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有效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2015-06-18李素兰

黑河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语言知识活动设计英语教学

李素兰

[内容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个体和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与思维能力,并能在展示活动中感受成功。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因材施教,鼓励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知识;活动设计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英语教师积极尝试以活动为中心、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表面上看学生们在活动中情绪高昂,真正自由地学习英语,但是课堂效率很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设置课堂活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一、具备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活动时要合理分配活动的时间,随机调控课堂节奏;要考虑活动的注意事项,提出具体要求;要让活动便于操作,并要制定能客观评价活动效果的标准。例如,在教学“Meals”这个功能性话题时,要让学生学会语句“Whats for lunch? Rice, vegetables 等,在完成语言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一项调查,用打“√”的方式记录下同学的午餐食物,完成调查表。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调查的目的交代的、不清楚,就会造成语用目的的缺失。

我在教学这个话题开始之前,就提出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完成调查的同时判断出谁的午餐更营养、更健康,选出一份营养午餐作为下周学校午餐的菜谱,接着在汇报中让全班学生选出最健康的午餐,最后在自然的语境中接触新语言“They are good for you”培养健康饮食的情感态度。这样的活动,不仅语境真实,语用目的也很清楚。

可见,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活动的目的和操作要求是否明确、具体和细化是活动开展是否有效的首要条件。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贴近生活实际、符合认知水平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因此,教师要合理确定活动的难度,如果难度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失去活动的意义。相反,如果难度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很容易对活动失去兴趣。

如今,很多老师在语言输出环节都会设计一个类似文本语境的活动。例如,在教学“Thanksgiving”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在小组内开展Thanksgiving Party的活动。可是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感恩节是抽象的,也没有吃过turkey, pumpkin pie, yams等食物,这种语境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参与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我认为,倒不如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观看各个国家欢度感恩节情景的同时,运用所学的知识介绍外国文化,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

可见,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和富有成效,这也是活动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

三、活动过程应该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体现语言技能的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学习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应该关注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考虑到活动的过程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接触、感知、理解、提炼和运用等环节,逐步内化语言知识。例如我在教学“the Universe”这一功能性话题时,要求学生学会用“比较级”的形式来描述宇宙中的星球大小,并能用英语描述生活中事物的差异。我设计了“世界多奇妙”的小组活动:首先让学生观察周围同学的身体器官、学习用品等的差异,在小组内讨论周围事物的差异,表达个人的观点,体现说的能力和听的能力;接着呈现几幅世间万物差异的图片,让学生写一写,培养写的技能;最后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让全体同学读一读,培养读的技能。这样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关系、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才有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这也是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条件。

四、活动范畴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渗透其他学科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是知识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因此,活动应该有利于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联系,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例如在教学“Numbers and Time”这个功能性话题时,要求学生学会几十几数字名称“thirty-six,forty-four,fifty-three”等,并会用英语描述加法“How much is ... and ... ?”在完成本课的语言知识学习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数学之旅”的小组活动:让学生找出规律:?2,8,14,___,___。 ?54,50,46___,___ 。?7,14,21,___,___。 ④45,36,___,18,___。首先在小组内讨论;接着比一比,看谁能说出更多数字,选出数学之星。这个活动必须运用到数学加、减、乘、除的知识,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

可见,英语课程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整体人文素质,这也是活动有效开展的必备条件。

五、活动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动员、吸引个性差异的学生参与活动,为他们设计适合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在活动中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热情,使他们能够乐于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教学“比较级”这个功能话题时,我采用了以阅读篇目并完成练习的方式开展活动,设计了“阅读达人秀”的活动,其中有三篇难易不同的小短文,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或自己喜欢的篇目进行阅读:第一篇适合知识掌握薄弱的学生,只需读出短文中有关“比较级”的句子;第二篇适合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让他们先理解短文内容,再改正两个“比较级”句子;第三篇适合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猜猜短文中more beautiful, cleaner, better等新词汇的意思。

可见,教学活动不仅要关注全体学生,还要关注和尊重个体差异,在教学中要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为只有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使教学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效益,这也是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

总之,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要与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相配合,只有克服课堂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摒弃那些没有思维容量的设计,才能提高活动效果,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真正使课堂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2]张小鑫.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

[3]李志国.浅析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2,(5).

(责任编辑 刘新蕊)

猜你喜欢

语言知识活动设计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构建框架,理清思路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