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6-18崔晓东
崔晓东
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使一堂课容量大、效率高,教师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教师要具有丰富渊博的知识
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不仅要讲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要对学生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不能学生一问三不知,即使课上解决不了,课下也要及时解决,否则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如同航标,指引学生正确的航向,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的学科。
2.教师要加强备课
(1)教师要备教材
教材是落实课标、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弄懂教材的编排思想和编者的意图,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讲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了解每节知识的重难点。设计上课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练习要有层次,让学生在逐步理解和消化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2)教师要备学生
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营造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真正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一定会动脑思考,这样就不会“溜号”,既保证了课堂纪律,学生还掌握了知识,树立了自信心,课堂气氛活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是一个思维活跃而复杂的群体,随时都可能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有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在上公开课,课上涉及到的内容是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突然一名学生流鼻血了,老师想了想叫了一个同事将学生送去了医务室。如果这位老师让同桌或愿意去的同学陪同不正是一个生动的教学实例吗?然而,这位老师却制止了两个站起来的学生,无疑这是一个反面案例,说明这个老师的应变能力很差。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超强的业务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课堂操控能力,来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3)教师要备方法
合作互学。合作互学是一种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方法。合作即有活动,互学就能共同进步。合作互学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分层教学。在数学课中,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对知识理解的程度不同,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应有的提高,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使用可使课堂容量增大,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要转变思想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思想,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跃,否则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又何来教学活动,更谈不上有效了。
4.教师要对学生跟踪辅导
数学知识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教师要在每节课后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引导和鼓励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积累学习小窍门,不断进步。
5.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就是将课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如教师哪个问题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合适等。反思纠正,可以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进步会更快,课堂也会越来越完美。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鼓励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每节课前学生要根据教师布置的内容预习,目的是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自己什么地方理解了,什么地方有疑问,记录下来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这部分内容,从而把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准备,听课就显得被动了。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也可向教师提问,或全班讨论,这是目前笔者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合作互学。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合作互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善于发现问题是学习的一种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问题的存在才使合作互学显得更为重要。发现问题后又能积极去解决问题,更是一个学生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样的学生往往就是那些课上的积极分子。可见认真预习,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与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3.课后先复习,后完成作业
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之前,要先复习一遍当天所学的新知,将所学知识消化理解之后,再独立完成作业。完成后还要检查,这样的作业才能质量高,复习的效果好。
在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方面,笔者仅从几个有限的角度做了一些努力与尝试,离“有效”的较高层次还有很大的距离。今后我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与广大教育同行一道,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