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课也会如此生动》教学案例
2015-06-18魏衍春
魏衍春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点,但很多学生计算不准确。计算本身很枯燥,一些教师仍让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对计算失去兴趣。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如何让计算课更生动呢?
一、增加趣味性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创设有趣的情境极为重要。好的情境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我在讲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这节课时,以学生熟悉的哆啦A梦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看他是谁?你们在哪见过他?再想想,今天的哆啦A梦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哆啦A梦被选为今年的圣诞老人。)
师:是的,他要带我们去参加圣诞晚会,还要送给我们礼物呢!不过,你们得做对了题目才能得到礼物。
通过课前练习,我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题的共同特征,进而导入新课。
再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找规律》的教学片断: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来做个猜字游戏好不好?
生:好。
教师出示九个字。(字是面向老师的,学生看不到,九个字分别是:长城长长城长长城长)
师:猜猜第一个字是什么字?(生猜不准)
师:如果看到了就大声喊出来。(师翻转第一个字)
生:长。
师:第二个字是什么?
生1:短。
生2:宽。
生3:矮。
师:请大家看第二个字是什么字?(师翻转第二个字)
生:城。
师:接着猜第三个字。
生:长。
师:第四个字呢?
生1:城。
生2:长。
师: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正确答案。(师翻转第四个字)
师:是长。
师:第五个字和第六个字分别是城、长。你能猜出下面三个字是什么吗?
生:长城长。
师:对,像这样:“长城长 长城长 长城长”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师:请你仔细观察黑板上,看还有哪些排列是有规律的?
学生看黑板,找规律并回答。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找一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方法要具有多样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经历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尝试探究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素材,提供恰当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在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的新课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圣诞老人想要你们帮忙装饰圣诞树,你们愿意吗?
3.圣诞老人出了几道题,如果你们做对了,就可以帮他装饰圣诞树。
4.谁愿意读题?(圣诞老人买了5个苹果、7个梨,你能帮他算一算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吗?)
5.你知道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吗?
6.怎样列算式?
7.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8.你是怎么计算出5+7=12的?
9.还有什么方法?
10.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方法想和大家分享。
11.你们喜欢哪种方法?
12.在选择方法时我们选择最优化的方法。
13.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6+8和5+7。
14.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学生根据提示汇报,教师板书。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大胆的算法猜测和答案猜测。在这些猜测中,也许有的是对的,也许有的不是很完整,也许有的不正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猜测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学生猜测完算法后,可以选择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作为探究的对象,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自己解决发现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练习要有针对性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教师设计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形式要多样,目的性要强,这样学生才能乐于参与。例如,在《找规律》一课中,我设计了不同层次并有针对性的练习:第一题出示没有规律的排列;第二题出示三个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学生猜一猜有没有规律;第三题出示两组重复排列的图形,让学生猜是不是有规律的排列。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暴露的问题,教师应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教师都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将其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新知识,同时提高能力。让我们精心设计、深入研究、潜心琢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让计算课变得更加生动。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