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完善路径研究

2015-06-18史航湾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融资

史航湾

摘 要: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最具有生机、最活跃的特殊群体,已经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对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与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企业自身信用、银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成为最容易被金融服务机构忽略的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现状以及形成原因,从小微企业自身、银行和政府三方面入手,构建优化小微企业金融生态环境的机制,提出改进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的实现路径,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银行;融资;创新

一、引言

近年来,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中最基层、最具活力的群体,在增加居民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与社会秩序穩定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小微企业自身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原因以及外部环境中原材料成本上升、政策变动等因素,使得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容易被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忽略,融资难成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缺失中的现实问题,制约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内发达国家一直在探索并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即政府间接或直接的政策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和商业银行融资服务的创新。目前,国内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探索主要是推出各种政策来鼓励各大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进行分层次的金融服务。一方面是摒弃不能满足小微企业需求的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利用多样化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来替代,促进小微企业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由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成立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比如创立小微企业的股份制银行,从而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向精细化和多元化发展。此外,联合区域内金融机构,引导农村信用社、乡镇商业银行等机构发挥向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力军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区域内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以及问题,从而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自身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困境,在市场中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二、当前政策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及原因

小微企业在我国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占到90%以上,这就意味着小微企业成为当前我国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营业收入水平处在500万元以下的农林牧渔企业,企业在职人员在3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性企业,企业从业人员处在100人以下、企业营业收入每年处在2000万元以下的餐饮企业等都属于小微企业。

2014年3月28日,由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进行首次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在2013年12月底,我国累计共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76.57%,如果将个体工商企业纳入小微企业的范畴,加上个体工商企业4436.29万户,小微企业在我国登记注册的全部企业总数中占据94.15%的比重。然而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仅在30%以下,而发达国家的企业贷款覆盖率比例已经超过了50%。在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融资需求和信贷产品的供给出现不对称的情形,由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呈现差异化和多样化,使得金融机构现有机制下单一的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实际需要;二是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未能建立一体的治理结构,影响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三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缺乏对小微企业金融风险进行正确衡量的理念和技术水平;四是小微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受到企业贷款担保资源的限制,限制了银行资金的投入。

近年来,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来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但是政策效果并不明显,金融机构的趋利避险使得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限制了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流入,这就使得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时必须考虑有关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以及市场波动状况等不可控因素,减弱了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此外,政府缺乏对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状况进行估计衡量的政策和权威机构,使得一些具有潜力的小微企业不能为自身融资提供有利的信用担保和企业运营状况的证明。

三、推进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机制构建

1.根据小微企业自身特点,建立与小微企业相匹配的融资贷款投放机制

小微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不同,融资需求呈现差异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使得金融机构很难建立与各种规模小微企业相匹配的融资金融服务和产品。建立门槛较低、覆盖面较广和可持续的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机制,通过对小微企业实行专门的资金匹配确保小微企业能够获得优先投放的足额贷款。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梳理现有的贷款审核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建立与小微企业能够进行零距离交流的简约贷款程序。对于小微企业多层次化的贷款风险,建立差别化的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的风险评价体系,从而明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分类,提高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容忍度。此外,不断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并探索国内小微企业贷款的品种创新,在金融机构现有的贷款产品机制下,积极开发符合小微企业各个阶段经营规模的金融服务产品。

2.结算渠道多元化创新发展,提高金融机构资金支付服务的效率水平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我国90%以上的企业属于小微企业。由于小微企业规模较小,资金运转较快、较急,针对企业资金的这一特点,金融机构应该不断完善对小微企业进行的资金支付结算体系,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有效提高小微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融资水平。借助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管理技术,不断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处理能力,为小微企业获取贷款提供良好的渠道。

3.由政府出台并落实相关的小微企业融资扶持政策,构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联动机制

政府作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第三方应该大力扶持国有以及民营担保机构的发展,积极引导和支持具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实施行业间的互保互助。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要加强与小微企业的信息交流,形成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和金融担保机构之间的风险与利益共享的良好市场格局。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金融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金融机构对融资的服务支持,还需要金融担保机构、小微企业与政府之间进行不断的协调,促进小微企业自身管理的进步和发展。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困境重点是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为企业融资提供审核依据,提高自身的信誉度,从而促进企业及早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此外,小微企业还应树立诚信理念,积极参加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的信用评级,努力提升小微企业在金融行业中的信用形象,有利于小微企业进行融资和资金运营。

四、改进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现路径

1.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将小微企业纳入金融服务战略转型的重点领域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并引导区域内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支持,促进区域内小微企业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大力促进政府负责监管由民间资本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发起并建立中小型的银行等,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促进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依據小企业的自身特点设计简约的审贷流程和定价机制,优化小微企业进行信贷的业务流程,进而简化小微企业融资的办理手续,提高专营机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进行贷款是在一定的担保基础之上,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方式,推进由小微企业、企业管理团队以及经营者家族联保的担保方式,增强小微企业的偿还能力。

2.促进小微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加强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创新能力

鼓励有关统计小微企业发展数据机构的成立,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申请的审核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建立由小微企业、银行、证券、保险和政府等多方参与的信息互通互联机制。通过对小微企业信息共享和公开,由金融机构依据小微企业自身实力和发展潜力与企业融资申报额进行比对确定是否同意贷款,有效解决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规范小微企业内部的管理,努力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时使用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信度。小微企业自身要积极引进专利和先进技术,积极向具有高新技术创新的产业转型,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创立企业自主品牌,推动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后监控力度,建立完善的小微企业诚信约束机制

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小微企业融资后的监控,将贷后监控纳入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范围内,将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核与贷后监控相结合,使得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得到控制,有利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金融机构应该在利益覆盖风险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小微企业自身因素、区域因素、行业因素和政策等,利用贷后监控实时确定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确保金融机构能够获得与风险相对应的收益,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良好发展。建立贷款项目诚信分析制度,不定期对小微企业的贷款用途进行检查,加重小微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责任。

4.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外部环境,明确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

第一,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和法制环境,健全小微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促进小微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第二,针对当前小微企业增加企业信用手段缺乏的现状,建立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的三方担保风险防御机制,带动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第三,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帮助小微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推进小微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最终强化小微企业诚信制度的建设。第四,深化小微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能够维护金融债权的机制,努力巩固和加强小微企业违约的信息通报机制,对逃避债务的小微债务的企业进行联合制裁。此外,鼓励金融机构重点围绕战略性的新兴小微企业,促进小微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为与创新和科技产业相关的小微企业提供专营性的融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马胜祥.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出路[J].农村金融研究,2012(4).

[2]朱文玉.中小微企业信贷困境形成原因浅析[J].商,2014(07).

[3]秦志辉,于春晖.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2-04-27.

[4]马章良.国际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经营及其有益启示[J].时代金融,2013(1).

[5]张展培,梁洁莹.小微企业联保互保风险演化过程分析——基于合作与非合作博弈分析理论[J].中国集体经济,2015(07).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融资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融资
融资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