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在数学教学中不让学困生掉队的策略

2015-06-17任正彬

新课程·中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教学策略

任正彬

摘 要: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学困生的发展,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困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激发和鼓励学生利用测试过关和游戏过关,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期间都快乐地掌握必要的知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形成教师心理辅导、优困互学、家长奖励、导师评价四位一体的策略,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困生;策略

一、学困生问题与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各地区、各学校都在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再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学习小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学困生的发展,每一所学校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基础教育中的“学困生”问题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教科研界多处出现了有关“学困生”问题研究的课题。这类课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希望学困生能向其他学生看齐,且一定要他们适应现行的考试,都是企图“转化”学困生。但这些课题无论搞得怎样轰轰烈烈,或获得了怎样的奖项,总是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究其原因是,这些努力都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因此在基础教育界中的学困生问题,并没有因为这些课题获奖而有所缓解!因此,研究适合学困生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指在数学学习中的全体学生,尤其重点是“学困生”,其中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数学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智力正常但学习状况异常;完成学习任务有困难”的学生;历次达标测试或调研测试成绩大约在学校(或区县统计成绩)后四分之一范围内,学习成绩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对数学概念不能正确理解,运算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均较差,不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常见的数学问题,当然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中,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数学意志薄弱、对待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畏惧心理、没有克服困难的斗志、知识点严重遗漏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本次实验中,通过激发和鼓励学生利用测试过关和游戏过关,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期间都快乐掌握必要知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通过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家庭,这样的家庭子女多,家长为了生存忙于打工挣钱,留守儿童占较大比例,多数属于隔代教育,只关注孩子的饮食起居,对学习、心理、个性等方面关注较少,尤其对学困生更少;同时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认识问题较肤浅;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差异较大;城市与农村的生存条件的差别等因素以及学生基础差,厌学;教师缺少对学困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困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长期受到压抑;初中各年级学困生占较大比重,发放问卷调查近200份,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科兴趣不大,数学基础知识、数学习惯、数学应用与技能都较弱,教学质量受到“瓶颈”的制约。尽管义务教育已实施许多年了,但仍有许多孩子在学习上陷入了学不下去的境地,不少孩子终于作为学习上的失败者流向社会,成为社会的消极因素。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往往是从数学困难开始的,因此,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让学困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这将有利于学困生学习的发展提供平台,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切实增强学困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数学习惯、数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为不同类型的学困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方法,扎实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解决学困生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整合教研资源,形成教研合力,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二、解决学困生的问题策略

1.教师辅导

(1)建构主义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因此,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学困生的教法和学法就成为关键,采取主备、集体研讨、修改、再研讨、定案、备课流程。

(2)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精神。通过激发和鼓励学生利用測试过关和游戏过关,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期间都快乐掌握必要知识。

2.优困互动

新课改理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互动的重要指导思想。要牢牢把握新课改精神,树立大课程观,树立学习化课程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树立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树立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的知识观,将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优化,形成小组学生优困合作学习互动策略。利用学校开展学生合作小组的资源优势,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数学习惯、数学技能,加强学生的教育引导,将教师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以优秀学生帮助学困生,建立优困一帮一,并签订协议,落实责任,落实考核,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建立学困生个体档案,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学困生大致分为智力型学困生、情绪型学困生、基础型学困生、混合型学困生,统计数据表明:其中智力型学困生占整个学困生的5.6%;情绪型学困生占整个学困生的66.6%;基础型学困生占整个学困生的16.7%;混合型学困生占整个学困生的11.1%。加强对学困生过程跟踪调查、反馈信息、增添措施,将每一次的验收成绩记录、分析,及时调整方向,以对学困生的心理疏导作为重点。

3.家长激励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争取家长的支持,召开班级家长会,向家长们阐述目的和作用,与家长签订开展期间的教育协议,为活动的有序开展取得了良好的舆论支持。家长对子女在定期取得的进步给予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激励,调动学困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家访和家长会,家长们对课题的开展较为满意,对子女的表现特别是心理上的变化感触较大;教师对学生参与情况普遍较好,取得初步的成效。

4.导师评价

它重在坚持以生为本,突出“学”的主体,“导”的作用,一方面,为中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交往的帮助与指导,使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在教育和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了形成四位一体的模式,即教师心理辅导、优困互学、家长奖励、导师评价。在探索学困生不掉队的研究中,仍有许多问题不尽如人意,尚待努力去解决。

参考文献:

吴盛华.学困生转化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数学教学策略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