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5-06-18柴春红

黑河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一节课活动课课外活动

柴春红

如今,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教师要克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的思想,在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初中的一门必修科目,如果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就会发现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我们教师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挖掘

信息技术教师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很轻松地给学生进行讲解与示范,一节课的教学很容易完成,这样的结果就是把知识完全灌输给学生,学生除了机械性地学习操作外,什么都没有学会。作为教师,我们应多读教材,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比如,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7课《图表看变化》,我在上这节课之前,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对图表的概念及使用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对图表涉及到的一些术语是否掌握等,把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把这些问题解决,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本课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适应、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学。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置任务,让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其学习热情会更高。在学习新知识时,我通常不着急讲授与示范,而是先问:谁会?你愿意告诉大家吗?你能示范一下吗?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这样,一些学生便会充满自信地走上讲台,介绍自己的见解、示范操作方法,形成自由探索的良好氛围,在这种环境中创造性思维容易得到激活。比如,在讲解Word软件中插入图片和艺术字时,我在上前一节课文字录入编辑的基础上,把这一节课的内容完全交给了学生,只是布置了一个任务:为即将到来的母亲节设计一张卡片。在课堂时间内,我只是巡视,适当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小问题,看到他们一个个认真、激动的样子,我感到很欣慰。

三、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教师要端正心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学科,初中信息技术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服务于学习和生活,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不是强迫性的学习过程,而是轻松愉悦的交流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当前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讲解电子表格的数据统计后,我让学生主动帮助老师统计每天的小组测试成绩;在讲解数据库基础知识后,我让学生统计自己班级同学的相关资料,建立一个班级数据库;在讲解幻灯片的制作后,我让学生帮助任课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等等。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知识得以巩固和拓展、各种能力得以提升、创造性得以发挥,他们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每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总会让一些对信息技术着迷的学生意犹未尽,信息技术活动课恰恰可以弥补这一遗憾,它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既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可以在活动课上进行探讨和交流,使思路更开阔、更清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使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的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比如,可以开设计算机硬件常识活动课,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计算机,熟悉常用设备的性能,处理常见计算机故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开展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赛,比如网站制作、文字录入、图像处理、数据整理等,让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并将所学知识指导于实践。在课外活动课上,教师要适当加以点拨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适时鼓励表扬,让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使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同时,还能达到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促进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贯穿于每节课、每个教学设计、每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不断反思,加强实践,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一节课活动课课外活动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课外活动类作文
托马斯的一节课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