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中辰州傩戏的艺术特征探析
2015-06-17李燕
李 燕
(湖南工业大学 音乐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高校教学中辰州傩戏的艺术特征探析
李 燕
(湖南工业大学 音乐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傩是我国一种非常神秘、古老的文化形态,属于原生态文化活动。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傩文化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魄力,显示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在高校开展辰州傩戏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论述了它的若干个基本特征,重点论述了它的表演特征,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辰州傩戏;艺术特征;传承
一、辰州傩戏的基本特征
(一)辰州傩戏是古代楚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辰州傩中还保留着楚文化的艺术特征,历经千载而承传下来,已被看成是湖湘文化的根基。
(二)辰州傩戏完成了从人的神化到神化的人,从娱神发展到了娱人阶段,具备了娱人娱神的特点。
(三)辰州傩戏也是原始意义上的宗教,后来变成了艺术和宗教的结合物,兼容了民俗表演以及原始宗教的特征。
(四)这种古老的艺术语言特色鲜明,它的歌舞戏曲体现出了内容情感化﹑神灵具备人格化特征﹑表演形式日益多样化,具备可剧可唱的特点,被看成是现代戏剧领域的“活化石”。
(五)从辰州傩戏的声腔来看,属于戏剧声乐中的高腔体系,这种唱腔有着显著的地方性特征,个性非常鲜明,它的音乐特征是“一启众和”的帮腔形式。傩戏不使用丝弦,仅仅运用锣﹑钹以及鼓打击乐伴奏,这是它的特色之一。
(六)傩戏面具等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是傩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之一,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瑰宝。通过它能够将傩戏艺术和其余形式的戏剧艺术区分开来。
(七)辰州傩长时间存在以及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它存在于肥沃的民间土壤中,是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生活中的主要部分之一,有着显著的习俗性特征。
二、辰州傩戏表演特征
(一)行当角色。傩戏以面具造型来确定角色,主要是生﹑旦﹑净﹑丑这四行,大戏中四个角色比较齐全,小戏中主要是“对子戏”,也就是小丑﹑老生或小旦。
(二)老旦表演技巧。大多数傩戏艺人都是法师,他们表演的大多数剧目体现出了本土宗教的色彩。一部分剧中人物亦是在傩坛中所祀神祇的相关化身。台步大部分是“走罡”,手式是“按诀”。
(三)音乐体裁。从表演上来看,融合了一些说唱以及民间歌舞的成份。首先是民间歌曲,这也是傩戏音乐的主要前提,涵盖了小调﹑山歌﹑劳动歌曲以及叙事歌曲等。其次是民间歌舞音乐,大多数曲调都是分节歌体类型的上下句结构,不同段落间以打击乐进行过渡,唱腔主要是一唱众和。再次是民间宗教音乐,大部分都是道曲以及佛曲,旋律非常简单,主要特征是吟唱性以及口语性,通常都是先说一段故事,然后唱一段音乐,有时也会在说唱过程中加入帮腔以及对唱,台上台下相互应和。第四就是民间戏曲音乐,原本是土老司“打锣腔”,由其开始自由哼唱,然后随着相关剧目的日趋丰富,增加了唱腔方面的戏剧性,加大了表现力,融汇以及吸收了不少兄弟剧种戏曲中的声腔音乐,呈现出了角色唱腔的雏形,这种傩戏唱腔音乐也就具备了浓厚的巫风和独特的地方民族色彩。
(四)服饰与道具。巫师的法衣都是手工制作的,通常可以分成下列三种:首先是红色法衣;其次是无袖蟠龙天师袍;第三是黑颜色﹑大袖﹑掩胸的长襟袍,也被叫做“长衣”。有法帽以及黑色山形帽两种。巫师身上穿着“长衣”时,要戴着黑颜色的山形帽,巫师在穿着蟠龙天师袍的时候,头上要戴着法帽。在傩戏表演中,先锋以及师娘等上身穿着彩衣,下身系着百褶裙。丑角和判官分别穿的是对胸开襟衣以及红色官衣等。
(五)辰州傩戏面具。辰州傩戏所使用的表演面具是它区别于其他戏剧艺术的最显著的特征。
三、结语
辰州傩文化艺术在湘西地区的流传最为广泛。在高校辰州傩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这些拙朴﹑怪异以及原始的表象中,发现它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底蕴。高校学生在学习辰州傩戏后能够意识到,千百年以来,湘西土家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傩戏艺术,形成和积淀了独特的心理特征以及文化意识。从辰州傩戏来看,它的内容以及形式内容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性以及民族特性,具备了厚重大气的艺术品格。
[1]莫祥章,张云娥.还傩愿音乐表演之艺术特征探析——以沅陵大坪头村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1(10).
[2]舒达.论文化生态视野下辰州傩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13(02).
[3]周忠华.论傩文化创生传承的环境因素——以湘西傩文化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06(08).
辰州傩戏艺术形态变迁与新型产业建构研究,14DD31,文化部艺术研究项目,2014.8。
J8
A
1007-0125(2015)05-0195-01
李 燕(1979-),女,湖南桃源,硕士研究生,讲师,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