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
2015-06-18冷若君
冷若君
(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贵阳 55000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事业单位逐步树立内控意识,纷纷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明确实施措施和步骤方法,从而防止和管控事业单位的经济风险。但是,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方面看,在实施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严重地影响了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甚至会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着力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突出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防范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的对策。
1 现阶段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实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位内控意识不强。按照相应的规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员应该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相应的有效的职责制度,以确保内控制度能够被有效地执行与实施。但是,在事业单位的实际经济活动中,很多单位内部负责人在内控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着不足,他们的内控意识比较低。很多时候,他们都认为事业单位实施内控制度,对自己而言会有一定的束缚与限制。因此,有的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不上心,不积极推进,在整个事业单位全面树立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意识方面缺乏作为。这也影响了事业单位其他人员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意识的树立和强化。
(2)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实施部门不明确。有的事业单位未设立独立的单位内部控制部门或未明确单位内部控制部门的牵头部门,致使有制度但无法落实。
(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很多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应有的思考和研究,在制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往往流于形式,制定的制度科学性、操作性不强。
2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般情况下,建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时,需要对经济活动中的各项业务流程展开一定的梳理,同时,还要对业务的范围进行一定的界定,明确事业单位中的各个部门的使命与风险存在点,还要针对这些风险给出相应的有效的防范与解决策略,使得事业单位中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功能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具体来说,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切实增强事业单位的内控意识
在事业单位中,内控制度属于一项职能明确的系统制度,它具有显著的预防与控制的作用,如果在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了贯彻执行,那么就能够有效地消除事业单位中所存在的事故隐患,推动事业单位高效率地运行下去。
(1)要保证事业单位中的各级财政部门能够以制度的形式将执行的命令下达给各个单位,转变各级单位负责人的思想,明确事业单位内的主体责任意识。
(2)在事业单位中,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地执行下去,管理人员还要经常组织单位内部的讲座活动,并要求各个部门的领导以及相应的负责人参与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原理、方法以及流程等传达给工作人员,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到、理解到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与作用所在,从而推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
2.2 加强事业单位内控部门建设
要明确设立事业单位内控部门,选配恰当的人选到这一部门工作,赋予该部门一定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让内控部门真正做到职责明确、人员精干、工作落实。
2.3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要立足于事业单位内控的目标,梳理事业单位内控涉及的各类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对各项业务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明确各项业务的目标、范围和内容。要按照各项业务实现的时间、逻辑顺序,将内控措施加以植入,从而形成全方位的内控防范体系。要严格实施内控制度,对不落实的现象坚决予以纠正,并根据内控制度的实施情况积极评估,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内控的执行、纠错机制。
2.4 加强对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
在事业单位中,其内部的风险点主要围绕着财务核算以及财务监督等方面展开,为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事业单位中,财务控制才是重点。对财务控制的加强,首先就需要从事业单位中的制度以及工作人员方面着手。
在制度方面,要严格按照所规定的职权及其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设置岗位,确保在整个资金运行过程中,对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另外,内部控制制度在授权审批制度上,各个单位应该建立起相应的货币资金授权以及审核批准制度等,对审批人员的权限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明确,同时,还规定要严格地按照程序与责任制度执事,一旦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行为,应该给予相应的惩处。
解决内控制度实施的问题,预防事业单位中的风险,不仅仅包括上述的措施,还包括对事业单位内资产的有效管理,加强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的有效实施等。
3总 结
实践表明,我国当前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入手构建内控的科学体系才能取得实效,全面防范内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