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本真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2015-06-18田丰

新课程·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本真例题情境

田丰

结合经验和实践对当今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提出部分不成熟的意见,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实现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促进对数学本质的进一步认识,从而共同回归本真,达到提高效率之目的。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受到改革思潮的进一步冲击,进

行着又一轮的新课改。为了体现新的理念,部分老师挖空心思,刻意追求形式,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寓教于乐之目的。但在形式背后透露出浮华、浮躁,折射出令人深思的问题:数学思维少了、思考感悟少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真要停下来,深刻地反思,如何才能扎扎实实地教,让学生踏踏实实地学,让数学课堂真正有“数学味”。

随着本真教育理念的出现和推广,“花哨”的课堂形式,渐渐受到了质疑,本真理念下的本真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互动,体现一种典型的“在场”教学。

下面从课堂的四个环节浅谈如何实现本真课堂。

一、必要问题情境的创设

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现实课堂中,有些教师为情境而情境,场面轰轰烈烈,五彩缤纷,好不热闹,眼花缭乱,学生看半天,都没能发现主题,教师是挖空心思出力不讨好。

如,在进行《同类项》内容教学时出示十分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动物园”的精彩画面。

师:我们到动物园参观时,发现老虎与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熊猫与熊猫关在另一个笼子里。为何不把老虎与熊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呢?

生:为了熊猫的安全。

生:为了便于管理员的管理。

……师(有些失望):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七嘴八舌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十多分钟过去了,在老师“还因为什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但始终没有发现老师所要的“不属于同一类的数学信息”。)

本来只需寥寥数语就能概括出的“情境”,结果由于老师的“你看看为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岔开了话题。并且老师不敢轻易地去否定学生,还继续给予鼓励,任由学生发言,使数学课变味了,冲淡了教学的主旨,变成了课堂闹剧。不能使学生的思维有的放矢,不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搜集信息并提出相关问题,不能直接切入本课的核心环节,为本课学习服务。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其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学习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内驱力,使其进入问题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激发兴趣、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常见的问题情境有“活动式情境”“生活化情境”等。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探索或研究数学现象及其本质的活动,必须以问题情境为载体,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学会思考,培养能力。学生的探究与体验过程,强调了主动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而且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身心去亲身经历和感悟,这不仅是感知、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 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当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他们有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教师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问题、相互交流,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魅力所在。

学生的探索活动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问题设置,好的问题会让学生向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一步一步进发,差的问题会让学生云里雾里。所以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有力度和梯度。提出的问题要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问题的设置要能使学生的探索活动拾阶而上。教师在探索活动要有方法的引导。

三、强化例题教学,优化认知结构

课本例题的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很多老师有时会照本宣科,或认为课本例题太过于一般,不值得花时间讲解,有的老师从课外辅导材料上找些偏题怪题取而代之。事实上,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刻理解例题的用意,充分挖掘例题的价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对例题进行适当的变化和拓展,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1.要注重基础概念理解

概念是思维的最基本的“细胞”,是形成认知结构的基础,概念学习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之一。而数学的概念很多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形式化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往往觉得比较困难。在例题的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让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的题目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2.例题中发散实际应用思维

新课程里的例题中,设置了数学建模、数学实践活动等内容,这是新课程对数学应用要求的一个具体表现。前面所描述的教学通过具体实例引出数学概念,积极开展探索活动探索数学建构。我们同样也要在例题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丰富可变训练,灵活运用数学

“变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练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更好地培养数学能力。通过变式,可以排除非本质特征的干扰,提高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可以发展学生的类比直觉思维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例题所阐述的概念原理、规律、数量关系或解题方法,从而使思维空间得以拓展。

四、注重反思小结,真正理解数学

小结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任务终结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行为方式。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知识阐述了什么数学规律?规律体现了怎样的数学本质?本质提升了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反思小结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发掘学习潜能,也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本真课堂”的研究和建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超越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研究一套具有适应性和融通性的本真课堂实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优化和整合,以达到促进教育主题的全面、生动、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陈余根,王应忠.“本真教育”的理解与思考[J].教育,2009

(05).

?誗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本真例题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护患情境会话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