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三大本性与主体性
2015-06-18周尚意
区域地理既是初中,也是高中地理的重要部分。从目前教材、教案和试卷所呈现的内容看,区域地理教学尚未彻底改变八股的面貌,依然是确定一个区域范围之后,分析区域的特征。中学地理教学中普遍使用的区域特征发掘方法为“区域比较”。值得肯定的是,这是中学地理教学中可以称之为“可迁移性”的地理学分析能力或地理学素养。在目前初中和高中教材中,尚没有专门的章节讲授区域比较方法,倒是在一些考试试卷中可以看到较为鲜活的区域比较案例,即创设一个情景,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例如,北京向周边地区疏解非首都职能(情景),这将对北京和周边地区产生哪些影响?这种情景创设,实际上隐含着一个核心概念——区域具有主体性。在北京人和周边地区人的眼中,这种政策的正负影响很可能是不同的。试想,河北考生和北京考生对此问题会有相同的“正确”答案么?
区域的三大本性
地理学是研究区域差异的学科。美国著名地理学家哈特向在其著作中强调: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区域差异性的学科。区域的差异性不是将地表的任何事物作简单分类。例如,如果用人口密度将区域划分为劳动力密集地区和稀疏地区,在实际应用时,会发现这样的分区结果毫无用处。北京市相对河北省人口密集,但是劳动力成本并未因为供给充分而低廉。北京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如劳动力需求、劳动力结构、劳动力生活成本等。因此,必须将区域中的多种要素同时考虑,才能确定区域特点。而这些多要素的组合,往往造就了区域的“惟一性”。 地理学的“难度”在于,用区域的惟一性作为“自变量”,分析它对其它事物发展的影响。
区域的惟一性来自区域的三大本性。区域本性是其它地区无法复制的区域特点。区域的第一本性是区域在某个时段内的自然特点,这些特点由地球系统的整体发展决定。如北京的第一本性是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组合。区域的第二本性是人们在某个区域中长期积累的人类物质财富的组合。如历朝历代在北京积累下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群。这些物质财富的积累虽经历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洗礼,但是依然具备周边地区难以复制的雄厚物质基础。区域的第三本性来自在这里发生的历史事件,如在北京发生的五四运动、卢沟桥事变,这些也是其它地区无法复制的。
区域三大本性来自区域主体性
区域的三个本性在不同主体眼中是不一样的。区域地理学一直是20世纪地理学的主干。1920年代,索尔创立文化地理学派。他指出,不同人对同样的自然条件的认识是不同的。如北美的印第安人和欧洲移民在同一块土地上创造的文化景观大不相同。1970年代,人文主义地理学学派出现。代表人物段义孚等认为,由于人生经历不同,每个人对特定区域的认识也可能不同。如北京作为卢沟桥事件的发生地,若作为反战、和平的教育基地,中日双方对北京的认识是一样的;若作为激发民族意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日所定义的教育意义又是不一样的。这个例子表明,区域的主体可分可合。
区域的主体性的分合与文化认同有关。如果主体不是“小我”,而是“大我”,那么在面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公正、文化的彼此尊重上,就会有共同的区域分析立足点。以开篇提到的北京疏解非首都职能为例,倡导不仅考虑北京的发展,还要考虑北京与周边的协同发展,乃至与全球的协调发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需要强调区域主体性,尤其强调大区域尺度区域的主体性意识。这便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周尚意,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文化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亚洲文化景观学会常务理事、区域科学学会中国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若干国际国内地理刊物编委,主编出版教育部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野外方法》等;主讲的“人文地理学”获北京市精品课程,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师德标兵等教学奖励;主持承担加拿大政府FEP项目,美国政府Fulbright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民政部等国家部委委托项目;发表专著10余部,论文1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