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模块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5-06-17顾兆海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7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有效教学高中化学

顾兆海

【内容摘要】在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模块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有机化学模块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是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根据物质的结构来推断物质的性质的能力,这在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此外,教师要让大家在更多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引下实现知识间的联结与互通,并且让学生不断构建自身的知识网络,在这样的基础下学生们对于这部分知识才会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模块  有效教学  策略

有机化学在高中化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这部分内容也是高考中一个常考的考点。有机化学的内容较为零散,很多细碎的知识点都需要学生们有良好的掌握。然而,学生一旦将这部分内容弄懂、弄通后,整个有机化学的部分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学生如果能够构建自身牢固的知识框架与知识体系,对很多问题的解决就会十分高效。因此,在有机化学模块的教学中,教师既要保障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有良好的掌握,又要让学生不断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让有机化学内容的教学收获更好的成效。

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有机化学模块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是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有机化学中教学重点在于对于很多物质的结构的研究,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取决于物质的结构。因此,学生如果能够在良好的空间想象力的引导下对于不同物质的空间结构有准确的判断与掌握,这将会让大家对于物质的性质有很好的推断,进而在很多实际问题的解答时更加准确与高效。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典型物质的讲解来引导大家仔细分析这种物质的结构特征,并且告诉大家一些常见的判断物质结构特性的方式。这对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将会起到很好的帮助,并且能够让学生们对于有机化学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与吸收。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可以结合很多内容的教学展开。例如,在研究烷烃的结构时,可以从甲烷分子的结构入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甲烷、乙烷等烷烃的球棍模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烷烃分子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得出烷烃的结构特点:以每个碳原子为中心的四面体构型,碳链为锯齿形,分子中只有单键,每个碳原子的四个价键被充分利用。这是非常典型的对于物质的结构特征的分析过程,在其他物质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取这种模式引导大家对于物质的性质展开深入探究。这不仅是对于知识教学的一种良好渗透,随着学生头脑中对于各个物质的结构形态更加了解后,大家的空间想象力也会更好的得到构建。在这样的基础下学生们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有机化学的知识,并且能够深化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注重对于物质性质的理解与推断

有机化学模块的学习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大量的有机物,每一种物质都有着其特性,无论是结构上、性质上还是用途上。让学生们对于这些物质的性质有良好的理解,并且能够在物质推断中很好的确知物质的性质与种类,这才是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想要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教师要教给大家更多好的物质性质的判别方式。其中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就是根据物质的结构来推断物质的性质,这在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有机化学知识庞杂,物质种类繁多,学生不易掌握。想要让知识教学效率更高,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好“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重要学科特点,引导大家通过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尤其是官能团的结构,推导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断键的部位,将该化学键的断裂与相应的化学反应联系,并通过动画模拟加深理解,然后将某种物质繁杂的化学性质进行本质归类。例如,在讲“乙醛”时,重点抓住分子中的官能团:醛基。醛基中-C-H键断开,可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表现出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羰基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表现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这便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从物质结构来推断物质性质的范例,这种方法还能够在很多其他物质的判定中得到应用。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更多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能,这样才能够让大家在有机化学的知识学习时更加高效。

三、构建完善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

有机化学模块的内容看似十分零散,然而,高中阶段讲到的这些内容又可以很好的融会贯通,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随着学生掌握的知识的不断增多,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深化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要让大家在更多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引下实现知识间的联结与互通,并且让学生不断构建自身的知识网络。这将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互相作用,进而让大家感受到知识间的关联性。在这样的基础下学生们对于这部分知识才会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联系、对比所学习的有机化合物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知识、识同辨异、探寻规律”,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点”、“知识线”、“知识网”,还可以顺利突破教学重点。例如,在讲“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将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通过表格的形式作相关对比,并将两者间的差异归纳为“水取(代)醇消(去)”,这不仅揭示了不同反应间的差异,这也更方便学生记忆。

【参考文献】

[1] 魏荣宝.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化学教育,2004 (09).

[2] 张镇、张晓玲. 建构新时期化学教学创意的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Z1).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有效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