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数学的作业分层
2015-06-17王坤
王坤
摘 要:分层作业,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既涉及作业量的多少与质的高低,同时也涉及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估。教师布置作业,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实际,开展人性化、个性化、发展化的作业。
关键词:分层;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2013年我校数学教研组申请研究省级课题《分层教学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分层作业设计是该课题研究的一个环节,下面是我就如何设计分层作业谈几点体会。
一、分层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分层作业,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涉及作业量的多少与质的高低,同时也涉及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估。教师布置作业,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实际,布置人性化、个性化、发展化的作业。
二、分层作业设计的具体措施
1.学生分层,确定分层作业对象
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初中,经过新学期两个月的了解,结合期中检测,根据学生的智力、学习态度、情感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学困生为A组,中等水平的学生为B组,优秀生为C组,分组的目的是可以使学生合理定位,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同时也可以获悉其他同学的相关情况,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学习,对学生的分层情况,教师应注意保密,不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学困生自卑,注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
2.作业分层,提高效果
在对学生分层的基础上,作业也分三个层次:(1)基础篇。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比如,简单的计算、基本画图、熟记公式定理等,主要适合A组学生。(2)提升篇。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适合B组学生。(3)冲刺篇。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猜想、归纳应用,主要适用于C组学生。
三、分层作业的积极作用
分层作业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体现出作业的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完成能力,情感等因素,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承认学生差异,注重知识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拾级而上,逐步提高。
总之,实施分层作业虽然有一些困难和不足,但分层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