙述

2015-06-18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初中

【关键词】演历史叙述,初中,元谋人

[中图分类号]G63 眼文献标识码{眼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1-0033-05

元谋人是初中生在中学阶段所接触的第一个历史知识点,历史教科书对于元谋人的叙述,会给学生留下关于历史叙述和历史学科的第一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第一印象往往会“先入为主”,影响到人们以后的认知。因此,以教科书对元谋人的“叙述是怎样的”为例,分析教科书的“叙述应该如何”,是非常有必要的。

自史学诞生以来,历史叙述就在追求客观性。我国古代史学有秉笔直书的传统,“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认为:“我的责任是报道人们所说的一切,但我自己不一定就相信这些全是真实的。我的这项声明适用于我的全部著作。”近代西方兰克史学的名言则是“如实直书”。但是,随着历史分析哲学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历史叙述是人的主体行为,与其目的、立场与价值观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纵然历史叙述中并无一字评价,完全凭借史实来说话,但人们选择这种事实而不选择那种事实,这自身就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没有纯粹客观的历史叙述。历史叙述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这不是要纵容主观性的泛滥,而是要追求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协调与平衡。

中学历史教科书不是分析性的学术论文,不是调查式的学术报告,更不是故事性的历史小说。历史教科书是一种历史叙述,要在有限的篇幅内,有条不紊地将古今历史脉络叙述清楚,还要做到重点突出,这就更难摆脱主观性。但是,教科书的历史叙述与一般的历史学家的历史叙述还有所不同。教科书要涉及古今中外的历史,但篇幅极为有限,无法对某个具体的问题展开详细的叙述。教科书要聚合学术界的共识,不能成为某个史学家的一家之言。更重要的是,教科书的阅读对象是中学生而不是专业的历史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像历史学家一样批判性思考。这些都对教科书的历史叙述提出了特定的要求。

要求一,教科书的叙述中不能出现事实性错误。虽然历史叙述不能(也无必要)杜绝主观性,①但这不等于允许虚构事实或出现事实性错误。这是对教科书历史叙述的底线要求。

要求二,教科书叙述中的事实与观点容易被学生辨认。一般来说,历史叙述中既有事实又有观点。区分事实与观点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前提。人们在日常说话中,常把事实与观点混杂在一起。但“在形形色色的专业领域中,搜集事实、确定事实却渐渐跟对事实的解释分离开来”。①历史学科就是如此,区分历史叙述中的事实和观点成为学生必备的技能。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对5~12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辨识历史叙述所强调的中心问题,以及它的目的、立场或观点……能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②在我国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中,有的历史叙述,事实和观点基本上是分开的,如“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进攻,征发大批人力修缮和增补燕、赵、秦三国北边的旧长城,将其连为一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的历史叙述则相反,事实和观点混杂在一起,如“袁世凯施用两面派的手法,在逼迫清帝退位的同时也骗取了革命派的信任”。中学生不是史学专门工作者,往往会把事实与观点“水乳交融”的历史叙述当成事实来对待,既是事实,当然就不会质疑,就没有独立思考。因此,在教科书的历史叙述中,事实与观点最好能够容易辨认。

要求三,在教科书的历史叙述中,事实和观点的联系要明确。事实和观点是成对出现的。“‘事实’这个词儿有很强的证据含义,我们确立事实,是为了解释什么,证明什么”。“我们为了论证什么才确立事实、寻找事实”。③如果一个事物可以用来解释甲观点而不能用来解释乙观点,那么对于甲观点它就是事实,对于乙观点它就是一个无关的东西,我们不能冠以“事实”的名称。因此,历史教科书中的事实与观点的联系要明确,不能出现有观点无事实或罗列与观点无关的事物的情形。

要求四,在教科书的历史叙述中,形成观点的事实要充分。只叙述单方面的事实,或只叙述局部的事实,或只叙述特定角度的事实,即使叙述的全部是事实,也有可能与真相背道而驰。试看以下叙述: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开始在德国掌权。在他成为总理之后不久的选举中,他赢得了绝大多数的选票。他任总理期间的画面表明他在德国民众中很受欢迎。他管理着一个日益强盛的国家。1940年与法国签订的条约促使希特勒在英伦海峡沿岸为保卫德国而战,使德国一度成为欧洲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希特勒曾在许多场合表达了他愿意与欧洲其他国家和平共处的愿望,但是1944年德国被英国、美国、苏联全面入侵。由于不能打败入侵祖国的对手,当俄国军队占领柏林时,希特勒自杀了。他仍然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④

以上叙述,没有任何虚构,全部都是事实,但由于它将相关的背景事实、关联事实去掉,最终却给人以错误的认识。因此,历史叙述不仅要求叙述的全部是事实,还要求叙述全部的事实。

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共有8个版本。为研究方便,本文用数字来将其命名。现在我们就以8个版本对元谋人的叙述为例,按照上述四条标准来分析。

第一,有无事实性错误。

经比对,我们发现版本1和版本5没有描写牙齿化石、石器、碳屑、呈黑色的骨骼化石的发现时间,另6个版本则将发现的时间写成了1965年。具体叙述如下:

版本2: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元谋发现了两颗远古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明显有加工痕迹的石器,在遗址的黏土层中海发现许多碳屑和呈黑色的烧骨。科学鉴定证明,这是原始人类的遗骨。

版本3: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两颗牙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还有用火的灰烬。

版本4:1965年,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两颗170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

版本6:1965年,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了一处遗址,其中有两枚人牙化石和一些石制品、带有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烧骨等。

版本7:1965年,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发现了两颗原始人类的上门齿化石,在其附近还发现了一些加工粗糙的打制石器,以及大量碳屑和呈黑色的烧骨。

版本8:1965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元谋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和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以及大量碳屑和小块烧骨。科学鉴定认为,这是早期人类的遗物和遗骨。

据当事人钱方的回忆,他和同伴1965年5月1日在云南上那蚌村发现的是两颗牙齿化石。①其他的遗物都是在1973年以后陆陆续续发现的。因此,除版本1和版本5外,其他版本都有事实性错误。

此外,版本2的叙述不仅有歧义,还有错误。“这是原始人类的遗骨”中的“这”,从语法来看,应该是指代牙齿化石、石器、碳屑和烧骨。从语义来看,显然不可,因为石器和碳屑不是骨骼;烧骨是遗骨,但不是人类遗骨;牙齿是人类的,但不是骨头。同理,版本8中的“这是早期人类的遗物和遗骨”也是错误的。

第二,事实和观点是否容易区分。

8个版本教科书都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具体叙述如下(见表1):

相比较而言,版本5的语气(“现在一般认为”)更容易让学生辨认这是观点。“认为”表明这只是一种看法,这种看法可能是对的,但也可能是错的;或者说,有人支持这种看法,但也有人支持其他看法。其他版本的语气过于武断,容易让人理解为这是对事实的陈述。其实,学者对于这种观点是有质疑的。1983年,刘东生、丁梦林“把元谋剖面的古地磁和古生物化石的时代,即古生物,岩石地层的划分和时代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其研究表明,元谋人的“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②如果不超过73万年,元谋人就不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此外,在观点与事实之间,还有推断。杜威认为:“人们必须学会辨别哪些是观察到的事实,哪些是依据观察到事实而做出的判断。”③“推论是那些可能的事物,而不是指真实的。”④除石器与天然石头容易区分之外,牙齿化石是人类牙齿化石还是古猿动物化石?⑤呈黑色的骨骼化石是因为火烧还是其他原因所致?碳屑和呈黑色的骨骼化石如果是火烧所致,是人类用火还是自然火?⑥都需结合其他证据推断或论证后方可确定。也就是说,“人类牙齿化石、烧骨、用火的灰烬”都是推断,“牙齿化石、呈黑色的骨骼化石、碳屑”才是事实。因此,合理的叙述应该是“科学家们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一些石器、几块呈黑色的骨骼化石和大量碳屑,经鉴定,这是人类牙齿化石和人类生活遗迹”。

对照各版本,版本1中的“烧骨”,版本2中的“人类牙齿化石、呈黑色的烧骨”,版本3中的“用火的灰烬”,版本4中“人类牙齿化石、烧骨”,版本5中的“人类的牙齿化石”,版本6中的“人牙化石、烧骨”,版本7中的“人类的上门齿化石、呈黑色的烧骨”和版本8中的“烧骨”都是推断。

第三,事实和观点的联系是否明确。

事实与观点是相辅相成的一对概念。判断历史叙述中的事实与观点的联系是否明确,有两种方法:第一是从观点出发,看叙述中有无与之相关的事实;第二是从事实出发,看叙述中提供的事实能形成什么观点。

8个版本的教科书,显而易见的观点是“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与之相关的事实是“牙齿化石”。在这一点上,所有版本教科书叙述中的事实和观点的联系是明确的。

但是,8个版本都出现的其他事实,如“石器”“碳屑”“骨骼化石”,可以用来说明的观点不是“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而应该是“元谋人会制造工具”“元谋人能使用火”。 这个观点,只有版本1(“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和版本7(“元谋人的遗物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并已知道使用天燃火”)才有所阐明。在这一点上,大部分版本教科书叙述中的事实和观点的联系是不明确的。

第四,形成观点的事实是否充分。

如果观点与事实的联系不明确,自然就不用继续谈论“形成观点的事实是否充分”这个话题。因此,此处主要是看形成“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这个观点的事实是否充分。该观点细分下来,有三个分论点:第一,我国境内;第二,原始人类;第三,已知最早。

第一个分论点所需要的事实是发现地点。以上事实是在云南元谋发现的,云南元谋属于我国境内,这一点不证自明。8个版本都提及这个重要的事实。

第二个分论点所需要的事实是牙齿化石。科学家们运用古人类学的方法,判定这两颗牙齿化石属于人类牙齿化石。这个推断基本上可认定为是一个事实。8个版本都提及这个重要的事实。

第三个分论点所需要的事实是牙齿化石所在地层的年代,同时还要与我国境内的其他原始人类的时代作比较。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科学家们发生了分歧。大部分科学家认为这两颗牙齿化石所在地层的年代为距今约170万年,一些科学家认为不超过73万年。如果属于前者年代,则元谋人“已知最早”是成立的;如果属于后者年代,则元谋人“已知最早”是不成立的。8个版本教科书都认同“已知最早”这个观点。但是,除版本2外,大部分版本都没有介绍距今170万年是怎样测定的;除版本4外,大部分版本都没有从比较的角度论证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①

由上得知,目前我国历史教科书的叙述还存在一定的瑕疵。教科书的质量直接关乎教育的效果,不可不慎。要提高我国历史教科书叙述的质量,应该从以下两点做起。

第一,端正态度,杜绝事实性错误。1965年发现的只是两颗牙齿化石,这个事实只需稍加检索,就可确认。之所以会有6个版本发生错误,只能说是编写者态度不够认真,没有核对相关文献,导致以讹传讹。

第二,转变观念,视历史教科书的叙述为一门学问。教科书历史叙述的好坏,不在于编写者的文笔如何,而取决于他们对于历史哲学和历史教育的理解。历史叙述是当代历史哲学的一个核心话题。历史教科书作为一种历史叙述,理应遵循历史叙述的一般要求。比如说,在历史叙述中要区分事实与观点,是因为“把评价与事实分离开来,从而得以把不同的描述转变为不同立场都能接受的陈述,以期不同立场之间能够有效地展开讨论”,①“为了敞开这件事情引向其他结论的可能性”。②也就是说,区分事实与观点看似简单,实则意义重大,为学生的探究学习与批判性思考提供了广阔空间。此外,历史教科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叙述,理应有特别的要求,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摸索。总之,只有从历史哲学和历史教育的角度去研究历史教科书的叙述,才能提高历史教科书叙述的质量。

【作者简介】张汉林,男,1975年生,湖北蕲春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历史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

张轩,男,1976年生,北京人,北京市实美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历史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初中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浅谈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实践
打造精彩初中英语课堂的措施分析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